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226/328863.htm?from=fb_share_mobile
http://www.flickr.com/photos/aquei2013/sets/ 請各位大大盡量的炮
不長眼 wrote:
IBM台灣砍掉200-300人
南山人壽也優退2百多人....
小弟也不會覺得那些人被裁員或優退是因為他們的不努力..(恕刪)
你確定南山是優退?XD
IBM比較有可能.這部份老外公司越大的越守法規..有時還會超過法規來給~~
其實我比較在意的是..台灣是整個社會都看不到未來
就像我說的..資深人員就大概兩倍薪
可是等你資深了.也要結婚生小孩..
假設生兩個,大家花費一樣..所以婚後大家能用的錢跟剛出社會差不多...兩倍但4個人用
這樣說可能不完全精準.但很明確生活品質沒有提升
現在大陸是連二線城市的資深人員都能夠上萬....
新人跟老人薪水的差距讓你覺得是種希望..
所以即使大陸物價貴/房價高..
但大陸所得房價比可沒超過台灣(官方統計不準.因為很多公司都像台灣小公司只交最低保費,但薪水給1W)
大家都覺得貧富差距大的中國社會會出問題..但看起來台灣也許會更早出問題


雖然兩岸關係和緩,但別忘了紅黨一向是台面上一套,抬面下一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中國的媒體是看不到第二句的
geminiboy0612 wrote:
今天看到天下雜誌的一...(恕刪)
大大所述心得深感認同
只是現在年輕人競爭對象除了同輩外
就是世界其它相同年紀的年輕人
當年我們年輕時沒網路
製造業 代工盛行 也造就股市金錢遊戲的橫行
若當時大陸沒文化大革命 沒封鎖閉國政策
台灣會有六十 七十年代的繁盛
想必也是很拼吧!!
現在網路形成世界一家一體
消息的傳播一分鐘內傳遍全世界
相對競爭是倍數的增加
以往哪有全球化的概念
如今沒能跟得上世界的腳步
只能坐以待斃 被淘汰吧
現在年輕人知識 聰明 技術等確實比上一輩的人來的廣且深
可是這只是在台灣島內比對
若跨出去一比一看
實際的程度又能比他國的年輕人贏多少
如大大所言
年輕人必須要走出去
才知道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島內的成就
只是滿足一己小小的虛榮
若能獲得世界的注目
才是引以為傲的殊榮
可惜的是
我所接觸到的年輕人怕出走 怕衝撞
"語言不好""要照顧家人"等等
總是有許多走不開的理由
不然就是堅持自己的理想
賺不賺錢無所謂
家人反正都會在背後給予"經濟"支撐
有案子就接
沒案子就玩自己愛玩的就夠了
能期待這些年輕人為他們自己創造更多機會的可能嗎???
也許我碰到的是這種嘆息搖頭的例子
應該還是有許多能為自己帶來機會的年輕人
最近公視播的"為了功夫闖天下"
看到六個實際的例子
除了為他們感到欣喜
也為台灣的教育悲嘆
台灣的教育埋沒與消磨具有創造與探索的勇氣
多說無益
沉淪的台灣 教育 家庭 社會都是幫兇!!
扯太遠
我們看看最現實的教育
去大學看看,一份作業,有幾種解法,答案
有習解的,大約 95% 的學生交出來都是用同一種
(以前這種都一樣的習題我都全部給 80,
排除一些白目根本不交或是連鈔都抄錯題目的
全部給 80 的實質意義,跟全部給 0 分的實質意義是一樣的,
只是比較好看,讓學生覺得沒有白抄功課)
上課時一堆人埋頭做筆記,把黑板的東西 copy 下來
我不明白上課是在做甚麼筆記
筆記做得越漂亮,上課思考的時間越少
我也不明白,老師上課在推導公式是推什麼意思的?
那些推導,寫清楚,用 mail 發一份給同學回家看就好了
看完有問題,或者,有甚麼不同的想法,為何老師要這樣做,為何你覺得這樣做不對,那要怎樣做?
