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近幾年房市過熱,建商拼命蓋房子的結果導致餘屋庫存太多。為出清餘屋、削減資金壓力,建商今年普遍訂出高銷售目標,至於能不能達成,目前仍有待觀察。標普統計數據顯示,27家大陸建商今年預定銷售目標是年增兩成,但今年前4個月,達成率僅27%。
中國經歷過去傲人的雙位數經濟增長時期,今年政府將擴張目標設定為7%。然而,房產業的修正,代表這個數字可能會更低。隨著消費者信心削弱,已經出現進口受到影響的跡像。中國海關總署周(8)日宣布,5月進口較去年同期下滑1.6%,出乎分析師預期。中國4月進口和去年同期相比,仍保有0.9%的上升量。房價大舉走跌,中國住宅開發商萬科(Vanke)指出,房地產的「黃金時期」宣告終結。導致中國房市下跌的因素眾多,尤其是中國抑制城市居民上限的政策。中國目前許多大城市充斥著大量遭投資人拋售的廉價房產,政府肅貪的政策下,最近也積極地清整違法未申報的資產。中國媒體昨(9)日報導指出,中國山西煤礦開發巨頭有意傾售在北京二環路上百棟公寓。潘石屹本周問道:「若中國房市慘跌,政府是否會出手相救?」以目前的情勢來看,答案是否定的。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於5月下旬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政府目前仍會謹慎觀望,尊重房地產市場的自我修正。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城鎮家庭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場發展趨勢二○一四」報告,二○一三年大陸全國城鎮家庭住房空置率高達百分之廿二點四,房價下跌趨勢已定。大河報報導,報告一發布引起現場一片譁然,一些人討論:「現在要不要買房呢?這泡沫很大啊!」不過也有網友指出,其實空置率遠不止此,「偏遠的三四線城市空置率很高!」。報告指出,二○一一年大陸城鎮地區整體空置率為百分之廿點零六,去年上漲了百分之一點八。報告界定空置房屋包括:僅有一套住房家庭因外出務工等原因而空置的自有住房;多套房家庭持有的,既未自己居住,也未出租的住房。報告指出,去年大陸城鎮空置房為四千八百九十八萬套,比二○一一年增加八百四十二萬套。截至二○一三年八月,空置住房占據四點二兆元人民幣的住房貸款餘額。報告稱,城鎮家庭自有住房嚴重供給過剩,現有住房存量完全可以滿足住房需求,現有住房年供給的四成即可滿足年新增住房需求。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表示,房價下行趨勢已定,住房市場寒冬即將到來。空置率通常被用來佐證樓市泡沫,在幾年前就曾引起廣泛關注。兩千年至今,美國的空置率在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之間,日本二○○八年的空置率為百分之十三點一。其中由於萬科、保利等房地產龍頭企業加大降價促銷力度,銷售額回升,但以合生創展為代表的中小型房企由於價格調整策略緩慢,導致銷售額持續下滑,完成全年目標幾無可能。
看到有些人一直在引經據典,好像從哪裡貼出些數據、看法就是權威了,實在有些可笑。你實際去了解了嗎?北京、上海、深圳,甚至其他二、三線城市實地看過嗎?搞不好連台胞證都沒有,對大陸的了解也就如同可笑的電視節目的「來賓專家」說的: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先撇開這些人有沒有去實地了解就在發表言論;論房地產,豈能一個城市一個城市整體去看?「全線崩盤」這四個字可以這樣草率的下標題?舉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為例,房地產最終還是「地段」,這不用質疑。北京有好地段,也有爛地段。上海其他一線城市也是。要達到全線崩盤的情況,是所有地段都暴跌。試問,啥時候我們看過這種情況?如果今天台北市房價暴跌,你認為仁愛路、敦化南路兩邊的電梯華廈會暴跌嗎?聽太多唱衰上海房價的言論,真的覺得好好笑。地段好的,如果真的要跌,也頂多是微幅向下修正;事實上,這幾個月來上海好的地段是呈現小漲幅的。浦東的熱門度持續提升,自貿區、迪士尼都是因素。我在上海浦東的房子出租中,這幾個月平均一個禮拜至少接到房仲兩次電話詢問是否要賣。不是他們手上沒案子可以做,而是客人已經找上他們要那個區塊的房子。今年三月我直接漲租金 6%,韓國房客吭都不敢吭聲,因為這個漲幅算小的了。這叫崩盤?你要說中國房地產整體衰退我絕對是讚同的。不過全線崩潰這種說法只是突顯你的無知。整體來說,均價肯定是下跌,因為這些年來蓋的房子實在太多,但由於精華地段早就已經滿了,開發商都是在偏遠的蛋白蛋殼區亂蓋。這些房子本來就是蓋來騙錢的,所以現在暴跌,合情合理。反觀好的區塊永遠是大家都想聚集的地方,「量」終究轉為「質」,所以精華地段根本沒有跌價的情況發生。二線城市也如此。蘇州為例,整體下滑,但是工業園區好的地段持續保值,高新區獅山路一帶逆勢翻漲。跌的很多,都是相城區、吳中區的較偏遠的地段,而且跌幅不小。「平均」起來整體是下滑。不要太聽信媒體、雜誌、名嘴、偽專家等闡述的東西。寫出來的,只能是「平均」。台灣女孩子平均漂亮,但有林志玲的同時,必有如花。這麼簡單的道理,我不知道我為啥花了十幾分鐘寫這麼多。
