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以小換大的人應該是更想要房價跌吧?

一看發言跟留言就...一堆沒做過生意的

買低賣高........這就是商業基本

換大房..換小房...都一樣

買低....賣高

周期大概10~20年

1997 亞洲金融風暴

2000年 千喜年

2008年 美國次代風暴

2009 歐洲債務風暴

2019 新冠肺炎

其實很好操作...

最近也是賣點....部分地區是買點

所以...房價跌是好事 漲也是好事

你有房子還有錢跌...就能再買

你有房還有錢..漲...可以考慮賣

最慘的事情是

漲....你沒房 跌....你沒錢

慘~~~
樓主的邏輯是正確的,但是人心不會這樣想,因為心理上無法忍受資產的縮水

行為經濟學可以說明這一點

房價下跌對很多人都有好處,除了對一些以炒房維生賺價差的人,或是高槓桿的人

當然銀行滿手爛屋也會受到影響,這是長期的錯誤所累積造成

但是對一般民眾買屋換屋是正面的

2017 年諾貝爾獎得主的一本書,很值得參考

換屋的時候漲跌都是同步
沒有怎樣會比較好換
努力賺多一點比較實在
有辦法就多買幾間小房. 到時一次處理. 升級成1間大房. 我自己是這樣弄的.
宏茂相機維修工作室(http://www.dcfixer.idv.tw)
tuan88
第二第三間以上限貸啦… 現在很難這樣操作了 需要先賣後買才能避開
chun0che
我是繳清後才買下一間的. 不是一直疊上去買的. 所以沒遇到限貸問題!
看海成花 wrote:
的確 我這個假設只是非常非常簡單的假設 現實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參數


看海成花 wrote:
案1:
1000萬 -> 1300萬
看起來是賺了300萬(稅前)
但是
2000萬 -> 2600萬
你要花更多的錢去買大房...

案2:
如果10年後跌了30%
1000萬 -> 700萬
看起來好像是賠了300萬
但是
2000萬 -> 1400萬
跟案1比反而花比較少
而且案1貸款更高
生活品質更是難以掌握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這樣預期都會落入預設立場的陷阱


就跟 19 樓講的一樣,你落入自己假設的陷阱裡面了。

你重回你的假設再看一次,如果你打算買了房,預設未來會換屋,預設未來會跌價,你真正的最佳解是,10 年前就不要買房,租屋就好。我想不出在這種假設之下,還有那種更好的解法。

大家會買房,不管你是自住,還是投資或是投機。預先假設,希望跌的,你會進場嗎 ? 進場不是傻了嗎 ? 只要你進場了,你怎麼會是預先假設會跌,基本上是預設漲的。這是正常的心理,不論你未來是否要換屋。

每個地區,不同的房子,漲跌不同。會換屋,大部分的情況,是最初,資金不足,我先買個比較便宜的,條件較 Low 的,之後再換到貴的,條件好的。

漲的時候,我不知道高價的,是否已高不可攀,已不容易再漲上去,低價的,可能漲幅較大。這時換,又有足夠資金了,是有機會能換到好一點的。

跌價時,條件差的,跌幅較大,條件好的,價格卻紋風不動,你到此時換屋,根本吃大虧,完全不是你假設的情況。

只能說,你的假設,不太像是平常有在買房,看房的人,會做的假設。
看海成花
這個假設純粹是算數學而已
看海成花
重複回文
周志紫 wrote:
這些魯蛇 之所以 現...(恕刪)


這篇寫的好,五分奉上

有位學弟一直問我:頭份的房子能買嗎?(距離竹南大埔台積1公里)

我是非常推薦,然後他在2022年初入手,他買一坪14萬.(6年屋)

他房子隔壁目前有新的建案,也是同建商蓋的,現在開價一坪快40萬

如同大大所言,敢買才有機會
歡迎光臨my鳳 wrote:
有位學弟一直問我:頭份的房子能買嗎?(距離竹南大埔台積1公里)

