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危老重建可以讓資產倍増,為什麼還是有人不願意?

OldWilliam wrote:
參加危老重建可以讓資產倍増,為什麼還是有人不願意?...(恕刪)


很簡單一句話, 因為我要分更多.

一樓住戶 : 我這個是店面, 店面, 店面, 要流傳後世吃三代, 知道嗎??
(實情 : 一個月租三萬塊, 洗車賣舊電視還三天兩頭租不出去)

頂樓住戶 : 我現在一層當兩層用, 你要分幾戶給我.

其他住戶 : 聽說三叔公四嬸婆的二兒子鄰居誰誰誰都更發大財, 我也要當釘子.

建商 : 反正我就是要都更發大財, 要求超過Powerpoint資料的都不要理他.

結果 : 二十年後老房子繼續住.
如果以市容整潔為角度的話

商業區臨馬路老舊大樓確實整合機會大

巷內舊公寓就數十年不變,眼不見為淨
都更問題真的很複雜,問題百百種,每個個案都有令你認為不可思議的頭痛問題,簡單分類一下最常聽到的問題:
一:感情難以割捨或我住得好好的幹嘛重蓋?重蓋的時候我住哪?
二:五樓頂加、一樓前後院,都更後使用面積嚴重縮水,如果一樓是店面尚有租金收入,想動都難!
三:耳語不斷,聽說某某是一坪換一坪還另加車位,一毛錢也不用出,還提供重建期間的租屋補貼。
四:貪婪的釘子戶,等大家都同意後,我待價而沽。
五:有新購住戶才剛花200萬裝潢,你覺得他會想拆掉參與都更嗎?
六:
.
.
族繁不及備載
牛杯杯0216 wrote:
都更問題真的很複雜,(恕刪)


我還聽過起家厝堅持不搬的老人

除非等他掛的那一天,這理由也夠奇耙了。
大家有旅歐的經驗嗎?

為何歐洲國家很多百年老建築 卻沒有危老的問題?
參加要先搬走,要貸款850萬
幾年能搬回來?住到十幾樓?
換回來坪數小,價值沒有多
有車位可能地下3樓
資產倍增?都是話術
bike speed wrote:
我還聽過起家厝堅持不搬的老人 除非等他掛的那一天,這理由也夠奇耙了。


藉口很多, 其實都是錢在作怪.

上回我們那兒還有一個聞名全台的龍腦戶, 後來被台北拆拆拆剷掉了, 新大樓差不多也蓋好了, 龍有生氣作怪嗎??
大家都只想到改建後房價多好,多美,
都沒人想到, 在進入改建以及改建中費時多長,

當你決定把房子給建商改建後, 建商會限期讓你搬出,
然後建商開始跟所有屋主都一個一個談, 但只要出現釘子戶,
整個合建時程拉長, 從你搬出到蓋好房, 也許是3~5年後的事了,

一個老人, 你覺得這3~5年間, 他會願意先去外面租房子, 把大大小小
的家俱全部搬出去, 然後5年後再搬回來嗎??
有錢出去外面買別間房子的不會回來, 沒錢買的也不會出去,
加上老人都覺得時日不多了, 都是這個不花, 那個不要的,
你要他搬走是相當難的事. 他情願一個人住, 也不會搬到外面去的.

所以跟老人談什麼增值啊, 市容啊都是沒用的啦.
等你變老人也一樣會這樣, 你標記好這個信, 等你70歲再回來看.
如果你也願意搬, 我請你吃雞排~~~

因為我奶奶就是這樣, 他80歲了一個人住高雄, 求他搬來台北跟我們住他死都不要,
說鄰居都在這裡, 朋友多, 台北房子再怎麼方便, 離醫院近, 交通方便, 出門子女開車接送等等,
他就是不要, 我們只好每個月常常回去看他, 但給他送錢, 他也都存起來, 永遠穿著同一件衣服,
折衣服都會折到睡著, 一道菜吃三天反覆加熱, 跟他說會致癌他也不理.
冰箱裡永遠冰滿滿的剩菜, 吃不完也捨不得丟.

但我奶奶年輕時候也是很追求名牌的, 穿金戴銀, 什麼流行包也都有,
因為自已開店, 所以也賺不少錢, 買了幾棟房子收租.
但老了就是變這樣, 真的不知道為什麼, 大部份老了都會變這樣.
或許還是有時髦的老人, 但最少我遇到的再時髦的老人,
真的都還是會很省錢, 更別說想搬房子了. 只能找時間多陪陪他們,
實在是太可憐了. 
pcian wrote:
為何歐洲國家很多百年老建築 卻沒有危老的問題?....(恕刪)


歐洲不在太平洋火環帶上頭, 沒那麼多地震啊.

台灣早期的販厝很多都青菜蓋蓋, 偷工減料那是家常便飯. 幾十年前也沒有超級電腦, 沒有地震電腦模型. 法規上的標準耐震度不足, 依照老法規蓋的老房子, 地震一來也是倒整片, 尤其是騎樓式建築.
pcian wrote:
大家有旅歐的經驗嗎?(恕刪)


你幾乎很難在歐洲百年老建築裡看到以下情況

第四台天線亂搭 醜陋不堪亂七八糟的招牌 生鏽到不行隨時會掉下來

台灣老建築還有一特色是外牆貼滿了磁磚,時間到都開始下磁磚雨了

看誰倒霉被砸到?還有商業住宅不分區特殊的混搭風

騎樓被佔用 小吃攤跟停滿了機車,這些歐洲都沒有。

徹底解決的是拆違建搞都更,容積增加向上蓋,前方退縮把路權還給路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