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身價』理論,認同嗎?你希望房價長期走跌還是走漲呢?

只是個過程 wrote:
前提是:還有沒有房貸 (負債) ?


大哥這點倒是實話。

安穩退休條件是,先至少要有不欠貸款的自住房,再加上 X 千萬以上的資產。這 X 千萬以上因人而異了。
omniyeh wrote:
大學生,剛出社會工作賺錢的人,去討論這個,沒有意義。

房價漲,你沒房子,或是只一棟,背一屁股債,又不能賣,生活還是以前一樣。

房價若會長期看跌 (可能嗎 ?),有人若堅持這麼想,那好吧,他那拿現金去買房,換房,是傻了嗎 ? 去租不就好了。

只有當你有了至少一棟的已是資產的房子,預估未來收入穩定,而你又有足夠閒錢做不同的投資。投資不一定只有房子。這時面對不同的選項,不同機會成本,你才會根據當時情況,預判漲跌,做出你的選擇。

討論希望不希望,沒有意義。而是能預判不同投資的漲跌後,你的機會成本是什麼,你能下場玩多大 ? 之後獲利多少 ? 下好離手,盈虧自負。

別人吃麵,旁邊喊燒,沒有意義。



其實啦

如果可以我是希望崩

我有房是一回事

我希望崩是另外一回事

畢竟就算我要把房當成投資標的

也要有一個千古不變的前提

就是我最少要買的起才能投資他

那只要租金能高過我期望的投報率

是漲是跌我反而不是那麼在乎


至於崩了後

相信我

很大一部份的年輕人買不起就是買不起

一群人出了社會工作了幾年

銀行存款連10萬都有問題的情況下

你真認為崩了他們就能發了嗎

沒錢還是沒錢

會把收入拿去享樂的一樣會去享樂

那結果就是買不起的人..往往一樣買不起
omniyeh wrote:
安穩退休條件是,先至少要有不欠貸款的自住房,再加上 X 千萬以上的資產。這 X 千萬以上因人而異了。


以前有句話, --- 錢是膽, 飯是鋼.

套用在這裡,
不欠款的自住房是膽,
至於飯, 我認為是工作或固定收入.

不管是一個月3~4萬的服務業, 或者一個月10萬的工程師, 要過啥日子, 自己是可以斟酌的.
至於其他資產, 有是最好, 但也不見得是活下去的必要.

george306 wrote:
最近剛好也在想這個話(恕刪)

看完以後覺得你的人生好可憐
yuanchih wrote:
你又來了,又岐視偏鄉窮人了?

窮人無罪!但是窮人應該要消滅。

貧窮是集體犯罪的本質!在貧窮的環境之下,容易產生男盜女娼的社會。

這個世界就是有太多窮人,如果窮人能全部消失,社會自然也就變乾淨。

嘉義縣民跟你有仇?還是賣豬肉的有得罪你,為何你要把他們貼上窮人的標籤?






看到賣豬肉
就想到曾經以前的客戶賣台北豪宅接近億級兩間
自住的是在石牌站旁邊的透天屋, 而且地坪超過50坪邊間
他也是某菜市場賣豬肉的...千萬不能小看賣豬肉的
另房價還是看該區的土地使用率 我是覺得以政策不能炒房賺價差來講 房價就合理
畢竟去年中南部房價還很正常 突然一下子就飆了
Randyhwa99 wrote:
大家安安,潛水許久。(恕刪)


沒有道理
我的觀點, 價值是要努力來的
依靠著房價跌, 買進, 房價漲, 賣出
這是錢, 不是你的價值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而你把價值放在財產........

那跟賣肉的有甚麼2樣.
賣肉可以賣很多錢, 你可以說這樣很有價值嗎? 笑貧不笑娼這句話, 是娼講來安慰自己的.
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藉口.
twbbking wrote:
看到賣豬肉
就想到曾經以前的客戶賣台北豪宅接近億級兩間
自住的是在石牌站旁邊的透天屋, 而且地坪超過50坪邊間
他也是某菜市場賣豬肉的...千萬不能小看賣豬肉的
另房價還是看該區的土地使用率 我是覺得以政策不能炒房賺價差來講 房價就合理
畢竟去年中南部房價還很正常 突然一下子就飆了

所以嚕!為什麼有人喜歡幫別人貼標籤哩?!

搞不懂嘉義縣民賣豬肉的哪裡得罪他了?幹嘛要把他們貼上窮人的標籤?
qasaq
何必在意一個還會吹捧假博土的無腦鄉民,跟他認真呢??XD
Randyhwa99 wrote:
大家安安,潛水許久。(恕刪)


房價當然=身價。

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就會懂。

30年前,美國A市房子1000萬,台灣B市房子500萬,台人要移民美國極困難。

30年後,美國A市房子1000萬,台灣B市房子變成5000萬,台人輕鬆移居美國A市還有4000萬退休金。


所以房價越高越好?
對有資產階級來說,是的!

對於無產階級來說,當然不是!

就這麼簡單,
有產階級跟無產階級立場不同,答案怎麼會相同?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tony333324 wrote:
沒有道理
我的觀點, 價值是要努力來的
依靠著房價跌, 買進, 房價漲, 賣出
這是錢, 不是你的價值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而你把價值放在財產........


世道原本該是這樣沒錯,但是..... 問題就壞在這個但是上。

你去看看貨幣理論,或貨幣戰爭等書,你就會知道,貨幣是怎麼 "創造" 出來的。

商業社會,產出價值要用貨幣來衡量,您不喜歡沒關係,但你找不出其他更好,大家都同意的標準。

問題是貨幣不是物理學上,度量衡的單位上,有個恆常不可變動的尺度。貨幣做為價值的計量單位,他的 "尺度" 會變化的,會變得愈來愈小。他變小是人為故意的,這還不包括大家知道的 QE 寬鬆,而是正常經濟發展就會這樣幹的。請去看看貨幣學派,或貨幣主義理論就知道了。

既然知道貨幣的尺度會變小,你若只靠努力工作創造價值,你就要愈來愈努力,否則就等著貨幣尺度把你價值變低。人有年紀增長,有能力巔峰,過了之後,就不可能再增加價值,所以要靠被動收入彌補,這個被動收入,很多人就得依靠你 "不認同",或 "不努力" 的方式了,要不然,安穩退休是有問題的。

世道就這樣。謝謝您的努力。
tony333324
我僅能夠回你, 你有價值, 自然有人會投資你, 而不是你有多少錢=你的價值, 這2者有前後順序, 並非結果=原因
omniyeh
問題是,你有價值,人家還是用 "貨幣" 來投資你,你拿到比較多的貨幣,其他人才相信你有價值,你擺脫不了這個因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