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啊!學區宅領跌,這不是少子化那甚麼是少子化?引爆房價崩盤

Trillionaire2020 wrote:
新加坡那個表還要進一步分析。之前看新聞報導說,新加坡的住宅有"兩個"市場,一個是公宅市場,一個是私有市場。公宅市場政府會調控價格,讓年輕人買得起。但是私有市場就是開放財團炒房,所以價格會比較貴。
所以某樓的圖表,可能是私有市場的開價。

新同學要討論就請舉證出來給大家看,如此才會有依據,不要用『可能是』的假設。

你熱心提供一年大減6000人的好消息,大家都很感動!只要再撐個幾百年後房價就平穩了!
小摩星 wrote:
https://ww...(恕刪)


少子化都假議題
未來就靠我大中國來台統一就夠了

emeryville wrote:
說真的您不太關心教育吧
現在明星私校的升學率直逼建北
其他公立高中已經不是對手
而且啊
這些明星私校多半是國中部直升的
想念的人不會等到高中


所謂明星私校的升學率直逼建北,就只有薇閣一間吧~
而算是能跟前三志願高中一拚的,也就延平~
私立復興走的是出國留學路線

其他當年赫赫有名的再興,或是衛理...等等私校
可能已經沒落,或許應該說是私校也兩極化吧~

說真的
花上15倍的學雜費唸薇閣~ 還要經過殘酷的國中升高中淘汰 (不是每個薇閣國中部都能直升高中)
換來逼近建北的升學率,乾脆就建中北一女加減唸,如何?

能分到附中/中山/成功之類的學校,雖然有些失落
但總比去擠延平好一點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於少子化
12年前,我們去報名一家公托,叫做育航,候補到不省人事,最後放棄
現在,歡迎就讀免抽籤 (台北市中山區,台北市蛋白區,但好歹不是蛋殼區啦)

台北市現在基本上小學除了幾間比較熱門的國小外
是不會額滿的 (教育局網站可以直接查)

無知的少子化論,一個少子化需要幾年發酵?川普一句話,台商回流資金就上看一個鴻海規模,台商回流台幹也會跟著回台,這才是需要看的重點,台灣在中國200萬人,這些人回來三成就好,也是60萬個中堅消費族群,你要多久的少子才能打平?。。。
話說你空了幾年了,我房子買六年租人五年了,剛賣掉價格還漲三成,還是個台幹買的,你呢?空了這麼多年在房產上獲利多少?
房價漲跌是區域性的,整天看空不會對你帶來任何利益,選擇好區域與理性判斷才會為你帶來收益。。買房有實際金錢投資才會作多,你看空呢?你的做空又有什麼實際作為來帶動?
twdreamjimmy wrote:
今年小一新生 大減近...(恕刪)


不是國小最有感
婦嬰幼兒相關最有感
三年後的虎年會更有感

到底是台商回流厲害?
還是少子化厲害?
三年後的虎年應該最有感
cj-lover wrote:
說真的
花上15倍的學雜費唸薇閣~ 還要經過殘酷的國中升高中淘汰 (不是每個薇閣國中部都能直升高中)
換來逼近建北的升學率,乾脆就建中北一女加減唸,如何?
能分到附中/中山/成功之類的學校,雖然有些失落
總比去擠延平好一點吧~

人類的生活圈有兩種思維!1.是窮人思維,2.是富人思維,這兩種思維攸關人一生的變化。

人是群居的動物所以有社交,有社交就有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的好壞也將跟隨個人一輩子,

傳統觀念孩子的成長,就是考試升學考試升學然後出社會沒了!反向思維則會著重於栽培,

像是小提琴、鋼琴、芭蕾 .... 課程,用意是培養孩子的氣質、儀態,以及日後的人際關係!

重點你已經說了 → 相差15倍的學雜費,因為叫做貴族學校,限有錢人專用,窮人勿擾

有了拉關係也就出現『同字輩』的產物,例如:同鄉、同姓、同學、同好、同事、同梯 ~

來配合拉關係!代價要多花15倍學雜費,目的是踏進有錢人的生活圈,等孩子都學業有成,

傳統思維的拿到高學歷外加多張證照,跟花15倍學雜費孩子只有一般學歷,一同去應徵!

傳統思維的順利錄取基層員工,15倍學雜費的則聘用為課長,原因是他同學的爸爸是該公

司的總裁!任你有再高的學歷再多的證照,都抵不過一封有力的介紹信!明白?!
學區房大崩盤,呵呵。

當初還有一堆房仲、投資客說,台北市有錢人重視教育,學區房不會受少子化影響。

有錢人都去讀美國學校了,誰去讀仁愛國小、仁愛國中?
Trillionaire2020 wrote:
有錢人都去讀美國學校了...(恕刪)

新同學請不要亂誤導!美國學校不是有錢就可以讀好嗎?



有錢弄個外國籍很難? 台灣本來就一堆美國人、加拿大人、新加坡人啊。
Trillionaire2020 wrote:
有錢弄個外國籍很難?...(恕刪)

有錢是一回事,外國籍是另一回事,這完全兩回事!承認說錯很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