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房屋稅!豪宅族、都更族、租屋族無一倖免

都更族也跟著瞎起鬨, 恐怕要弄巧成拙、因小失大了,

以往私辦都更之難以成功, 就在於私心自用和缺乏公權力介入,
所以台北市過去20年只拆除了9000多戶舊屋進行都更, 每年約600戶,
只佔了40萬戶30年以上老屋的千分之1.5, 也就是每年0.15%,

老屋都更不僅關係住戶的安全方便, 也和都市規劃以及市容有關,
其重要性並不亞於社會住宅,
現在這個政府終於打算大魄力進行公辦都更,
但是天下有白吃的午餐嗎?
都更戶又要免費獲取市價高出幾百幾千萬的新屋,
卻連幾萬元的房屋稅都不願意繳, 可能嗎? 合理嗎?
政府拿甚麼財源來進行都更?

其實人家心機大叔是用心良苦, 擔心提高房屋稅會影響建商的餘屋銷售,
拿甚麼都更族、租屋族來當墊背, 其立論根本完全站不住腳,
結果你還信以為真, 也去幫腔瞎起鬨, 真是愚蠢的可以,

老魯在天母也有一間30年老公寓, 現在的房屋稅約2000多元,
如果未來有機會都更成功, 每年繳個三、五萬房屋稅都心甘情願,
何況同地點的新舊屋房屋稅差距應該也沒那麼大,
不過看來在有心人士努力操控杯葛下, 這個機會可能還要拖很久,
最少也要拖到這批龐大的新建餘屋都順利出清以後才有可能,

社會住宅已經如火如荼展開了, 都更恐怕還是夢一場

住展房屋網 2016/05/18 wrote:
房屋構造單價全調高恐影響新案消化
...(恕刪)

KingDavid520 wrote:
都更族也跟著瞎起鬨,...(恕刪)

區域都更跟社會住宅都是蔡政府重大政見不可能不辦
兩者目的一個是為居住正義一個是為市容更新更不能混為一談
我認為執行區域都更是不需要花到政府的錢
關鍵只在容積率跟建蔽率
政府放寬點都更條件不但不用錢還可分回一堆房當公益使用

至於房屋稅屬地方稅
地方政府增稅最大苦主會落在一堆社會住宅的中央政府頭上
地方政府想暗地拔中央的毛?蔡政府沒這麼笨
這下不就先責成財政部去破解了嗎?
豪哥大 wrote:
我認為執行區域都更是不需要花到政府的錢...(恕刪)

那就繼續乾等每年千分之1.5的執行率囉

豪哥大面對房屋稅倒是都沒唉一聲,
永和那間應該和老魯一樣是30年老公寓吧,
房屋稅也差不了多少才是

房屋稅 = 房屋核定單價 × 面積 × (1-折舊率 × 折舊年數) × 地段率 × 適用稅率

個位數歸零


KingDavid520 wrote:
老魯在天母也有一間30年老公寓, 現在的房屋稅約2000多元


偶只能說,三十年公寓在天母算很新很新很新的房子了

偶以前住公園,公寓這一批起碼都是快四十年,都更大概十幾年開始談,整個社區打掉改成三大棟.... 只能說非常非常非常難,有一樓住戶花大錢買來重新裝潢又有私有偽車位,人家沒在怕的,公寓一樓是很多人的最愛

現在華廈也快四十年,非自用房屋稅快6000


最近區域要都更的應該是法院正門士東路口的
另有認識要都更的華廈住戶是在以前的芝山郵局,還在跑程序,從談到跑程序應該有三四年了,還沒開始拆

另一個認識的快都更完工了,陽明醫院忠義街口那棟,人家簡單,五樓雙併很好談

現狀天母小塊地最好是透天那種戶數少的,才有建商願意談,其他二十戶以上地基的,大概很難


危言聳聽,但下一波有可能再塑造都更動力的,大概只剩下天災了

ltelung wrote:
No,非自住課的稅不夠重啊,比例應該拉很大


這個偶也拿數據算過啦

北市房屋稅一百多億,自用大概七八成,算五十億好了

高級住宅才多四億


自住不調整,拉抬其他,也不到十億
自住減免,那就是五十至七十億以上的稅收減少啦


先去當個模擬市長看看吧 呵呵

Sunnycat40 wrote:
我就是要讓子彈飛一會, 看低收入戶這個免稅理由能撐多久 ,麻煩各位去看看低收入戶的申請條件吧!!

是有多少比例的人能符合資格!!?? 自己有房的, 或者祖先留下主做的 土地的,很多甚至是共同持有,連賣都賣不掉; 子女有一定收入的,被判定可盡扶養義務的,幾乎都不能申請... 想要免稅這麼容易嗎?


呵呵呵

您終於要入梗啦

所以低收入戶的門檻及適用範圍太小,讓住年繳五萬管理費的老太太沒有辦法受到補償

對! 那代表社會安全機制還不夠完善對吧?

那代表預算分配給社福的還不夠多吧?

那代表稅收不夠吧?

