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會導致房地產狂飆嗎?

錯,有錢人只會看未來炒房炒不炒得上去,沒錢的才會一直想著早知道前幾年就買下去,現在買比前幾年又多花幾百萬
陸資早進來買房了 人民幣換外幣 換個公司進來怎麼查的完
找個藉口來唱戲的啦 過不過日子都一樣要過 戲照演 舞照跳
還罷工吃飽太撐喔 學生不用賺錢養家 我還要繳稅修立法院哩
文字獄好可怕
無聊的人可以看看,簽完服貿後的公聽會

2013 10 02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公聽會第三場 柯文哲醫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AnXEbR7EBY

服貿立院公聽會-博客來網路書店創辦人 張天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P4awxDuyvk&list=FLZjizb8FTCV2jM9UiIwvAjA&index=2

2013 11 07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公聽會第十場:電腦其相關服務業
賴飛羆 Feipei Lai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教授 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 所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YDmX8b2Jk

2013 09 30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公聽會第一場 董立文副教授(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nKCfaHv60E

2013 09 30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公聽會第一場 (運輸業)
黃瑞榮理事長 (小客車租賃商業同業公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LPkcxrS5Nw

2013 09 30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公聽會第一場
吳順杰 台北市小客車租賃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MxCJvDA7m0


完整的公聽會
http://www.ptt.cc/bbs/FuMouDiscuss/M.1395764177.A.C54.html

WonderDragon wrote:
不用真的20萬美金,
公司營業執照下來就匯走了,
每年記得報點稅身份就可以維持,
對大陸重病患者來說很值得!

你要不要再查查其它相關規定再來下定論?
服貿如果只是單純只是服貿, 有沒有簽完全不重要, 除非你本身是受影響或者受益產業

但是如果服貿屬於ECAF的一環, 那就牽扯了整個ECAF和未來的貨貿, 那問題就大了

以面板來說, 目前的關稅是5%, 如果貨貿沒過, 中國預估兩年之內這個稅率會調整到8%,
先別說韓國會不會和中國簽屬FTA了, 就算不簽, 我們的面板價格在相同條件下就已經比華星光和京東方貴8%了, 整個面板的產業對台灣影響的就業人數大概有十萬人, 牽扯的金融貸款超過6000億, 這單只是一個面板產業, 後面還有汽車零組件, 工具機這些產業

又如果, ECAF成為未來其他有牽扯到中國的關貿協議, 像是RECA或者TPP, 那問題就是非常大

現在的關貿互惠協定裏面有一個殺傷力很強的東西, 叫做產地限制, 這個原本是擔心會員國偷偷過水非會員國, 讓非會員國跑來享受關稅優惠所做的限制, 例如我產品90%在台灣生產, 然後運到越南組裝成品後打上"越南製造"裝箱賣到美國, 這個在未來的關貿協定裏面都被限制, 也就是你東西賣到我這邊來, 裡面的材料至少要xx%以上是會員國做, 這個xx%原則會大於60%

這個問題有多大? 你可以說, 老子的東西品質好, 成本控制能力強, 你的關稅5%, 10%我也不怕, 但是想一想, 這之間的差異可不是只有5%, 10%的關稅, 我舉個例子好了, 你是做彈性纖維布, 品質接近最高水準的日本產品, 價格可能只有對方的60%, 這時候你可能想, 關稅10%又怎樣, 就算加了關稅, 我還是可以比同樣水準的日本貨報價低很多, 但是真的如此嗎?

一般來說, 成衣業裡面, 一件成本100元的衣服, 人工成本大約會在50~60左右, 其他的40到50元才是材料成本, 於是如果我是高級服飾的製造商, 假設你的纖維布報價是30元, 日本是50元, 在沒有關稅和產地限制的考量, 我當然選擇用你的, 因為我用日商的產品可能成本是100元, 用你的只要80元, 如果我今天報給貿易商的價格是每件100元 (成本加上利潤), 但是因為你並非會員國, 我用了你的產品, 可能要課關稅15%, 所以最後的成本變成 80+ 100x0.15, 也就95元, 成本因為關稅增加了15元, 這是因為你的材料產生的, 所以投射回去你的材料成本其實並非30元, 而是45元, 只和最高檔的日本貨差價5元, 但是如果製造商想要拉高利潤, 報價200元呢? 那需要繳納關稅200x0.15, 也就是30元, 這時候你的材料成本其實是60元, 已經比日商的產品貴10圓了, 完全喪失了競爭優勢, 如果我是這個成衣製造商, 應該不會考慮用你的產品了

這個例子只是要提醒, 如果影響未來各種關稅協議, 像是上面的例子, 至少這個時機點, 我不會也不敢增加對台灣的投資, 擴產, 或者設廠, 甚至在確定台灣進入這些TPP, RECA遙遙無期的時候, 應該會考慮遷廠, 轉移到這些會員國的國家, 到時候影響的不只是面板, 依照原料限制的原則, 紡織品叫做"以紗開始", 也就是從產品的織紗來源就開始計算, 也就是不單是布廠要離開, 連化纖廠都會受影響, 在鋼鐵目前則從鋼板開始, 那未來中鋼大概只能做台灣的內需市場, 其他做鍍鋅鋼板, 鋼管, 型鋼如果主要是做外銷, 不遷廠大概只能等著關門,

電子產業目前還沒定案, 但是只要產地材料的計算越基礎越底層, 影響層面就越大, 想一想, 如果嚴格到"以晶圓開始"..那晶圓, 封裝, 測試, 那不管內科, 竹科, 大概又有一波逃命遷移潮....

