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不懂松山機場變國際機場的好處在那?


是呀

原問:
<擴充松山只會分散桃園機場的客人,要如何轉機/延伸?>

在此回答你的問題

如何轉機?

就坐到上海浦東 再轉到美國 或 歐洲囉

有什麼困難? -_- (誤)


============ 所以...

松山運能要是起來了

台灣連一個唯一的"國際級"機場 (桃園)

恐怕都只淪落為地區型機場


alanlai wrote:


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盲目擴充機場,多花錢.不去增加航點及客源,未來只是空洞的蚊子機場. 設施的保養和維護比新蓋來得重要多了.
擴充松山只會分散桃園機場的客人,要如何轉機/延伸?.(恕刪)
是呀

原問:
<擴充松山只會分散桃園機場的客人,要如何轉機/延伸?>

在此回答你的問題

如何轉機?

就坐到上海浦東 再轉到美國 或 歐洲囉

有什麼困難? -_- (誤)


============ 所以...

松山運能要是起來了

台灣連一個唯一的"國際級"機場 (桃園)

恐怕都只淪落為地區型機場

松山機場若兩岸航班一飛多, 桃園國際機場運能一定掉下來...
最後要飛國際線的旅客... <== 這才是引響甚鉅的!!!

可能就要到上海或香港轉搭~~~
alankao88 wrote:
松山機場若兩岸航班一飛多, 桃園國際機場運能一定掉下來...
最後要飛國際線的旅客... <== 這才是引響甚鉅的!!!
可能就要到上海或香港轉搭~~~...(恕刪)

別擔心那麼多,因為兩岸直航後桃園機場旅運人次 創新高

【經濟日報╱記者林宗勳/台北報導】 2010.07.16 03:49 am
桃園機場國際線旅客人次今(99)年上半年再創歷史新高,達1,24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2.4%。交通部昨(15)日表示,由於全球景氣回溫,加上新增台灣與大陸兩岸直航航線推動下,旅運需求持續成長,預期全年旅運需求將上看2,400萬人次,挑戰歷史新高記錄。
---

基本上,兩岸直航後,台北雖然也可以直航,但點沒有桃園機場那麼多,
連桃園機場都會不太夠用,所以桃園機場已準備要建第三航廈。

另外, 我之前已提過了,台灣居民也可以小三通後,
其實很多原本到香港(國際線)的飛機,都已轉搭由台北/台中/高雄....飛到金門的國內線,
再搭"國際線"的船班到廈門!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flycode wrote:
別擔心那麼多,因為兩岸直航後桃園機場旅運人次 創新高

【經濟日報╱記者林宗勳/台北報導】 2010.07.16 03:49 am
桃園機場國際線旅客人次今(99)年上半年再創歷史新高,達1,24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2.4%。交通部昨(15)日表示,由於全球景氣回溫,加上新增台灣與大陸兩岸直航航線推動下,旅運需求持續成長,預期全年旅運需求將上看2,400萬人次,挑戰歷史新高記錄。
---



我把這看的很悲哀
中國人來台灣旅遊,每天算10000人,每天一萬人的來回就是2萬人次半年就是360萬人次

也就是整各增長完全靠中國旅客,其他地區的觀光經商的旅客反而減少

如果同期台灣去中國旅行的數量也增加的話,則其他地區旅客的減幅還會擴大

大陸的機場/空域已滿, 配給松山的航班幾乎是夜間的 "紅眼航班"..
松山機場又有宵禁...
其實這樣的不便還不如直接去桃園搭乘!!!

松山機場國際化比較像是政治選舉口號
特偵組 wrote:
我把這看的很悲哀
中國人來台灣旅遊,每天算10000人,每天一萬人的來回就是2萬人次半年就是360萬人次
也就是整各增長完全靠中國旅客,其他地區的觀光經商的旅客反而減少...(恕刪)

若有政治立場看起來會悲衰,若只向"錢"看就沒那麼悲哀,

台灣就在中國大陸的旁邊,N年來沒和大陸直航,
非中國大陸的觀光經商旅客就那麼多,而且還愈來愈少,你要怎麼辦???
台灣的好山好水,有比大陸多嗎???

過去台商西進砸了那麼多錢,甚至掏空台灣錢進大陸,
現在台灣A點大陸旅客的錢,也只還好而已! 至少可以增加點掏空大陸錢進台灣的機會。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alankao88 wrote:
大陸的機場/空域已滿, 配給松山的航班幾乎是夜間的 "紅眼航班"..


不要人云亦云,不經查證。目前松山直航航班,沒有所謂的紅眼航班。

航班

航班2

航班3

航班4

至於未來要開放哪些航班,都是未定之數。等八字有了一撇時,再批評不遲。

TPE(IATA 代碼) 是指現在的桃園國際機場,
直到最近坐華航的飛機回來,機上的廣播也是播音"台北"到了!
可是明明就是桃園?!難到台北機場的象徵意義那麼重要,不能輕易更改!
我不清楚KMT的意圖,將台北的松山機場更名為台北國際機場的用意!?
不知道以後華航是否會繼續播音,說台北(桃園機場)到了?

近日才知道中國的空調節能分級也是五級,
我不清楚是否跟最近簽約的ECFA是否有關係!?
連帶台灣也推動這樣的分級標準.
連先進的日本都沒有做那麼細的分類,但是有做區分能力排名公布,
日本只是推廣APF-全年能源消費效率及COP(近似EER).
種種政策有點像被溫水煮青蛙的感覺!
kuny wrote:
種種政策有點像被溫水煮青蛙的感覺!..(恕刪)


+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