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買房,以後會更買不起?建商以台北大安區為例:這個時代「借錢都該買房」!

嗚........
等中共打過來
空空舉發這一群發言者
地富.....


女孩!若留言大哥未婚.....記得把握
百達斐麗PP wrote:
舉個簡單的例子,2003年,台北市大安區的房價大約40萬/坪左右,當時一批人喊貴



用「台北市」房價來舉例,沒有說服力...............
都市買房間

郊區買房子



愛擠市區, 又要學區 ,不會被炒房才怪 ,自己造業自己擔 ,想讓家庭更好以為都不用付出成本嗎,都市化鋼需集中害人又害己,有人連通勤半小時都受不了的話,被炒房價活該,供需法則而已,花錢買時間
買船吧~~~30年後台灣已經在水下了
百達斐麗PP wrote:
建商以台北大安區為例


建商怎麼不以郭董為例? 台灣每個人都應該買豪宅才對. 灣流的老闆跟你說現在不買, 以後更買不起, 你會買嗎?

被錢蒙蔽的腦袋只會每天害怕沒錢, 真悲哀
百達斐麗PP wrote:
就我所知,
投資股票有80%都是賠錢的,
但是投資房地產卻是80%都是賺錢的。

這要看你怎麼分割這些人,和如何定義賺錢了。
台灣有房的人是80%,這80%中的人,
絕大部份都是自住,可以說,買房只是消費,不是投資。
但這些只有一間房的人中,80%都不是買在台北,所以根本連通膨都追不上。
房子在這些人來說,只是消費品,住了三十年以後都更,
大多要再拿錢出來才能住到原來的品質。
扣除這些人,有多間房子的人中,也還有分長期投資和短線炒房的。
短線炒房的,最近幾年,虧一屁股的,檯面上就一大堆了,房版上例子很多(三黃一劉)。
而且虧完就算了,這些人都還欠一屁股債。
長期投資當房東的,的確可以賺錢,
不過績效跟股票比,恐怕還差得很遠吧。

股票也是有分投資與投機,但是因為門檻低,
所以你以為大部份抄短線的小散戶就是真正的投資人。
你再仔細想想,台股市值裡佔絕大部份的那些法人,
就知道,如果以資本的角度來看,真正賺錢的投資在哪裡了。
台股大盤的總報酬率從92年一月至今,是年化9.91%。
這才是台灣股票投資人的平均報酬率。
房地產?整體(不要只會看台北)有5%就算不錯了吧?
如果要比台北精華區,股票投資也可以拿股王股后來講。。。。
百達斐麗PP wrote:
舉個簡單的例子,2003年,台北市大安區的房價大約40萬/坪左右,當時一批人喊貴,勸人家不要買房,如今該區域的房價早已百萬之上,害死了一票原本打算買房的:當時大安區的的房價所得比只有~6左右,而到現在,房價所得比足漲了1倍以上,至於當時那批人為什麼喊貴,還叫人不要買房,我認為這是因為書沒有讀通,學門只做一半所致。


2003年,民國92年,台積電市值1.2兆,現在11.6兆,年化報酬率大約14.27%。
大安區,算你120萬,漲三倍好了,17年算下來也不過6.6%
真的是XX比雞腿。
就算是大盤平均報酬指數,都從4500點,漲到目前的22566了(9.91%)。
以投資的角度來看,真的沒得比。
當然,房地產是可以槓桿,但股票也可以,看人用而己。
也不要只以剛買第一年的槓桿率來算,其實等到你房貸越付越多以後,
槓桿率是逐年下降的,等到你付完以後,也是0槓桿率,如果以持有20年來看,
槓桿率恐怕只有20%不到吧。
以大安區為例,40萬一坪,0槓桿,17年以後變120萬,報酬率是6.67%。
如果有房貸(20%頭期,2.5%利率17年還完),報酬率大約7.6%。
實際槓桿率只有15%,並不是很多人想的5倍槓桿(500% )。

PP 我來亂入一下 你的資產看來還算富有才對 你這作秀行為 相信你的內心相當空虛是吧?!

百達斐麗PP wrote:
買房成為了累贅?房貸(恕刪)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2003年,民國92(恕刪)


你算的沒錯!
但是,這是因為你的資產水位不高,
所以太著眼在「投報率」,
有錢人就是「跟著感覺走」,
那天高興就買間房,
看股票亂買一檔股幾百萬丟了就忘,
沒事去佳士得拍個藝品回來,
有公司要頂讓,就把股份都吃了,
帳戶丟個幾千萬定存,怎麼算投報率?

房地產在窮人眼裡,是買一間豪宅來住是夢想!

房地產在富人眼裡,是亂買!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2003年,民國92...(恕刪)


以台南為例
三年前市區一間兩房產品
好一點的大約才4XX
以現在來說
已經漲到6XX
如果貸八成
本金加其他的大概才100
買了以後租給別人
租金最少14000
三年後再賣出去
你算看看投報率有多少

我從2012進入房市到現在
從零開始
已經賺了好幾間付清房貸的房子
當然一定有股市神人比我厲害
但是以我從2012到2017
工作收入一年只有一百多萬
加上要養老婆小孩
能有這些我已經滿足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