OK, 這時候你可能想, 那我去種田畜養好了, 不好意思, 農產品受的影響也不小, 把剛剛那個成衣的例子換成高檔冰淇淋, 那你的芒果, 草莓就不用賣了, 換成米果, 餅乾, 各種食品加工產品, 那你的養殖海鮮, 肉雞豬. 稻米, 等等農作物也不用想要外銷了...

綜合以上, 如果會造成台灣無法進入其他關貿協定, 整體來說對經濟的影響很大, 但好處是...房價肯定會跌的


我不反福懋 不過我反對用不正當的方式通過福懋 再說裡面條文沒經過最高民意機關的審理 不能強行通關


福懋是對的 錯在 執政的能力不足 造成大家的不信任感
無心的錯 wrote:
我不反福懋 不過我反對用不正當的方式通過福懋

那之前和其它國家簽的自由貿易協定,正不正當?
是因為服貿增加了太多的說明,公聽會和得逐條審議而變得不正當嗎?

無心的錯 wrote:
再說裡面條文沒經過最高民意機關的審理 不能強行通關

沒有嗎?只是程序問題,不是嗎?


無心的錯 wrote:
福懋是對的 錯在 執政的能力不足 造成大家的不信任感

錯在中國因素,挑動敏感神經而已!
如果把中國去掉換成美國,公聽會不必加開那16場。
如果跟美國談能談出像服貿協議這樣的成果,就會變成執政者偉大的政綪。

sunyearhuang wrote:
你要不要再查查其它相...(恕刪)


這表示你已經查的一清二楚,

要不要直接說說哪裡有問題?
WonderDragon wrote:
這表示你已經查的一清二楚,
要不要直接說說哪裡有問題?

說了有用嗎?
來台營業只有投資門檻嗎?要不要僱用員工?要不要實質營業?
加入健保的六個月的居住條款呢?那不是就在避免已患重症者假藉名義來台使用健保就醫嗎?
如果原先免病,要來台賭賭看會不會得重症享健保,是誰賭贏都還不知道呢。
加入健保也要繳保費,加上林林總總的成本,宜接在大陸買醫療保險就好了,還搞假投資這麼大陣仗?

Nelson5 wrote:
服貿如果只是單純只是...(恕刪)

我相信,如果服貿的內容,是跟美國或日本,相信一定不會有這麼多反彈的聲浪,問題就在跟我們簽的是「中國」…不管哪一派,遇到中國都會不一樣…

上次看電視節目,財政部官員跟一堆支持服貿的學者,另一方是反服貿的「名嘴」跟工會代表,反服貿的理由,全部都被官員回擊,名嘴們根本就不做功課,看起來政府官員大獲全勝。

但裡面有一件很令人弔詭的一個關鍵,對於陸資來台可能會發生很多問題,官員代表們都說知道,所以我們會「嚴格審查」(不是審服貿條文,是審陸資企業),問題是,現在所有人只在支持、反對服貿在拉据,沒人想過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審查機制!現在「看起來」服貿是有利於台灣,但如果審核不嚴格,只會變成讓利給陸資,審核對我們來說是一張空頭支票,同時也有可能是給陸資的一張空白支票。為什麼我這麼反對,因為台灣人民不相信政府的審核機制!你說衛生福利部的官員有沒有嚴格審核食安?如果政府敢說「沒有,所以有很多食安問題」,那衛生福利部的官員應該都要被抓去關,如果說他們有呢?都那麼嚴格審查了,為什麼還這麼多食安問題?如果說,維護全民健康的食安問題都無法嚴格審查了,那對陸資進來,你怎麼保證你的審查機制是有效的?

說真的,我不曉得簽服貿對台灣到底好還是不好,我知道關鍵是後面才要談的貨貿,但我們已經被綁架了,服貿沒過就沒有後面的貨貿。也許面板廠失去競爭力會造成台灣10萬名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但服貿影響的是全國2300萬人,可能全部更好,也可能更糟。

最後貼個連結給大家看一下:http://opinion.huanqiu.com/shanrenping/2014-03/4928114.html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此次反服貿的運動,完全沒有人把統獨議題拿出來講,但對岸對於服貿促進「和統」可是完全不避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