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bella wrote:有嗎我比較常看到的...(恕刪) 不好意思 我家有房 但我不會因為這樣就去笑沒房的人每個年代都有該面對的困難要面對 這一點是沒錯的但我爸跟我說 他們那年代 買房比現在輕鬆多了 你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會比較辛苦錢小東西貴台灣前景又不好不像以前錢大 東西便宜 肯拼就很容易賺錢的年代這段話真的不是我自己講的 不是每個上一代都這麼沒同理心
terrybog wrote:我一樣每天回家都很...(恕刪) 所以就看怎麼想最後你還是要面對房子這個問題 沒有面對 小孩將來也是會面對所以房子的確是一筆開銷 所以自己狀況才去考慮 沒有絕對台灣不友善太多了 你要等廠商醒 不如讓自己醒 就看怎麼選擇而已例如我買了房子 我連影音都買高級的夏普 當時也是六位數字的3D電視 這就是我要享受的當時真的用了身家 兩年後 就正常了 不過 我可以確認 往後 我多了這個房子可以賣掉 借款 資金比你更豐富畢竟先苦後甘還是一句老話 定目標 例如我給自己一個目標 小孩18歲 給他100萬 以後看他自己了我能交的只有人際關係 抗壓力 正向思考 錢別想老爸留給你 我寧願捐掉 自己花掉 但是幫助他起跑點不用像我那麼拚就好了
取笑無房者,不過是一種激將法。時代不同,以前買房比租房子划算,除非錢不夠,買得起房的都會買。現在稍微會算的都知道,買房負擔的成本是租房子的兩倍,就算有錢,也寧願租。例如一間房租二萬元的房子,要1000萬才買得到。有1000萬現金的人,不買房子,買殖利率7%的股票放著,每年收股息70萬,24萬繳房租,還多46萬可以出國玩,或存下來。不是更好?但是沒能力在股市賺錢的人,寧願1000萬買間房,收微薄的2萬租金,還很得意呢!
yingdan wrote:取笑無房者,不過是...(恕刪) 樓上大大 您講的 不就是理財觀念嗎至少我遇到很多年輕人 股市都看不懂 跟會也不懂 公債也不行 基金只會買而已這些我出社會都玩到前幾年 台灣開賣第一年我就買了 當時報酬率237% 我三年就贖回 換完股票所以重點就是理財 這個都是自己要去讀的 不然我幹嘛每次講跟會 講到吐血 每次問一下我就要回答一次跟會以前報酬率都有12%以上 就怕倒帳 公債以前也有6% 說來說去 ...........哀你講完 還不識看到年輕人 玩賴傳A片 打手遊
冰淇淋賣十年 wrote:所以就看怎麼想 最...(恕刪) 我的設備也沒用太差啦 三星的也用了,夏普是以前買還是現在買可是差很多的^^(括號)是更新的(夏普被鴻海買了之後,品質一樣但是價格優惠許多,以前同事在鴻海內上班常提供訊息給我😁)孩子我幫她留的創業基金,我可沒有打算留房子,就算要買也是我跟我老婆退休後去偏鄉當志工的時候住的地方而已。錢,為什麼要拿去幫投機客解套?我自己又是業內,成本多少清楚的很😆多賺點錢,我寧願回饋點給員工,拿去買辦公室太浪費了!(投資理財真的很重要,我年輕被拐就背150萬的負債讓經理騙去幫他解套股票,後來深刻體會理財還是自己要好好研究的)
很好~~不管買房還是租房,大家似乎都很重視生活品質。這是好事,把錢全部花在房價不值得,要對自己跟家人好一點。買了房還有閒錢可以維持生活品質的,就算買貴了又何妨?租房子一樣可以有好的生活品質,也沒必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