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koho wrote:一般大學教授一個月薪水大約十萬,彭淮南一個月約二十萬.我親戚的小孩高職畢業,做房仲業六年,現在一年收入遠高過上述學者..(恕刪) 事實上1.人家只要升點息,你親戚的薪水還有機會比人家高嗎2.人家是一票人想巴結他,還巴結不到,你親戚還要低聲下氣拜託客戶買房賣屋3.人家只是想為國家做點事而已,你親戚會賺錢了不起喔,王永慶也才國小畢業而已4.以上純嘴炮看看笑笑就好...
檯面上是這樣~~~檯面下呢?你知道一個教授,每年有多少學校經費可以運用?每年有多少教育部研究經費可以運用?你知道另一個人,每年有多少內線交易的消息??每年有多少人想巴結他???你知道嗎?所獲得的利益…不是我們這種市井小民可以想像的到的~~~~~~~~眼光要放遠一點~~~
任何行業只要是 top 都可以擁有高薪彭老如果去任何一家民營銀行,我想他要千萬年薪也是輕輕鬆鬆教授月薪10萬,但很多教授都有業外收入的,例如當顧問、專利等等前幾天新聞不是才有一個北科大副教授幾十年來已經捐了兩億多的新聞嗎?這樣比起來是房仲業者賺的多還是北科大副教授賺的多,那是不是要叫小孩當教授了?
感謝大家的回應,每個人的意見都是可貴的.部分開玩笑的意見小弟在此就不回應了.這個議題的起頭文章有兩個爭議點1. 以錢作為衡量的標準(a)錢賺的比彭淮南多當然沒有比較厲害.姑且撇開這個社會越來越笑貧不笑娼的事實,我個人亦認同錢不是一切,但它卻也是實現很多事的媒介,包括比較好的生活以及個人理想.(b)並非每個賺大錢的仲介都是腦滿腸肥的俗傭之輩,很多人也是很上進地進修.我一個朋友他後來就拿了國立大學MBA的學位,她開始做房仲時只是專科觀光科畢業.(c)房仲賺錢並無不法(有惡意欺瞞等不在討論範圍,不然收規費的條子也是一堆),毋須將其上綱到傷天害理,黑心錢...等等.我想講的是,如果房仲是按政府規定做事就沒有錯,如果讓一般大眾感受不公,那應該是制定規範的政府應該去檢討改進.2. 舉的例子只是特例(a) 行行出狀元,可狀元也不是睡一覺就從天上掉下來的.我100%相信不是每個房仲人員都賺大錢,這一行肯定沒那麼好幹.這跟不是每個進竹科的人都是科技新貴是一樣的道理.小弟先前文章提到"一樣是努力,那義務教育完就去做房仲,是不是比多苦讀十年更好?" 在以要努力的前提下,我想多聽聽大家對時間效益的看法.(b) 每個人對賺多少錢可以退休的認定數字不同,姑且讓我假定為3000萬好了(請勿抬槓這個數字,因為影響的變因太多.這是我個人認為還算合理的一個數字). 就行業別而言,房仲相較於其他行業是不是比較有機會能較早達成?說實話,我沒有切確的數據.我只能說我"感覺"房仲業在排名上應該會排滿前面的.(舉例:該行業從業人員在50歲時存到3000萬的比例)(c) 部分朋友文章也以特例來回應的,請恕在此不列入討論.其實我更想討論的是另外一段話,"國家要更發展,需要的應該是更多的高知識人力投入製造生產,而不是房屋仲介".不過好像討論的人比較少.現在房仲店面比便利商店還多,這應該不是個好現象吧?尤其台灣不像其他資源大國,我們的競爭力來源應該還是建構在精密製造及智慧研發上,更多高知識人力的投入是較有利的.(尤其前面有位網友提到說,他都已經看到房仲人員上面印的是碩士頭銜了.)最後,我相信的是社會大學.我對一個人的價值認同不是來自於賺多少錢,而是他能為社會做多少事.(或是說他賺到的錢能轉化為多少人帶來幸福)我對社會志工的尊敬比汲汲營利的投資客大多了.
教育失敗而已...有啥好討論的!!你問他.當你有一天若房仲幹不下去...你打算要幹麻???..........人家有經濟壓力.不得已才提早出社會........你吃飽沒事.好吃好住.......任你玩四年的大學都不玩.......對這樣的人.你放手讓他去做做看.... ..對他將來反而是好我姪子就是這樣.看我堂哥再作生意賺錢..好像很輕鬆..就不打算唸大學.....我們大家直接建議.就讓他幫忙做生意看看.....不到2個月..他就幹不下去了!!自己乖乖回去從考學校自己的生意.哪來的休息.天都要上班...時間又長....年輕人玩都不夠了..還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