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紫 wrote:
看看自己中了幾樣
你爸當年買房
過的日子有你這麼滋潤的嗎
物質上的享受
是要看自己的經濟能力
沒那個屁股年輕時卻要學人享受
那就要勇於承擔老了各種可能的後果
現在社會上有所謂"精緻窮"
學人出國,買精品,吃大餐,開雙B....
只是跟別人(實際有經濟能力的人)不同的是
這些人整天腦筋想著如何用最廉價(cp值高)的方式實現這些享受
但可惜計畫永遠趕不上實際
於是乎留戀在無止境的重新調整計畫,比價,省小錢,上網看有沒有標價上的bug可狠撈一筆,尋找各類優惠券等
有用的時間都花在這些雞毛蒜皮之處
又如何有其他時間賺錢?
這些人習慣用最低道德標準要求自己(博愛座幹嘛讓)
卻用最高道德標準要求別人(商家明顯標錯價一定要照價賣)
講話聲音很大貌似社會台柱養一堆老人
實則繳稅少的可憐根本是被老人養
可憐之人必可恨之處
許多人批評樓主管太多
可更多的魯空照三餐上網罵房價太高害他們無法以低價買房
要求政策打房實現居住正義(打別人的房價是正義??)
批評老人佔高位享盡既得利益
這些人不妨回頭檢視自己
人家要不要低價賣房又關你啥事
老人佔高位享利益
是年輕努力所得的果實
法律允許且有繳稅
又關魯空啥事?
還是魯空一旦佔高位享利益後
就會跟他們謾罵的老人不同
會大方禪讓利益給其他魯空?
連博愛座都不讓了
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