想好理由,想好腹案
去學校跟老師老論,這樣才是上課的功能
去國小國中看看
家長: 去學校要聽老師的話
老師說... OO
小朋有 : 喔 OO
建議 : 小朋友,老師的話不一定是對的,如果你想的是 XX 那你應該把你的想法,理由說出來,去質疑老師
家長 : 不要那樣做喔,你會讓老師不喜歡你,要聽老師的話
在學校裡面,小孩都在追求一羣人裏面,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方法,表現得最好
換句話說,就像考駕照一樣,有一定的題庫,一定的答案,只是背得比別人多,熟練度比別人好
這種教育,根本就談不上甚麼創意,更談不上冒險(用自己的創意解題,可能 0 分,也可能被老師討厭)
如果家長不鼓勵小孩去思考,書上說的對不對,老師說的對不對,有去反向思考,去推翻,現有知識與思維(包括要出國才是人才這種華人百年取經思想)。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立思想,思維,知識。
那麼,就算把小孩送去國外取經也是去 copy 一些現有的,比較新的東西回來而已。不會有甚麼大表現。
(比較新也不盡然,現在課本都一樣,網路也很發達)
想撞,學校老師與課本就是最好最安全的目標
這種目標都不想撞了,出國撞?? 出國恐怕也不是去撞的 (去 copy 的)
BTW,
台灣是個奇怪的地方
教育出來的人,鑽法律漏洞很靈活,但是,對於知識卻沒有推翻與創新的勇氣(企業也一樣)
而重要的是,企業根本不敢冒險,不敢冒險提供年輕人可能失敗的舞台
企業只是要年輕人,拿出他們最熟練的技能,在已知的領域,用最佳的效率,為企業做出利潤
這才是低薪的核心問題。
另
google 出售 Moto , 只留下一些目前無商業生產能力的部門
而 Ara 手機部門就是其中一個
這是 google 對價值的看法
KCLin0423 wrote:
不要說甚麼要年輕人出...(恕刪)
亂入~
學無止盡出社會也可以繼續學習
目標不一定專業學術也包括態度
出國非單純人口輸出或輸入也包含思想交流與變異
其中就包含了無數創新可能
承你所言出國某些人可能也是採舊教育下相同思維
但環境改變人會去學者適應採與之前不同方式應對
尤其是原本那一套無法應付之時
若在原處社會標準下本就無立足或供其突出才能與相對發展機會
適度涉險衝撞刺激也未嘗不可
在國內紅海限制中只能當80分以下人才
那還要待多久才能有機會與創新?
還不如在有條件支持下
在別地區藍海後天教育裏冒險試試能不能有某項滿分機會
跨國企業可以用錢去挖當地人才快速解決差異用以應變市場
但對個人而言能力養成就很難用先前封閉學習來迅速達成適應
有那天份人材畢竟還是相對少數
而年經就是有冒險本錢
好與壞不是絕對試過才知道
miamivice wrote:
亂入~學無止盡出社會...(恕刪)
是華人的大環境與價值觀鼓勵大家要遵循既有規則而不鼓勵冒險
而上一代教育下一代以及社會上用人的觀念與方式是這種價值觀一值延續的主要原因
這是物理學教授徐一鴻的觀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sf-kvhw2yU
他有提到一件事,大約是這樣
一個問題,給華人學生解,99% 都可以快速地用課本上的方式,解出正確的答案
給美國學生解,可能有 50% 解不出來,有 4x% 用課本的方式解出來,
有 5% 用自己(可能更為笨拙)的方式解出來
而美國社會,要的菁英,就是那 5% 用自己笨方法解出答案的人
而華人社會,不鼓勵冒險,不允許失敗,追求無風險利潤(成果)
所以,華人處理問題的方式,就是找現有可解無風險的方式
包括用人
華人企業去國外找人才
他們會去找那些沒有名氣,還沒冒出頭,還在 try 自己 idea 的人,讓自己承受風險嗎?
不會的
華人企業會直接去挖已經成名的
華人社會永遠要求,你要有正確的答案,而且要快,量要多
而不是你的想法很漂亮,我讓你試試看
所以,我敢說,華人就算出國挖人才,也不會有好人才
挖到外國人才,到了華人公司,也沒有再突破表現的機會,
他們只想要那個所謂人才的現有技術與知識
因為,華人企業不想再承受風險,不願再為他的新想法承受風險
賈伯斯在落魄時台灣企業會認為他是個有創意的人才嗎?
不會的,那時宏碁還在高興地提倡老二哲學,認為自己的方式才是對的。
至於出國會改變思維方式嗎?
如果小學就出國可能可以
大學以後出國,已經不大可能了,因為,華人的教育方式,一樣可以在國外考試拿得高分。幹嘛冒險出國還拿低分?
很多取經教授,回到國內就無法有大創意,也無法發展出自己的領域,甚至,無法獨立於以前外國的實驗室之外,這就是證明
台灣不是沒有人才,台灣也不是出不出國的問題
台灣的問題在於,他想要怎樣的人才? 所以,他想怎樣去教育他未來的人才?
(台灣只想要外國已經冒險成功的人才,然後要他的專業,但不要冒險)
另
我上一篇不是反對社會上不能學習
而是,最基本在學校低風險創意都不想做,都不敢做,也不想培養獨立思考的思維模式
在社會上有大風險的事,甚至要用身家去賭的事,會想做嗎?
從小就養成找現有答案的處事態度,你能期待長大出國就轉性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