政府都要帶頭拼(經濟)(炒房)了
銀彈都準備好要到處點火了
你還在傻楞楞的房東謝謝你喔
下面馬凱的話看你要從那個角度看了
你是要跟著文章脈絡罵政府拼(炒房)當個正義魔人繼續魯酸窮呢?
還是反著看文章當個現實主義者,跟上政府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拼(經濟)呢?
話說政治人物那個不需要政績的?
建設多政績好
選區房產有增值
有錢又有票大家都開心
是讓有房的人開心選票比較多呢?
還是讓沒房的人垂心肝選票比較多呢?
自己選邊下好離手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馬凱/納稅人血汗餵吸血鬼 天理何存?
2017-03-29 03:06
聯合報 馬凱(經濟評論者)
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計畫」其中以軌道建設最多、預算最高,也是地方諸侯搶破頭要分一杯羹的目標。
台灣有一個人人都知道的秘密,但無人戳破。講明了就是:幾乎每一項道路建設,不問鐵公路還是捷運,都是炒地皮建設!
半世紀來,這個不能說的秘密不知養肥了多少地方政客、造就多少台灣首富、吸取多少納稅人的血汗錢,同時也徹底汙染政治風氣,嚴重敗壞官箴。因此如果要找出阻止台灣向上提升的罪魁禍首,此必當之無愧。也正因為如此,每個當政者、分享公權力者及其嘍囉爪牙,不分藍綠黑白,個個惦惦吃三碗公,又有誰會無聊地強予戳破,壞了眾人好事?
也就是因為如此,歷任政府投入道路建設樂此不疲也從不嫌辛苦勞累;而且還要變本加厲,錦上添花。自古已然,於今尤烈。
新政府喜孜孜推出規模上兆的前瞻基建,正是一個顯例。在這加上一般預算遠過兆元的天文數字當中,一點都不奇怪,軌道建設就占了九千五百多億,遠超過其他水環境、數位、綠能等更澤及全民而且迎向未來的建設,也正是地方諸侯搶破頭要分一杯羹的目標。
軌道建設的魅力為什麼如此難以抗拒?在一個吏治不清、官箴敗壞的環境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依照多年的往例,一項道路建設經費從發包、大包、二包、三包…輾轉落到最後真正負責建設者手中,常已剩下不到一半。試想,將近一兆的巨款,其中好幾千億雨露均霑,那是多大的一塊肥肉?
但這會讓真正的行家笑掉大牙,因為那是二、三等人搶食的骨頭。第一等人早在規畫階段決定路線時即已荷包滿滿。當然,搶到一條道路建設是必要的第一步;這條道路涵蓋的全部範圍即鯉魚跳龍門,全體受惠。計畫到手後,如果是公路建設,則此路一定要經過我家、親朋好友、死黨、盟友、嘍囉、爪牙的土地,於是個個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身價百倍。每次路過一條本該筆直方正的馬路卻迂迴彎曲甚至直衝山壁,當可會心一笑。
若是軌道建設,則每個車站就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一站到手,方圓數公里的土地都雞犬升天,價格大漲,鈔票來不及數。不要說近兆,只要數十百億的軌道建設,炒地皮的利益在潛力雄厚的地段恐怕都要以百億、千億甚至以兆計,怎能不讓人爭得頭破血流?
可怪的是,數十年來,這一切利益都還要從納稅人拿血汗錢埋單開始,後面百千億、上兆的利益方能實現。這裡藏著兩大問題:一是何等不公平!一是何其愚蠢!
不公平已毋庸贅言。蠢在何處?如果只要掏出區區幾百億,就能創造出十倍、百倍的炒地皮利益,那些可以左右公權力者又何樂而不為?除了過度貪婪之外,原因應當還在於官員的食古不化,不知變通。一旦想通,叫那些炒地皮者捧著鈔票爭奪每一項道路建設規畫路線的權利,則不僅前瞻基建軌道建設的預算分毫不必納稅人埋單,全台各地的道路建設會像雨後春筍一般遍地開花,十兆、百兆,叱吒立辦,豈非國家與全民之福!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曾經被無殼族,抄底的投客寄望的房價殺手
~打造南港為下一個信義計劃區~
北市財政局長陳志銘表示,過去很多聲音批評北市拿「蛋黃區換蛋白區」,但他保證10年過後,北市府換到的是另一個「信義計畫區」。
別說是你父母當年沒早早買南港讓你鹹魚翻身,以後你可能連南港旁邊的汐止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東區門戶計畫 下半年啟動
2017年03月15日 04:10 柯伶穎/台北報導
北市府提出東區門戶計畫,要在南港區打造生技聚落,因應2017年國家生技研發中心正式啟用,北市府加快推動忠孝營區開發案,規畫3月底以BOT方式併同開發,希望趕在今年底開工。
忠孝營區原本是軍備局工程營產中心,去年7月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通過變更為生技產業特定專用區案,8月北市府和中央談妥,以有償撥用方式取得,並依其土地公告價值,編列預算2.3億元取得土地。
北市產業發展局長林崇傑表示,今年1月提出撥用計畫書後,預計本月可以完成撥用程序,月底就會上網公告招商,順利的話,可趕在年底前動工。
林崇傑說,忠孝營區暨西側市有地基地總面積15138.73平方公尺。初步建物規畫共計3萬1000坪樓地板面積,預定地下2層作為停車場、地上15層提供生技企業育成、研發實驗室、試量產工廠等功能空間,鼓勵聚落新創產業發展。
另外,北市府計畫與中央進行立法院換地,規畫南港轉運站、南港瓶蓋工廠活化再利用轉為青創基地發想空間。目前兩塊土地仍屬中央,北市財政局長陳志銘表示,過去很多聲音批評北市拿「蛋黃區換蛋白區」,但他保證10年過後,北市府換到的是另一個「信義計畫區」。
陳志銘表示,南港瓶蓋工廠去年10月文資審議通過,今年編列預算,預計8月開始動工、明年10月營運,屆時將打造成青創發想空間,至於南港轉運站部分將成為東區重要交通樞紐。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