cedarwood wrote:論房地產,豈能一個城市一個城市整體去看?「全線崩盤」這四個字可以這樣草率的下標題?舉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為例,房地產最終還是「地段」,這不用質疑。北京有好地段,也有爛地段。上海其他一線城市也是。 說的好!說的好!日本, 美國, 西班牙豈能一個城市一個城市整體去看?他們也沒發生過「全線崩盤」啦!充其量也只是統計「均價」。------問題是: 誰認為自己買對「地段」, 買到好價格?答案是: 沒拿出來賣的可以; 等拿出來賣時才是真正面對市場的檢驗!現在要進場的: 看對「地段」了? 買對「價格」了?
cedarwood wrote:「全線崩盤」這四個字可以這樣草率的下標題?舉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為例,房地產最終還是「地段」,這不用質疑。北京有好地段,也有爛地段。上海其他一線城市也是。 失業率統計沒有意義,因為有本事的人就是能找到工作物價指數統計沒意義,因為很多人就是有錢買的起貨幣供給量無意義,因為有人會把錢藏在床下平均壽命沒意義,因為總有人活到100歲,有人年紀輕輕就出意外平均溫度沒意義,因為有人穿棉襖有人穿背心sean1972大的原文-----------------------------------------------------這裡就用sean1972大的文回應,因為懶的打太多字,個案也好通案也罷,這種文字遊戲的爭論沒什麼意義,尤其當一個商品在多頭市場被神話成永遠不敗的時候,在空頭時,管你是北上廣深一線城,管你是一環二環好地段,不敗就代表它曾經被賦與過高的估值,結局就是---照跌!!!一個大週期的商品在進行循環,一般人能明顯感受到趨勢反轉時,往往行情已經往另一個方向走了好大一段了.
今天聚亨網發文讓"崩家"一槍斃命鑒中知台~跌是預期崩是做夢...ZZZZZ抱歉讓崩家測底失望了-----------------------------------專家:中國樓市告別黃金10年 但崩盤可能性為零目前中國許多城市出現量價齊跌的跡象。多位房地產專家日前在「金融大家評」上認為,中國樓市已告別黃金10年,全面進入了調整期,不過樓市崩盤的可能性為零,針對目前存量過大的情況,大部分城市可考慮取消限購,甚至放開二套房貸。中新網援引人民網報導,「目前房地產毫無疑問已經進入拐點,房地產的黃金10年已經過去,接下來是不是白銀10年不太好說。從這方面來說,整個行業的調整週期已經到來。」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直抒自己對於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擔心。對於房價下跌是否會出現金融體系風險,朱海斌認為,房價出現大幅崩盤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雖然說進入調整期,但是房價可能更多是一種溫和的調整。雖然房地產市場不容樂觀,但是房價出現大幅崩盤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盛世神州基金總裁李萬明從3個方面分析這種可能性。中國房地產業對於保增長、保民生、保就業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李萬明認為,房地產及相關產業對GDP的影響,至少超過了1/3,所以在這種調整經濟結構,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情況下,政府不可能把房地產徹底地扔到一邊。此外,房地產市場具有真實的需求,根據人口、結婚和改善性需求推算出來,每年中國房產市場有將近10億平方米的需求,「這是房地產能夠健康平穩發展的一個堅實基礎」李萬明強調。最後,新一屆政府調控會更加合理,有利於房地產平穩發展。對於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形式會進行合理的調控,也就是說政府不再過分地強調行政干預一刀切,李萬明認為,現在有些城市很顯然已經逐漸地把限購政策進行了調整,有利於房產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