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 為什麼要交易透明?


kennychu123 wrote:
最健全的房市。就如同很多市場一樣,像是金價、債市、原物料、匯市、期貨、油市、股市一樣。


我不知道有沒有一樣, 但是我個人覺得不要把房市交易想的那麼簡單...

金價、債市、原物料、匯市、期貨、油市、股市...
它們, 每個單位, 東西是一模一樣的, 沒什麼需要比較,
比較的只是您要 買/賣的價位而己..

房地產, 房子, 每件的條件都不一樣,
把股票市場的透明化拿來比喻, 只是說一半而已..

買房子, 真的不要想的那麼簡單.
除非急著要用..
沒有到處看看, 逛個半年一年, 不要覺得找到滿意的房子.

就算告訴您, 周邊行情是50萬,
屋主開價50萬, 它是不是真的有那個價值, 跟透明交易價格有沒有公布是 兩回事.
不懂的人, 多看多問, 翻翻書, 自然會有心得,
有花心思在找"理想的家", 絕對找得到, 而且是令人滿意的價錢....

沒有公布"標準"的價位, 多看看多比較,
自然知道 價位的高低標準在哪, 絕對不會吃虧...

有了價格, 不代表就不會被騙...
沒有價格, 也可以買到好房子, 而且不會買貴...

有那個透明價格, 對長遠的時間來看, 應該是正面的,
短期來看, 也因為有所謂的實價課稅, 稅的增加, 會反應到售價上.

紫雨彩楓 wrote:
看就知道有沒有低價高賣.......
其中我看的兩區就有同款房差價約100萬台票
仲介還提醒我.........再多看看囉


感覺是個有趣又有點矛盾的問題...

1. 明明知道它貴了100萬, 為什麼還要去看, 然後仲介說再多看看?
2. 高於那均價的房子, 會賣不掉?
3. 低於那均價的房子, 會最搶手, 最早賣出?
4. 若大家都在乎, 有沒有低價高賣, 那房價怎麼會愈來愈高? (國外)

innouid wrote:
感覺是個有趣又有點矛盾的問題...

1. 明明知道它貴了100萬, 為什麼還要去看, 然後仲介說再多看看?
2. 高於那均價的房子, 會賣不掉?
3. 低於那均價的房子, 會最搶手, 最早賣出?
4. 若大家都在乎, 有沒有低價高賣, 那房價怎麼會愈來愈高? (國外)


1.去看那間房子,不一定代表一定要買那間房子...
2.可能賣不掉...
3.如有需求,應該是最搶手...(當然裝潢等因素也要考慮)
4.國外房價上漲,也是因為有人炒房啊...

房價透明化,不代表房價不會再上漲,而是透過供需來上漲...

台灣最國外稱為炒房天堂,因為台灣房子買賣價格都是由賣方隨意開價.


舉例,今天在中和地區平均行情如果是一坪30萬

然後一堆投資客與建商異口同聲說,這區行情是一坪40萬,又剛好你要賣房子,你會想要賣多少,如果你不缺錢,也是想要賣接近40萬的價格,很多地方都是建商與投資客在炒作消息放出來的.

所以,個人還是贊成透明化...
innouid wrote:
我不知道有沒有一樣, 但是我個人覺得不要把房市交易想的那麼簡單...
,...(恕刪)



房市交易的確不簡單

不過房價透明化 至少可以把房市交易改良到比現在還要簡單一點


你提的這些,房價透明化之後,還是要自己做功課去查

但是這不代表房價透明化不重要


總而言之

不要在那些有的沒的細節上鑽牛角尖了,價格公佈出來,大家自然會做該做的事

國外這樣搞,不都是活得好好的?想炒房的照炒、想買房的也照買、漲跌大家都看得到

總比現在在那邊整天當偵探查價格要來得好

買個房子,學習怎樣看屋況就已經差不多了

還要去比誰比較有能力打聽消息

在台灣買個房子自住,又不是要兼差,把自己搞到跟房仲一樣專業,為什麼台灣人要這麼累?



我實在不知道有什麼理由好去質疑房價透明化的存在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msiwilliam wrote:
1.去看那間房子,不一定代表一定要買那間房子...
2.可能賣不掉...
3.如有需求,應該是最搶手...(當然裝潢等因素也要考慮)
4.國外房價上漲,也是因為有人炒房啊...

房價透明化,不代表房價不會再上漲,而是透過供需來上漲...



1.
這是個矛盾的答案, 覺得貴而沒有要買那間房子, 那為何要看, 又還要再想想,
所以, 是覺得"有興趣也可能貴的有些價值", 那重點就不是在於"價錢"

2.
如果, 賣掉了, 是為什麼, 明明就貴啊..
所以, 貴的房子也是有它的價值.

3.
最搶手?
或許吧, 也不會都是第一個賣掉..
因為,有太多考量的因素. 它有可能是很差的房子..

4.
所以會不會漲價, 真的不完全是有沒有公布 透明房價的關係..