我是非常推薦,然後他在2022年初入手,他買一坪14萬.(6年屋)

他房子隔壁目前有新的建案,也是同建商蓋的,現在開價一坪快40萬


你講的那個建商我大概知道

有上車的都賺爛了~ 哈哈

想賠都難

不過我聽一位竹科主管朋友說過

他跟他同事朋友看到買苗栗國的都搖頭

見到都會閃遠點

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我隨手發廢文~ 要50歲的路人甲乖乖上班勞動掙錢辛苦檢舉刪我文^_^ 嘻嘻~
歡迎光臨my鳳
可能不喜歡外國人[XD]
一鴛一
[笑到噴淚]
X29017 wrote:
論點正確,更廣義的說,只要有換屋需求者,都是希望房價跌價。
而只要是自住,一定會有換屋需求,因工作遷徙、小換大、老換新...等等

房價跌,換屋所需投入的資金比較低,
房價漲,換屋需要更龐大的資金投入。

所以期待房價上漲的,都可歸類為投資客


>> 房價跌,換屋所需投入的資金比較低,
>> 房價漲,換屋需要更龐大的資金投入。

未必,因為每棟房子,會漲會跌,因素不同,根本不能混在一起算,例子在 25 樓講了。

>> 所以期待房價上漲的,都可歸類為投資客

每個會買房的,心理就是有一個小小 "投資客",管你是自住還是養蚊子。

預期希望會跌的人,根本不會進場。
譬如現在流行說會跌 5 年,你相信會跌的話,現在會進場買個便宜的,5 年後跌到底了,再去換個貴的但跌更多的嗎 ? 顯然不會,對不對 ? 是正常心理的人,都不會這樣做。

我談的叫投資的邏輯。
joylife wrote:
樓主的邏輯是正確的,但是人心不會這樣想,因為心理上無法忍受資產的縮水
行為經濟學可以說明這一點

所以我前面才舉二手車一定跌的例子
無法忍受資產的縮水, 就是因為把房子當成投資商品
把房子當成投資商品的人越多
就會越來越多人炒房, 因為炒能讓資產的價值增加
如同炒股
17樓的說法也是基於這個前提
他認為會來01房產板的都是把房子當成投資商品想買低賣高的人
機車可以騎10年, 汽車可以開20年, 房子可以住幾年?
住10年就想換房, 本身就是個謬論
人口變多了, 房子太小不夠住了
通常是長大的小孩搬出去
很少是因為房間不夠了要換大房
2房換3房甚至4房, 需求的空間要增加
焉有用賣小空間舊2房的錢就能買大空間的道理?
錯誤荒謬的想法, 自然就會說一堆謬論
路人39 wrote:
所以我前面才舉二手車一定跌的例子
無法忍受資產的縮水, 就是因為把房子當成投資商品
把房子當成投資商品的人越多
就會越來越多人炒房, 因為炒能讓資產的價值增加
如同炒股
17樓的說法也是基於這個前提
他認為會來01房產板的都是把房子當成投資商品想買低賣高的人
機車可以騎10年, 汽車可以開20年, 房子可以住幾年?
住10年就想換房, 本身就是個謬論
人口變多了, 房子太小不夠住了
通常是長大的小孩搬出去
很少是因為房間不夠了要換大房
2房換3房甚至4房, 需求的空間要增加
焉有用賣小空間舊2房的錢就能買大空間的道理?
錯誤荒謬的想法, 自然就會說一堆謬論...(恕刪)


房子本來就是「實體商品」!
實體商品會依據「發行量」及「折舊」決定它日後的價值。

車子若非限量版,當然依據折舊價值越來越低⋯⋯

房子因為地點的「獨特性」及「非獨特性」,加上折舊而有增值跟貶值的差異。

例如:高雄甲仙30年的大樓一坪2萬,就是地點無獨特性+折舊
台北市忠孝復興站旁30年的大樓?萬,就是地點獨特+折舊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