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leylu945 wrote:
昨天在網路上看到這一...(恕刪)
講的真好!+1
我是贊同此篇樓主文章的路人甲,無批評某些人之意只是表達一下己見:
應該說台灣人太聰明呢?還是太投機?
套一句股票市場上的名言: 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何況一棟房子的變現性遠遠比不上公開市場買賣的上市櫃股票?!
我同意因為老美猛印鈔票的QE & 銀行低利率& 房屋持有稅率很低的天時地利人和造成台北市房地產的飆漲,但是我更相信這是台灣人集體投機之下的炒作,由幾項數據所顯示:
2012 亞洲主要城市房價租金比排行:
1. 台北 64倍
2. 中國 38倍
3. 印度 37倍
4. 新加坡 34倍
5. 香港 32倍
另外還有一種常被拿來判斷房價是否合理的指標為「房價所得比」,簡易的說就是:「你要不吃不喝幾年才買的起一間房子?」世界權威市調公司Demographia 把合理的房價定在房價所得比小於3.0,並且把房價所得比高於5.1 定為最嚴重的「極端負擔不起」。但是過去幾年來,台灣的平均房價所得比卻經常高於9.0,遠高於主要英語系國家的高標6.7;而台北市更曾在2011 年第四季飆高到創紀錄的15.3,遠高於全世界所有主要城市,包括渥太華的10.6、雪梨的9.2、夏威夷的8.7、墨爾本的8.4、大倫敦區的6.9、舊金山的6.7、奧克蘭的6.4 與基督城的6.3。甚至連因為政府限制土地供應量,而使得房價飆漲到號稱全球最高的香港,其房價所得比也只有12.6。
因此,台北市已經不光是全亞洲而是全世界房價所得比最高的城市,而且不管你再拿任何一種國際上常用的房市指標來衡量,幾乎都顯示台灣(特別是台北市)的房價已經嚴重泡沫化...
至少,我身邊認識的有錢人(上億身價以上)早在去年或今年都將炒作的物件以最高價賣出,口袋滿滿的現金~~ 對我這種本來就有父母遺產可以繼承的人而言,房價高低對我沒有影響,只是看不慣那些把房價炒高的投資客行為。我身邊也認識很多買不起房子的年輕夫妻只能窩在租來的小公寓養一個小孩,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卻連一棟小公寓都買不起~~~這到底是誰的錯呢?
由西班牙& 日本房價1990~2000年代嚴重的泡沫化的故事在在提醒著世人:
過度不限制的集體貪婪造成的後果卻由全體國家買單的歷史經驗,台灣人怎能不小心因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