個人覺得, 政府要說清楚, 推動房價透明的優點是什麼, 目標是什麼,
絕對不是, 推動之後, 房價就會降, 或是買房更安全之類的..
(感覺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想)

我沒有特別反對/贊成這個政策, 要不要實行, 政府會決策,
我只是想提出來討論,
買房的重點, 房市的漲跌, 和 透明房價的關係..


另外提一點, 最近有看到網友的論點, 感覺不錯..
實施透明房價後, 可能買不到"很便宜"的房子...
為什麼呢,
因為, 房價號稱不透明, 買方覺得不公平, 其實一般的賣方也不懂它的價位是什麼,
賣多少錢, 很多是房仲建議的,
說真的, 大多的房仲, 才不會計較成交多少錢, 它是抽成, 有成交才有收入,
會提高價錢, 是讓賣家覺得有利, 賣家才願意給機會讓房仲來"賣",
但是, 你是買家, 你也可以用你想要的價錢去談,
賣家不一定懂的行情, 誰說一定是賣家佔上風...
反過來說,
賣家知道附近的行情, 它為什麼要賣低?
說誇張一點, 再差的房子它都敢拿出來賣...

所有政策, 沒有絕對的對誰有利或不利, 要以不同身份的人去思考,
會有比較多種的答案.

innouid wrote:
感覺是個有趣又有點矛盾的問題...

1. 明明知道它貴了100萬, 為什麼還要去看, 然後仲介說再多看看?

小弟覺得更有趣的是賣方應該也跟買方一樣知道該地段各物件的歷史成交行情....但卻開出比平均行情更貴了100萬的開價...呵呵...賣方的心態是甚麼呢? 水這麼清這應該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了吧!?

johnnyw0719 wrote: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房子規格內容多多種,

有人想要賣高, 不完全它想要多貪什麼錢,
是它的房子, 建材好, 保養好, 傢俱好, 裝潢好, 管理好? .. (好不好,見仁見智)

它為什麼不能賣高,
不要拿了個均價, 沒去深入了解,
就下結論:該房子的價值 是多少...

innouid wrote:
它為什麼不能賣高,
不要拿了個均價, 沒去深入了解,
就下結論:該房子的價值 是多少...


不過這是賣方的想法吧...多數的買方應該都是希望用均價以下成交而不想去探討為何該物件會開高價吧...
johnnyw0719 wrote:
多數的買方應該都是希望用均價以下成交而不想去探討為何該物件會開高價吧...


一半一半,
內行的買家, 不會急著出手,
除非遇到景氣大好, 大家搶著買, 賣方才有條件來選買家..

一般情況, 還是在買方市場,
賣方當然希望價錢高, 買方希望價錢低...(非常合理)
仲介, 正常的是要撮合兩方, 才有佣金...(也有人用演戲手法, 製造情境)

買方不急的話, 買方有優勢,
因為, 買方可以選擇的房子多,
它可以慢慢選, 以心理滿意的價位來出價,

而賣方呢, 出了個高價, 看的多, 但大家都沒有意願..
可以選擇賣出的買家愈來愈少...
心裏想法可能就不一樣了.

景氣是有循環的, 時高時低, 一年兩年內, 總是有很明顯的感覺.
要買房的人, 平常就觀察, 選定目標區域, 找幾個滿意度高的房子列入考量,
景氣一變化, 賣方的價錢就容易鬆動.
當然反過來, 景氣大好, 賣方可能就很輕鬆... (這時買方當然就更不能急著進場)

....
當然說的很容易, 只是要省錢, 重點就只是多看, 耐心選, 一定會有滿意的,
是不是有 所謂的透明房價, 真的沒有差,
過去這麼多年來, 買方/賣方, 沒有哪一方, 全都佔到便宜...

HaHaSue wrote:
不過房價透明化 至少可以把房市交易改良到比現在還要簡單一點
你提的這些,房價透明化之後,還是要自己做功課去查


HaHaSue wrote:
總比現在在那邊整天當偵探查價格要來得好
買個房子,學習怎樣看屋況就已經差不多了
還要去比誰比較有能力打聽消息
在台灣買個房子自住,又不是要兼差,把自己搞到跟房仲一樣專業,為什麼台灣人要這麼累?



房價透明化之後, 交易不會變的比較簡單, 建議您還是要多做功課..

多看房子, 打聽消息, 重點不是在 市場行情,
您第一個要注意是, 您要什麼樣的房子,
住家環境是什麼, 市場/學校/公園/交通, 對您的需求重不重要,
房屋內的格局是什麼, 陽台? 衛浴? 廚房? 怎麼樣的配置..
(當然也可以全部打掉重做, 那可是要花很多錢的)
住家管理, 清潔維議, 很多一般性支出, 也是到列入考量..

並不是告訴您 "透明房價" 之後, 您都不需要看房子的內涵了.

價錢呢, 當然很重要,
您每次看了一戶, 當然也知道它的開價, 開價打個折
每一戶的優缺點, 給它打個分數, 加加減減...
看了夠多的戶數, 您自然就了解, 行情在哪, 您想要買的房子的價值在哪..

房價透明化 不等於 買房輕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