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桑 wrote:
一直搞不懂換屋是怎麼...(恕刪)


簡單講起來應該是這樣:

1.先依目前經濟能力購買最大值與最有漲價潛力的房子

2.等到買的這間房子漲價幅度大到值得賣掉,且還相中其他具有漲價潛力的房子,剛好又存夠買新屋頭期款與還新屋貸款能力了..

3.就先買另一下漲價潛力的房子,開高價賣先前那棟房子,請記得您不要急售喔,等到適當的價位賣掉,當然就像先前買第一棟房子一樣,要有能力負擔得起第二棟房子的貸款再下手...

4.結果就是,您換了更大更好的房子,而且經濟付擔更輕了,因為第一次買房時,並不會有一筆大錢進來,但換房時就會有大錢進來了...

以上純屬家人操作經驗,因為這一等等了三十年才換...

若以樓主所提出的換屋點,是房市低迷時機最好
但這個時機點是好時機嗎??
個人認為還不是時候,因房價還不夠低,
目前股市處於低迷中
斷頭戶處處可見,然而為了求現,低價拋售的人逐漸變多
在同一棟或同一區開始有人開低價出售時,賣價自然會隨最近成交價下修
在股市低迷或有行情反轉的狀況下
任何買賣方投資者都希望現金在手
這時賣方拉低價賣出為求解套或獲利
賣方也部份投資者也希望有資金承接低檔獲利,會採觀望或真的出現跳樓大拍賣的賣家出現
因此房價在此狀況勢必要再下修
以換屋來說,房價愈低換屋愈划算(在同一時期)
現在的時機點出手舊房,再找新房待合適的時機點談到更好的價錢
先決條件你要找到地方住
建議是目前著手賣房和找房
看看是否有辦法達到你的預售價,同時找到要找的建案,待時間點到了再入手
當中請用租屋的方法撐過去,用時間換取更好的買屋點
會這樣說是目前空屋率偏高,建案拋售處處可見,賣不掉的一堆,真的可以慢慢挑
不怕會找不到,以上供做參考
換也要換到好地段的房子
換到爛地段的房子, 30 變 50 坪,房屋總價還是一樣掉吧...
==好APP與好朋友分享==
很多人都會說低點再進場
但是, 有人可以判斷何時才是低點嗎??

真的到了低點, 你喜歡的物件還買的到嗎??

如果以自住角度考量
我個人認為, 喜歡又可負擔的時候
就可以買了

當然自己心裡要有把尺, 不要因為別人喊漲或喊跌就隨便調整刻度

現在時局不好, 若要購屋
我認為可鎖定自己喜歡的物件, 大膽出價
成就買, 不成就算, 也不必堅持太多

自住者不必考量短期起伏, 只需衡量自己的預算
反正時間點拉長來看(例如以二十年為一週期), 多頭的機會是遠大於空頭
除非發生戰爭或什麼天災之類的...
lesst wrote:
我認為可鎖定自己喜歡的物件, 大膽出價...(恕刪)


贊成贊成,這招最好用,房子太多了,真的不用怕下次愈不到好的,錢那麼難賺,買的時候不用力殺還待何時,賣的時候不出高價的就不賣也是更待何時..

只要能成交都是好房子啦..
回顧台灣30年的房市,都是易漲難跌,每一次的經濟復甦都是50%-100%的漲幅,每一次經濟蕭條的跌幅都是15%-30%的跌幅,最近一次SARS的大蕭條來看,那時候的房價跌了2-3成,但是現在的房價已經長了80%以上,現在是走下坡了沒錯,但是目前大概已經下修5%-10%,也許未來還有下修空間

投資最大的壞習慣就是沒有耐心,房地產一個景氣循環7-10年,有耐心,有好眼光,房地產是個驚人的獲利工具
stish wrote:
回顧台灣30年的房市...

每一次的經濟復甦都是50%-100%的漲幅....(恕刪)


但最近幾次所謂的經濟復甦含有的泡沫越來越多.....復甦的力道也越來越弱
但跌下來的幅度卻一點也不小.


未來房地產投資要獲得暴利的機會恐怕會很渺茫.
美國房事走了十年多頭
去年開始出現次級房貸
至今一年
美國房地產開始修正
台灣至今都還沒明顯修正
有的等了
stish wrote:
(恕刪)房地產是個驚人的獲利工具


基本上這是對有閒錢的人而言才是這樣..
一輩子只買得起一間的應該不會低買高賣, 同地區再租十年等低價, 會被老婆打死吧..

不過還有個辦法: 一路往南部搬.. 這樣差價就能入口袋了..

nanno wrote:
最近幾次所謂的經濟復甦含有的泡沫越來越多.....復甦的力道也越來越弱
但跌下來的幅度卻一點也不小.


未來房地產投資要獲得暴利的機會恐怕會很渺茫.


同意
房地產只是商品
供給需求決定價格
現在台北縣、市很多國小都在減班
不知將來房子誰買?
房地產所謂的七年景氣循環只是人口和所得增加造成的結果
不該將結果當成必定如此,理所當然

最近政府所提出諸多優惠措施
其實是宣告房地產的喪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