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實際的狀況是:自住客普遍選擇花一坪55~60萬去買江子翠捷運站周邊的15~20年中古電梯大樓也不願意花一坪40~45萬去買江翠北側重劃區"這種規劃"(一層9戶/採光面小...)的預售電梯大樓江子翠捷運站周邊和江翠北側重劃區根本是完全不同等級的地段,不只是捷運的遠近之分和生活機能的天壤差別,中間還隔了質感很差的老舊區,好的建商應該是要提升建案的規格質感來吸引人才對...但這種建商滿腦子不長進的思維只想用壓低價格和規格來把貨倒給投資客,結果投資客成了冤大頭~~~
江翠0ne當初一大堆投資客現在可能都要內牛滿面了朋友當初用最低價買了一間一般事務所想趕快轉手 掛在仲介到現在還沒人問到交屋的時候 有兩種可能一 群體要求建商讓價 才肯交屋 二 斷頭聽說大品牌國美明年要推案了只要價格跟江翠萬差不多(不要以為江翠萬很便宜 住宅也賣到45 47)江翠萬就掉漆了剛推出的江翠1號比江翠萬貴得多還在殯儀館特區連他們業務自己都很怕難道自住就不用考慮未來價值嗎買 C 區 搞不好以後比江翠萬還難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