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junfa wrote:
少子化===>狼來了


台灣人口最高峰為2019年12月,總人口2360萬。

2020年起人口開始減少,這一年減少了0.8萬。

2021~2022每年減少了近三萬。

2023、2024每年減少6.7幾萬。

今年2025年,出生人口約為11萬,死亡人口20萬左右,總人口減少9萬,剩下2030萬。

台灣自民國41年~68年,平均每年人口出生約40萬。

未來每年死亡人口趨勢一定是逐年增加,從這三年的每年20萬人死亡,未來慢慢往上增,來到年死二十五萬、三十萬、三十五萬。

而出生嬰兒數,這幾年都不到十四萬,今年剩十一萬,未來就算能增加,也是在這附近而已!

所以總人口從今年的年減九萬往上增,年減十萬、十五萬、二十萬、二十五萬。

依國發會推估,台灣總人口

2030年將低於2300年

2050年將低於2000萬

2070年將低於1600萬。

這幾年台灣新生兒數雖大幅減少,但房子本來就不是賣給嬰兒的,也不是賣給小朋友,就 算這幾年連一個新生兒也沒有,對房子的需求也是有的!

合理的買房年齡,應該是二十五歲以上,台灣達到合理購屋年齡的總人口,目前仍是在小幅增加,在幾年後(約2030年起),每年才會開始減少!

總結:少子化帶來的人口衰減紅利,不是不會來,而是沒想像的這麼快,但一定會來的,請再耐心等待幾年!
蒼穹之月
等這些新生兒出社會,20~30年後,通膨又不曉得多幾倍去了
MICHAELCUB81
未來人口大幅衰減後,蛋黃區的房子、好的房子,當然是搶手的,但其它的房子供需改變,就會如同現在的日本房子。也如同現在考大學、考研究所一樣,頂大或熱門科系仍然競爭,但一般公立大學,更不用說私校,簡單多了
MICHAELCUB81 wrote:
這幾年台灣新生兒數雖大幅減少,但房子本來就不是賣給嬰兒的,也不是賣給小朋友,就 算這幾年連一個新生兒也沒有,對房子需求也是有的!

合理的買房年齡,應該是二十五歲以上,台灣達到合理購屋年齡的總人口,目前仍是在小幅增加,在幾年後(約2030年起),每年才會開始減少!

總結:少子化帶來的人口衰減紅利,不是不會來,而是沒想像的這麼快,但一定會來的,請再耐心等待幾年!

少子化帶來的人口衰減紅利會怎樣?!

你知不知道新生兒是賠錢貨?因為新生兒要從小灌溉,會消耗大量社會資源。

指望新生兒來彌補太慢了,所以人口紅利的問題,可以跟雞蛋一樣進口就好。

直接就能補充人口基數墊底。
都市化少子化是不可改變的趨勢, 新住民會補上但是增加有限. 人口素質改變當然也不再有神山級產業聚落的可能.
有錢人
房子太多 賣不掉
也不過就 把房子拆掉 水泥地打掉
變成 菜園 耕讀 養老 自怡
就 沒有房子了
哪來的便宜房子賣給你?
期待 因為 無子化 房子會變便宜的
根本 癡心妄想
他 就算 租給 八大 當 砲房 餃間
也不會 便宜 賣給你
真的 相信我
只是個過程
假5 [偷笑][偷笑][偷笑]
葉梓楓
真5[挖鼻孔][挖鼻孔][挖鼻孔]
chenjunfa wrote:

我其實可以不用發這篇的



是的, 竹頭戰哥不用發這篇,

多注意一下阿姨的健康, 就可以推算出哪時你 "可能" 有自己的房子了.

少子化是確實在發生的事情,但人口卻是越來越集中化,年輕人一直往有工作機會的地方擠,生下來的後代就定居在那,目前最明顯的就是新竹,所以有人去的地方房價不會跌...至於未來人數要少多少才會影響到都會區房價,說真的不知道,大概會漲到人民都買不起;建商沒利潤為止吧....但買房需求就在那,房價也可能維持。
未來都會區沒有新建案釋出或是貴到買不起,就會開始外溢到二線城池,因為台灣就那麼大,以前30分鐘內可以上班的距離,因為房價妥協,未來可能也會變1小時,所以這時就會有建商去二線城市發展,如最近的後龍...以後越來越多人利用高速公路或是高鐵通勤是定局,交通部如果不未雨綢繆,以後交通會打結。
房價會不會降不知道,但需求肯定會減少吧? 我這一代兩兄弟各買一間房加上父母的兩間房就有四間了。 但下一代只有一個人,他一間都不用買,只要存遺產稅就好了
smallbeetw
一堆年輕人都在等繼承...
chenjunfa wrote:
少子化===>狼來了

建議樓主趕快轉業別再賣房了
是真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但房子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剛需
所以房價才降不下來
han888 wrote:
少子化是確實在發生的事情,但人口卻是越來越集中化,年輕人一直往有工作機會的地方擠,生下來的後代就定居在那,目前最明顯的就是新竹,所以有人去的地方房價不會跌...至於未來人數要少多少才會影響到都會區房價,說真的不知道,大概會漲到人民都買不起;建商沒利潤為止吧....但買房需求就在那,房價也可能維持。
未來都會區沒有新建案釋出或是貴到買不起,就會開始外溢到二線城池,因為台灣就那麼大,以前30分鐘內可以上班的距離,因為房價妥協,未來可能也會變1小時,所以這時就會有建商去二線城市發展,如最近的後龍...以後越來越多人利用高速公路或是高鐵通勤是定局,交通部如果不未雨綢繆,以後交通會打結。

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拿出證據再說話。

內政部首度全臺人流統計,臺北白天比晚上多72萬人。所以最明顯是台北,不是新竹。



han888
喔 台北好棒棒...[沒有不敬的意思]
ppplee66
看看新北市的變化就知道人口的流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