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屋稅制,為什麼不能參考國外防止囤房,抑制高房價?

a556017544 wrote:
參考日本房屋稅高,錢至少是回到國家,有稅金代表政府有資金,可以做更好的公共建設、社會福利;

相比台灣因為稅制過低,讓房東、地主可以操弄房地產,而我們年輕人就像待宰羔羊,任由他們宰割..

而這些房東收到的錢,也不用想他們會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大部分又可能是匯去國外、買一些進口精品甚至囤更多的房子,來套年輕人的錢,對社會毫無幫助


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
請問國泰囤幾百間要怎課..10倍..100倍!?
法人自然人一樣要課阿

學日本...你知道日本人很可憐嗎
動產不值錢(日幣)
不動產也不值錢(房子)

辛苦一輩子通通吃了歸零膏~~都繳給政府了
台灣人沒這麼偉大

日本租金很高
日本房屋持有成本也很高
講白話:我來痛苦繳稅~~你來爽爽住便宜房...有這種可能嗎
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
房子跟車子都是純粹的消耗品
房客跟房東都沒爽到..都爽了政府
想買房先看你存頭期款的意志力吧,
我80年次,幾個月前剛買人生第一間房,
我單親家庭夜校畢業,靠自己一點一點存,
唯一一次出國是大學申請美國遊學打工,
買房的所有費用連一塊錢都沒跟家裡拿,
平常興趣、交友圈都是運動上不會花什麼大錢,
在這樣的情況下買了新莊運動公園的房子,
我都做到了 你呢?

(買不起時我只會怪自己能力不夠,
好高騖遠挑高房價或不努力存錢、賺錢)
桃園大園新舊房子

每坪都14-15萬
買30坪= 450萬+汽車一台70萬=520萬即可.............不需要到800萬
年輕人出社會,不一定要買到 市區,犧牲一下通勤(搭捷運也可).......換來低房價!
a556017544 wrote:
本人是26歲年輕人月...(恕刪)


給你個建議
自己的背景不要講太多
這邊有人很愛截圖用你說過的話來酸你

26歲你還年輕
慢慢存錢等機會吧
現在40、50歲有房產的沒有多厲害多會存
他們只是遇到剛好的時間點而已
一個人通常會在30幾歲買房
一來成家二來也差不多存夠頭期款
他們只是剛好在2000年網路泡沫、2004年SARS跟2008年金融海嘯後遇到房價相對低點
然後2008年美國大玩QE的遊戲
以及政府錯誤的遺產稅政策讓房地產趁風飛起
經濟是會循環的
本來10年左右一次的循環被各國央行用QE的方式延後了
但很明顯的不論是美國還是歐洲經濟都已經開始出現疲軟的現象
連大陸的GDP成長也已經趨緩

而台灣的人口結構也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少子化早從2000年就已經埋下禍根了
那時台灣經濟減緩
停滯的薪資也導致人民不愛生小孩
連續長達20年出生人口都是減少的
而這漫長20年形成的趨勢也在明年2020年正式衝擊到大學
連續8年的影響下大學生人口將減少1/3
加上這幾年房屋供給不減反增
未來租屋市場將會因過多的空屋以及減少的人口一蹶不振

所以什麼都不用想
多存點錢時間到了自然會有機會
最讓人覺得可惜的不是高點你手中沒貨
而是低點時你被套滿手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26歲你還年輕
慢慢存錢等機會吧
現在40、50歲有房產的沒有多厲害多會存
他們只是遇到剛好的時間點而已
一個人通常會在30幾歲買房
一來成家二來也差不多存夠頭期款
他們只是剛好在2000年網路泡沫、2004年SARS跟2008年金融海嘯後遇到房價相對低點
然後2008年美國大玩QE的遊戲讓房地產趁風飛起
經濟是會循環的
本來10年左右一次的循環被各國央行用QE的方式延後了
但很明顯的不論是美國還是歐洲經濟都已經開始出現疲軟的現象
連大陸的GDP成長也已經趨緩

而台灣的人口結構也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少子化早從2000年就已經埋下禍根了
那時台灣經濟減緩
停滯的薪資也導致人民不愛生小孩
連續長達20年出生人口都是減少的
而這漫長20年形成的趨勢也在明年2020年正式衝擊到大學
連續8年的影響下大學生人口將減少1/3
加上這幾年房屋供給不減反增
未來租屋市場將會因過多的空屋以及減少的人口一蹶不振

所以什麼都不用想
多存點錢時間到了自然會有機會
最讓人覺得可惜的不是高點你手中沒貨
而是低點時你被套滿手笑


1.全球QE再起~歐美開始重新印鈔

2.少子化一直是假議題...市中心不會受影響...鄉下會差很多
開放人口移民就好了...對岸幾十億人..開放個幾百萬台灣就爆了
要做不做而已..你不生或生不出來是你家的事
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3.選個林口~淡水~基隆~桃園...不過這些的蛋黃區也都很貴...區區階蛋黃
以前早點買還可擠到該區的蛋黃...現在只剩蛋白了
a556017544 wrote:
本人是26歲年輕人月...(恕刪)


你確定想跟日本一樣???