所以大家多繳點稅來幫助老太太,不是很好嗎?

呵呵呵
Johnny_depp wrote:
呵呵呵 您終於要入梗...(恕刪)


這就是福利國的問題!! 我一直是反福利國的,因為會 把原本還能生存與工作的,打入遊民族群,讓更多人變成社會負擔....然後又加稅,又讓更多人淪為低收入,變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惡性循環...

舉例,心路基金會,用喜憨兒烘培坊跟陽光加油站!!就是被立委是說:為什沒給基本工資!?不符合勞基法!!
結果是,幾乎全部收場,喜憨兒回家照顧,不但喜憨兒本身不能貢獻生產力,再每個喜憨兒都折損家人工作力去照顧,結果,全部造成許多相關家庭經濟困境,然後變成低收入戶,結果那個家庭輸了,國家社會不但折損生產力,還要去補助跟補貼那些家庭,正變負,一來一往之間損失更慘重!!
同理, 還有很多工作能力低下的族群,老闆因為效應不合予以辭退,起因就是因為基本工資! 本來這些人可以領50元,也幫社會做些貢獻,現在全部變成社會負擔!!這些人都是福利政策逼著他們變成低收入戶跟變成遊民的!! 本來有能力貢獻一份力,卻都反過來變成社會負擔,一來一往之間,這個國家社會損失多少!!??

現在搞這個,本質就是讓住的成本提升,跟漲物價沒兩樣,好處是本來投資客(非常少數)的錢或許能變成給國家賺沒錯,但是,都市更新進行不了,淪為三級城市,同時以後年輕人出社會,工作地點不確定下,租房給予龐大負擔,跟國外一樣,連買房的頭期款都存不出來,房價低下來也一樣是奢侈品,永遠買不起下,加上租金吃光每個月可動用資金,還生小孩咧!?這樣他們就敢生了嗎!?這樣他們就變成買得起了嗎? 這樣做,就是讓社會更好嗎? 從另一個角度去省思,我不認同!!

Sunnycat40 wrote:
現在搞這個,好處是本來投資客(非常少數)的錢變成給國家賺沒錯,但是,都市更新進行不了,淪為三級城市,同時以後年輕人出社會,工作地點不確定下,租房給予龐大負擔,跟國外一樣,連買房的頭期款都存不出來,房價低下來也一樣是奢侈品,永遠買不起,還生小孩咧!?


呵呵 又再作文了

遺產稅降時國家垮了沒?

結果房子翻了幾倍

偶沒有說房價漲好不好,只是跟房屋稅無關啊

所以都市更新跟房屋稅無關
三級城市跟房屋稅無關
年輕人出社會跟房屋稅無關
租房負擔跟房屋稅無關

買不起跟房屋稅無關,跟房價比較有關 (房價少個一百萬,五十年房屋稅都有了)
不生小孩跟房屋稅無關


作文能力有待加強

Johnny_depp wrote:
所以都市更新跟房屋稅無關
三級城市跟房屋稅無關
年輕人出社會跟房屋稅無關
租房負擔跟房屋稅無關

買不起跟房屋稅無關,跟房價比較有關 (房價少個一百萬,五十年房屋稅都有了)
不生小孩跟房屋稅無關



難怪你上面會發那些文...看完你的認知與大才我了解你的了解了...明白!!

Sunnycat40 wrote:
這就是福利國的問題!! 我一直是反福利國的,因為會 把原本還能生存與工作的,打入遊民族群,讓更多人變成社會負擔....然後又加稅,又讓更多人淪為低收入,變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惡性循環...


呵呵 台灣離福利國還遠的

下面造句真是慘不忍睹,滑坡謬誤喝喝
這種句以前偶很常玩,有興緻的話大概造一百種句子

Sunnycat40 wrote:
因為會 把原本還能生存與工作的,打入遊民族群,讓更多人變成社會負擔....然後又加稅,又讓更多人淪為低收入,變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惡性循環...



所得稅分級制度,會讓原本還能生存與工作的,打入遊民族群,讓更多人變成社會負擔....然後又加稅,又讓更多人淪為低收入,變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惡性循環..

車子兩稅,會讓原本還能生存與工作的,打入遊民族群,讓更多人變成社會負擔....然後又加稅,又讓更多人淪為低收入,變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惡性循環..

交通違規罰款,會讓原本還能生存與工作的,打入遊民族群,讓更多人變成社會負擔....然後又加稅,又讓更多人淪為低收入,變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惡性循環

房屋買方契稅,會讓原本還能生存與工作的,打入遊民族群,讓更多人變成社會負擔....然後又加稅,又讓更多人淪為低收入,變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惡性循環..

房屋賣方土地增值稅,會讓原本還能生存與工作的,打入遊民族群,讓更多人變成社會負擔....然後又加稅,又讓更多人淪為低收入,變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惡性循環..



哈哈哈 什麼都能造句,自己開心最重要,反正邏輯思維學理立論全部都不用管,天馬行空造句造的出來都好

呵呵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