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地產寬限期就是一顆快要引爆的炸彈

就算政府顧大局不讓崩盤,銀行也會每次展延都要從新估價一次。

就算市場不壞,房屋也會每年折損。評估費還要借方負責。

永遠寬限未必就比較好。

happywork01 wrote:
就算政府顧大局不讓崩盤,銀行也會每次展延都要從新估價一次。
就算市場不壞,房屋也會每年折損。評估費還要借方負責。
永遠寬限未必就比較好。


一般人不是永遠寬限
而是只繳利息壓力小
等到年底算清楚想要還多少錢再一次還大筆的本金





aderek wrote:
5,429億元永遠寬限下去就好
台灣今年1至7月人口總共只多了3百多人


沒買過房子吧? 小朋友
大家喜歡寬限期是因為只繳利息金額小
但是借錢當然要還本金
本金是每隔一段時間存夠一筆錢了再一次還

你該不會傻傻地以為那些繳寬限期的人都沒有在還本金吧?

天龍國鄉民 wrote:
看來大家重點在40萬的透天。
打錯,應該是放在4萬的透天才對。
對我而言4萬和40萬並不是我想表達的重點。


民國66年台北市區, 忠孝東路四段, 基隆路這些地段的
的大廈, 一坪3萬-3萬5, 一間買起來也是要上百萬

瞎扯台北市透天要4萬或者40萬

你要不要更正一下說妳40萬透天是在,
文山景美的山上或者楊明山公墓旁邊?


jasterlee wrote:
一直寬下去不就好了, 最後屋主老了掛了不繳了, 下一代拋棄繼承讓銀行股東/國民埋單, 哈哈


你沒買過房子吧?
銀行不是白癡
特別是開版的提到的公股行庫規矩特別嚴格
寬限期之後要再寬限期除非你之前有還過本金, 而且本身條件要夠好不然別想繼續寬限期

這是我自身的經驗

大家會不斷使用寬限期只是因為資金比較好做利用
不用每個月被本金+利息綁死
而不是打算不還本金

話說錢會越來越薄
30年前買的房子如果貸款繼續繳到現在
買掉都賺幾倍了


天龍國鄉民 wrote:

要好好思考台幣購買...(恕刪)

閣下大概犯了失憶症,四十年前的中和南勢角透天我買137萬,你講台北市只要四萬,請講實際案例。
aderek wrote:
5,429億元永遠寬...(恕刪)


5429億實在太誇張
扣除一些正常負債
大概可以預估有很多套套都是貸幾千萬出來玩
最好你有本金可以還得出來
當然裏面可能也有一些資本雄厚的投資客
不過比例可能不多
時間到真的有人會跳樓
這篇文不錯,多空兩面都有人提出看法,我自己也看空,至少2019~2022這三年內都不會好轉。

小弟我看完這篇文忽然覺得,不管藍綠政府都不可能也不想讓房市硬著陸(持平對他們及大部分被套的是最好),目前央行低利,若台幣未來持續相對強勢,那就會導致國內金錢快速往外跑,導致經濟崩盤。

所以我覺得藍綠兩政府都會讓台幣下跌,台灣房市在國際上相對的下跌,但是國內民眾依然買不起,救市就會靠引進外資來買房,且台幣弱勢可以加強出口,順便讓電子業買帳。

不過今年應該是不會有這些動作啦,至少要等到中國有動作打房時才會做,不知道板上各位大大是怎麼看的。


P.S. 跟銀行相關的呆帳政府會怎麼解決呢?有沒有大大可以預測未來發展的。
其實本金是租客繳的
通常屋主能辦寬限期就盡量辦
一邊同時只繳利息活用資金一邊拿租客的錢還本金
寬限期中也能繳些本金到銀行,信用好還款正常銀行通常很樂意談的
除非你是買到天崖海角很難出租的那個才容易爆
那種地點爆對房價也沒什麼殺傷力
基本上房子有再收租都還好
除非租客通通跑去睡公園十年
我是不曉得新聞為什麼每次都要搞那麼聳動
給一些人不切實際的想像,回一些很瞎的文
是不是沒有買賣經驗才能寫新聞與回文啊?
現在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大陸經濟出問題 人民幣大貶讓大媽失去購買力
中國又嚴格管控資金外流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要靠台灣的投資客自立自強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