日本房屋持有稅非常高,以目前房屋的供需情況看,幾乎會完全轉嫁到租客身上

那很多人一輩子都存不到頭期款買房了
a556017544 wrote:
我一天餐費大概200以內

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也不曾出國

每天通勤都是機車,油錢也不貴

其實是可以存下3萬的

一年可以存36萬

十年也才360萬

二十年,720萬

三十年,1080萬


按照你所說的7年還完? 我是不知道你當時買多少錢啦

但是我的話,跟妳一樣的模式過生活,就算全薪都繳房貸 7年也才336萬

按照現在的房價336萬,應該只能住到淡水,開啟電車人生,每天上班通勤2小時

完全不用想孝親、家庭

現在時代跟你那時候,不一樣了吧...

我很努力工作,但我不想努力幫既得利益者抬轎!

我也不怪父母為啥不能成為房東? 那也不是重點

我想要討論的是,為什麼不能學習國外房屋的稅制來控制房價?(恕刪)


我買200.2房一廳.不到20坪.利率7%左右...

時代有變嗎??

我並不是在板橋長大

旦我為什麼會回板橋你知道嗎

因為我在板橋出生..
(當年因為房價而離開板橋...現在因為房價...我胡漢三又回來啦...)

只需要解決我的住..我父母在板橋有房子(我父母的年代買40萬..我出生前)

回板橋是對我家相對而言比較輕鬆的選擇

所以就回板橋

我當年買板橋浮洲時

沒火車站(浮洲火車站沒有)

沒捷運(亞東..府中都沒有)

公車因為有學校有幾台..一支手就數的完

公園..現在你地圖點開..看的到的所有公園都沒有..

都是我住了之後才一個一個慢慢建出來的

連小7..全家..我當時來時也都沒有...(現在是很多家了沒錯)

萊爾富和OK也在另外一邊

國中也都沒有..大觀也是後來95年才建好的

連吃東西都沒你想像的好找..只能去龍興街和南雅夜市

更簡單點說

浮洲沒人要.而且我選的地方比較老舊.所以當時便宜

旦人要認清現實

當時的我才出社會不到一年

我有選擇嗎??

我不知道...旦我還是選擇回板橋

而不是留在我習慣的生活圈中

因為這才是現實

現實你了解嗎??

不是什麼全世界的人都爽爽過

只有你一個人在過苦日子好嗎

我是不知道你工作是多好...好到你離不開你的工作

就算買去淡水...就只為了3萬也只能回到中和工作才行

旦你有想過...別人的工作為什麼就能四處換嗎

而你又不行嗎?

我換過的工作很多...我還有去工地搬過水泥...

1包1樓到4樓..40元...一天搬的80包就可以走人了

因為不會天天都有...所以沒有時就去找工作

為什麼..因為這才是人生..

中和一定也便宜過...

你父母當年在作什麼??

你父母沒買...那是他們的選擇

幾年後...當有一天你想買時

你反而去怪那些買房的人

都是他們的錯

這合理嗎

房價漲了是事實

旦那又如何

房價低時有人人都買的起房了嗎

你父母不就沒買的起過




習慣

習慣

習慣

就因為你習慣中和

所以中和就該讓你買的起房

就因為你習慣中和

所以不管你住那..你都只能回中和工作

就因為你習慣

所以如何如何

如果你有能力

你想住帝寶我也支持你

旦如果你沒能力

確去怪為什麼別人能住帝寶而你不行

而要求政府幫你想辦法

這............................................

合理嗎??

你有想過合理嗎??
ugogy wrote:
你確定想跟日本一樣?...(恕刪)


所以國外防止囤房,抑制高房價

失業率有下降?

窮人有減少?
因為選民喜歡有政黨後援又會吹牛演戲的候選人, 選上民意代表就給有錢人養, 當然幫有錢人炒房囉
來台中吧!
台中一個月4萬的工作應該也是很多(甚至超過),而且一坪20萬左右的房子超多的,都全新的哦!(偏市區外圍)。

台灣就這麼小,既然市區的房價貴,那就住遠一點就好,反而也住的安靜清幽。

我還有好幾個同事每天南投-台中通勤20幾年耶,騎機車哦!通勤時間約1.5小時,真的很佩服他們。
但是省下買房子的錢,就贏別人很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