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當韭菜不是因為買房這件事,而是嚮往都會區便利光鮮的生活跟環境,無形中成為韭菜的思維跟行動。真正的韭菜是,你為了工作機會擠進都會區,領跟非都會區差不多的薪資,卻要負擔都會區的高房租,高消費的生活水平。美其名是工作機會多,但你賺的錢都進了房東、餐廳店家、電影院,網紅咖啡廳的口袋....沒有錢留在你身上。我勸退過幾個身邊的年輕人,往新北桃園尋求工作機會,不要一股腦地想擠進台北。10年的時間這些人在桃園蛋白區買房,貸款壓力不大,每天開車通勤不超過半小時,生活過得愜意有目標。當年沒被勸退的,10年來賺的錢都進了房東跟日常開銷的店家口袋,慘一點的是身無存款,好一點的是有存款但也是連頭期都繳不起,唯一混得好的卻想進一步擠進蛋黃區,把多賺來的錢繼續貢獻給房東跟各大百貨及店家~以我自己本身為例,近30歲時便有台北的公司透過人頭公司獵頭,薪水每年多了30萬,但我本來住在家裡,父母都還有工作,不用負擔家用。如果去了台北,房租1萬5跑不掉,30萬的加薪立刻吃掉18萬,但所得稅課稅級距往上加一級,加上台北生活的消費,算一算就是沒有多賺,錢都在台北被消耗光~最後我選擇沒去,繼續留在桃園的製造業打拼,之後十年,靠著自己的努力,年薪也不只增加30萬,而且這增加的年薪,是實打實的成為我的資產跟財產(當然最後我也在老家附近買了房子)。所以,買房就是韭菜嗎?我想應該不是,重點是你怎麼做自己的財務、工作及生涯規劃,如果沒有合理的配置,那麼這些不理性的規畫才是使人變成韭菜的真因。而當你決定投身進入都會蛋黃區工作,領著不對等的薪水,負擔著房租跟高消費生活時,就是你當韭菜的開始。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8230847、8年前的新聞那時就一直喊修正、要失落10年然後房價卻一直漲到今天如果你是房東 會願意租給6,70歲以上的老人?租給他們有一天在裡發生意外身亡...你的房子變兇宅租或賣都沒人要了最重要的一點台灣人不是沒有人要買房身邊很多人都在等房價跌才要進場或是跌到自己有能力買的點就會買貴的時候勉強買一間價跌的時候可以多買幾間反之日本則是國人跟本不想買即使有能力可以買 也不買
yuanchih wrote:蔡英文、柯文哲、候友宜等,那一個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他們在你的眼裏也是北漂的窮人吧?!月入百萬買不起北市房的也是窮人?你一竿子都打翻多少人?岐視就岐視,不用美其名。 蔡英文、柯文哲、候友宜 ← 有誰買不起房子嗎?買的起當然夠資格留下,買不起的就送回老家吃自己,不要愛慕虛榮擠來台北市,讓自己家鄉廢校廢村廢光光,然後佔著茅坑不拉屎,整天哭喊高房價。PS:蔡英文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在台北馬偕醫院出生,請不要亂攀關係。↓
資深邊緣人 wrote:我的房子買600多萬貸款30年每月的房貸和租房子差不多幹嘛不買我也知道現在鐵定買不到這價格 真貴我才花450 雖然是20年的三房大樓但是算起來 比租得還便宜幹嘛不買建議大家 自己的社區看看租金就知道這房價到底值不值得買
george306 wrote:看清台灣房地產的人,(恕刪) 房價跟股價都是20/80法則由那20%的人決定上下而這20%的群體其實是被他們之中的20%給下指導棋的所以,就算所有80%的人就算達成了全體共識抵抗也撼動不了這20%中的20%20%收割80%這20%之中的80%再被他們那群的20%收割只要一個國家的體制是資本主義,這個遊戲不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