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真的至少要有一間房子自住

maxwu123 wrote:
老了 房東不...(恕刪)


不用怕大陸一堆白菜價的房子生活消費又低又不怕戰爭,不僅沒通彭還通縮,重點是存錢然後不要生,等存夠了自己一個人想去那躺就去那躺。
wkh2006
這樣講不要生氣. 沒有足夠的人際關係網絡, 小心變國有器官
這跟改不改稅制
應該沒多大影響
先說小孩的教育成本變好高
食物愈賣愈貴
手機、通訊費、3C都是家家必備
都沒人要生小孩了
大學一間一間倒
低薪的人也太多
wkh2006
要生小孩的人變少是真的。養兒不能防老,反而來啃老,CP值是負的。賠本生意沒人做。
走向少子化後,現在看到的是學校收,附近店家倒,學生租屋市場凋零,也可以觀看到一些主要幹道的店面
長年租不出去或是經常換手。現在的房子是供過於求,但價格卻被炒得離譜至極,可能努力一輩子也還不起,最終還要淪為法拍的人不知將來會有多少,貸款40年,意味著要工作30~40年...
可能有的人工作30年存不到養老金,卻發現每月領的2萬多退休金剛好應付房貸,管理費與其他生活費都還不夠..
其實不是在台灣買房,畢竟已經可以預期當台灣房奴下的未來狀況,完全沒有前景,而是有筆錢應該先投資自己,年輕到海外發展,在海外置產...
海外置產還有個兩個好處
第一是將來發生台海戰爭,起碼有地方避開。
第二是在 2050 海平面升起,台灣都市有的都會被淹沒,重創台灣基礎建設,交通,整個經濟都會受影響。如果在台買房之後,20年後發生,然後失業,找不到工作,該如何?
T15346 wrote:
可能有的人工作30年存不到養老金,卻發現每月領的2萬多退休金剛好應付房貸,管理費與其他生活費都還不夠..
其實不是在台灣買房,畢竟已經可以預期當台灣房奴下的未來狀況,完全沒有前景,而是有筆錢應該先投資自己,年輕到海外發展,在海外置產...


以上兩者矛盾,互斥。有 (1) 狀況的人,做不到 (2)。

一個年輕人,預期自己工作30年存不到養老金的人,是有辦法投資自己,年輕到海外發展,在海外置產嗎 ?

我只知道,大部分有辦法投資自己,年輕到海外發展,在海外置產的年輕人,是他爸媽先從小就投資他的,好嗎 ? 而且這些爸媽,兩條路都鋪好了,國內也置產,國外也置產。
T15346 wrote:
其實不是在台灣買房,畢竟已經可以預期當台灣房奴下的未來狀況,完全沒有前景,而是有筆錢應該先投資自己,年輕到海外發展,在海外置產...
海外置產還有個兩個好處
第一是將來發生台海戰爭,起碼有地方避開。
第二是在 2050 海平面升起,台灣都市有的都會被淹沒,重創台灣基礎建設,交通,整個經濟都會受影響。如果在台買房之後,20年後發生,然後失業,找不到工作,該如何?


以上 "台灣" 兩字改成 "祖國" (對,小粉紅的祖國),更貼切。"祖國" 有辦法的人,都在 "潤"。
cherry40727 wrote:
不用怕大陸一堆白菜價的房子生活消費又低又不怕戰爭,不僅沒通彭還通縮,重點是存錢然後不要生,等存夠了自己一個人想去那躺就去那躺。


"祖國" 有辦法的年輕人,流行 "潤",是砸回事 ?
wkh2006
因為有一個人宣稱"好日子還在後頭". 這些年輕人根據這句話出來後、日子越來越好的親身經歷,決定還是先潤為妙
T15346 wrote:
走向少子化後,現在看...(恕刪)

海平面升起應該不是一下子就升起很多
而是漸漸升起
剛開始應該是靠海低窪地區有水災
然後水位愈升愈高
到時應該陸續有人口移往山區居住
等到低窪地區都完全被淹沒
人早就都移走了
maxwu123 wrote:
老了 房東不會租給你...(恕刪)

一間太少了
至少一住一墅一店面
人生才足夠圓滿
還沒達到就是還有努力空間
老了真的沒有房東願意出租
最好再存一筆錢讓自己生病時進安養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