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ybog wrote:
j大 圈內人咱們不...(恕刪)
我想表達的是營造廠建坪7-8萬/坪
是《正常》的估價
而不是版主說《非常好》的建材
許多建設公司拿營造廠的估價乘上1.5倍向你們申請建融,但銀行有獨立的估價中心
給予建融成數也依建商實力評估
就拿我最近拜訪一個地方建商手寫成本單
人家成本就1000萬(新屋),
蓋房子不用利潤嗎?
想要幾百萬買,換做是你,願意?
避免個資外洩,圖刪除了!
jonathan6320 wrote:
我回答你:我認同你的供需理論
但你認知的需求與供給太單一
影響需求和供給的因素很多
不是只有少子化單一需求因素
民雄那邊一堆20-40年房子,
金額也不到500萬
你有需求,但你看的上眼嗎?
20年後,不也一樣?
未來中古房價城鄉差距會越來越大
但五年內新房子,你就不用想太多了
台灣是一個淺碟型市場
政府一個政策就可以引導方向
與其筆戰不動產在每個人心中認知的價值
倒不如討論當政策改變或機會來臨時
每個人心中的彈性會不會改變
既然你認為房市會持續失落20年
那就等20年後再來買房啊
專心去研究金融市場
但我看你的文,多集中在房市
且不斷地唱空?真是矛盾囉⋯⋯
你覺得你和小摩星大大有何差異?
另外會回答你這麼多
只是要渡你,
有需求、負擔得起,就去買吧⋯⋯
民雄房價很便宜了!
踩到我痛處??會不會想太多
我今年39歲,在35歲時,收入、資產是你倍數計!
jonathan6320 wrote:
是的,以後不再說了!
祝你有個好夢囉⋯⋯
繼續努力工作賺錢到65歲
十年後,
再看看民雄五年內新屋價格會不會破千萬
加油
註1:你股票投資組合太零散,
以你資金建議在五檔內為宜
註2:我目前要買不動產、股票,
隨時都可進,只是目前在相對高點,
資金部份定存為止,附上明細,證明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