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寶寶 wrote:
降價可以解決財力的問題,也可以讓很多人調整心態進場。
所以是「降幅」問題,
每個人認同「降幅」標準不一,
有人降90%才要進場,
有人降50%會進場,
有人降10%會進場,
又繞回到原點,
比「財力」、比「心態」.......
tany3472 wrote:
所以是「降幅」問題,...(恕刪)
terrybog wrote:
一個人種一畝田來溫飽一家,這叫「生產力」。那他嘗試透支體力種兩畝田,就會多出一畝田所能生產的糧食,這叫「儲蓄」。他用這些糧食去換一頭牛,叫做「交易」。然後牛再提高生產力,再生產更多糧食,再買地買牛,這種循環就是「經濟」了。
透過這麼簡單的舉例,我們能知道,生產力的提高帶動了經濟的發展,這是硬道理。
那麼如果我今天提高牛的價格,經濟貌似也是會變好,交易量(GDP)提高了啊!但是生產力沒有跟著提高,最終大家都不種田,只玩買賣牛的交易,這個經濟會好嗎?當然不會。
金融市場越發達的國家,相對的,它提高生產力與交易差值就越大,尤其當它沒有工業時,比例就更大了。
完全適用在房地產上!
你就回答我們「生產力」有沒有提高就好?(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