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kuofeng wrote:網友常在版上喊崩盤...(恕刪) 因爲一筆買賣10年才一次20年才一次,波動度低到你根本感受不到,房價根本沒法根上真正的市價,所以才常只漲不跌,如果他每一秒都在交易跟股市一樣那不叫房市了。這也是爲什麼10次金融海嘯9次都是房地產,因爲資金鏈斷了他也是很慢很慢才反應到價格,但是等發現時一切都來不急了。就像日本金融海嘯很多房子是打到一折還沒人要,你能想像一場地震震了28年嗎?房地產就是這樣的商品。
軍公教年金快破產了,怎麼處理? 改革(因為那不是我的票)勞保年金更快破產了,怎麼處理? 印鈔票啊!(誰敢處理)農保年金已經破產了,怎麼處理? 印鈔票啊!(那都是我的票)通貨膨脹怎麼處理? 徵求大家的意見
pengkuofeng wrote:這個概念就像是只要有買賣...只會有利潤...不會有損失的概念..所以任何的成本及債務是不存在的...即風險不存在的概念... 提醒樓主不能把房地產當作是一般商品來看待!否則所有的理論都會失真~~房地產不同於一般商品在於土地的性質,如果不了解土地的特質,就無法理解房地產,所以又稱不動產有以區別一般商品,有以下幾點:一、土地有限,所以土地供給不會是毫無限制,所以供需關係與一般商品不同,一般商品可以透過大量製造來壓低成本,但房地產最大的成本在土地,而土地是有限資源。二、土地的獨特性,替代性極低,例如買車,雙B買不起,可以買TOYOTA,但台北的房子跟高雄的房子完全無法替代!三、土地的永久性,所有產品都有其使用期限,雖然實體房屋也有使用期限,但土地是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四、土地周邊的相關性,土地價值會隨著周邊環境而有所不同,土地具有加值與競爭關係,但一般商品多僅為競爭關係。所以基於以上的特性,房地產大大不同於一般商品的市場行為。
其實要根絕房市怪象,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好了,就是每年以市價徵收土地稅(各個地種),然後政府針對企業或法人所有之土地根據去年的營業稅繳納額度高低進行土地持有稅減免或補貼即可,這樣可以消弭持有土地(閒置土地)太多的問題,將持有成本增加,強迫必須將土地有效利用,增加賣方壓力,間接消除空屋過多的問題
aa11zzxx wrote:越小的地方越好撐,...(恕刪) 說到這個,金融風暴,我親戚在北美跟台灣親戚籌錢借錢買下不少銀行拋售的房地產當起房東不過他近幾年也都在賣房就是了,不當房東了,一方面是要退休,另外一方面是好房客越來越少好房客都去買房了,只剩下會欠錢不繳錢的房客我是相信大都會市中心,超蛋黃區崩盤的機率很低,但也是有降不少但是非市中心的蛋白還有郊區可就不一樣了,當年美國一堆銀行倒閉,房地產大拍賣...打到骨折去,我父母就一間美國房親同好友有出錢的也都有1-2間全部加起來買至少20-30間有喔@@現在賣掉都有賺,中間還有賺房租說真的,很多人都在等危機入市________________房價已落底,大家快買喔,在不買就要住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