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炒房炒地的收入是經營實業的N倍會如何?

lichujen wrote:
民國七十幾年好像有本...(恕刪)

假如民國70幾年到現在股票都不配息配股...
確實有可能股市10萬點唷...
股神巴菲特就是這樣幹的...
bmw1388 wrote:
藉題分析這個例子,從(恕刪)


真實案例,台中某知名商圈,我房東。
以前他也自已開店賣東西,後來發現自已不是塊料。
後來租人,月租80000,後來我接手月租140000,
依然記得上次簽約時,他一直說未來台灣景氣很好,所以得漲10000元。
至好默默讓他漲了,今年他大約55歲,人就走了,看來一直只想漲房租和領房租的人,
也是沒有命花,就再見了。
mask0704 wrote:
10年前的0050用200萬的本金買入...


10年前買0050的人在哪

10年前買0050定期定額到現在的人又在哪

我覺得啦

每次拿存骨的來比較

沒樣本呀

存骨存到死在半路上的一堆

大盤跌個一跤-20%馬上就該該叫被洗出去

我也沒說存房貸很好

但是起碼死的少,死的很安心

存骨的死不瞑目太多了
一鴛一 wrote:
10年前買0050的...(恕刪)

我沒存股...
因為我手癢...
我是存房一族...

但整個換算來說...
存房是輸給存股的...
不動產主要著在長期穩定獲利累積下的鉅額報酬,因為低風險,
卻可能有潛在高獲利,所以很多人會投入

台北的房價在民國60年一坪不過1萬,如今呢? 一坪都要8-90萬了,
相當於50年漲了8-90倍,若是算民國60年到民國80年漲幅最凶猛時期,
更是有著40倍(民國80年一坪40萬)這種漲幅已經不是用可觀可以形容了吧,
光是一塊地閒置加上收租就可能遠勝實業收益,大老闆會不心動嗎?

只要主政者還迷信土地財政,迷信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
台灣房地產價格就很難不強勢,手上有大筆資金的人也很難不炒房地產吧
民進黨的金脈你搞懂
就別期待打房

快點買下去就對了
連3房的社會宅都要4w租金
認命吧各位

只是北漂族更慘
北漂老了返鄉一樣要破千萬
慘啊



arlo1011 wrote:
現在台灣的產業情況,(恕刪)
jackey chang wrote:
民進黨的金脈你搞懂就...(恕刪)

4萬租一間3000多萬的房子...
超便宜的好嗎?
日常生活所有開銷成本會轉嫁到一般消費者

消費力會不斷下降 衝擊成家慾望 於是就極端少子化

於是這又使消費力更加下降 最後回頭衝擊到實業家

實業家越倒越多 最後回頭衝擊到炒房客
mask0704 wrote:
你有病嗎??
用槓桿來跟沒槓桿的比

10年前用200萬頭期款頂多只能買到1000萬的房子.問題貸800萬不用利息?每個月4萬憑空能繳出來?你到底腦袋裝什麼?
賺多少?價差大概能賺400-500
但是這10年又多繳了500萬的本金跟利息..
10年後總成本已經高達6-700萬..另+100萬銀行利息..萬一繳不出來..法拍反而賠錢..

10年前的0050用200萬的本金買入...
再將股息買入零股...
現在大約價值450-500萬..
過程中沒有壓力.不用再掏錢出來...



同學 不要這麼激動,
如果你不知道 10年前拿個200萬出來要買個2000萬左右的房子
其實是簡單容易
每個月還利不還本 更是有多種操作方式~
獲利6倍 我已經是用只做一次買賣來去低估了

炒房族的技巧你可能要先研究一下再來說我有病
不然就不會有這麼多人上網抱怨炒房族造成的高房價民怨
yobi258 wrote:
同學 不要這麼激動,...(恕刪)

10年前?蠻難的....
15-20年前不難....
你的時空背景搞錯了...

純房貸要9成實在太困難..
除非搭配信貸...

另外..契稅中介費..還要再50萬...
你的200不夠用...

對了...我買房經驗從2008開始..
也12年了..有研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