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民有住的需求 但沒有房屋需求]

很詭異的是,

一堆人高唱自由經濟, 自由市場

讓市場決定價值...

會不會讓美國人洗腦的太嚴重啦?!

這就好像在告訴大家

一個小孩放在那邊,

每天照三餐餵

他自然就會長大成人

不用管太多

那好啦~~~

最低薪資取消啦~公司要給多少自行決定~

勞保取消啦~公司要不要保自行決定~

通通交給企業自行決定吧~~~

對啦

還有房價啦~~

吳揆~~你就別管了~~

反正效率市場會引導台灣走向富強康樂的道路~~

owen7412 wrote:
我們是自由民主國家!...(恕刪)

其實開版前我就知道有人會說"天真"了

但我想問,
民主再自由,你家再有錢,你也不能買總統府前那塊地對吧?
所以本來就有限制,
跟違憲無關<=======如果一開始就限制本國國土每人可持有的數量的話
owen7412 wrote:
那些有錢的人會認同你嗎??
改天你發財了你還會認同你這些論調嗎??
每個人看到角度不一樣!你不一定是對的!
...(恕刪)

有錢人的"認同",也不代表對的吧
owen7412 wrote:
當你買不起台北房子何苦死撐活撐也要在台北生活!
南部不好嗎?或許薪資低~但是相對生活水準會比不上台北嗎?
...(恕刪)

本人已說過不想討論此話題,因為模糊焦點
是否我要再一次強調我在台北市已經有房子而且不只一間了?

況且我的心態是,即使我現在有數十間,
假設限制只能擁有三間(N可以討論)的話,我也認同的意思
owen7412 wrote:
你要公開成交資訊!!
那是不是要一視同仁把所有民生消費商品都公開交易資訊!
買與賣是私人問題!政府如何干涉!
除非你是真的想被共產黨統治!
...(恕刪)

哪個民生商品沒有公開透明的價錢?我不懂你的意思
甚至還有買貴退差價的耶~

我知道很多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共產主義,
但我想討論的是國土是不是明明就有限?
為什麼不做管制?


========================================
另外,限制短期內房價的漲跌幅(就像股票一樣)
各位覺得如何呢?

不過前提是先公開成交價...
MBAnon wrote:
不然台灣也不會有買東西 7 天鑑賞期 / 買房子是兇宅需揭露的規定等等… 要不真的自由市場,就是銀貨兩訖不是嗎?付了錢、買了貨,就不管我賣家的事了…

加上住宅本來就是一個特殊的產品… 有許多人認為住宅是一個人生存必要的要素,是不該拿來獲利的… (至少最基本的需提供… 跟 水 / 空氣 / 食物 是類似的)...(恕刪)

大推~小弟就是這個意思

國土是有限的&住是基本需求
wyn1 wrote:
而且在台灣房屋、土地...(恕刪)

這就是配套措施的問題,可以討論

但我想先請教您是否認同如果"一開始就限制數量"的政策呢?
各位大大,我的意思是,
"每人"擁有的房屋數量

*假設N=2,那麼,你老婆可以有2間,
 兒子2間,女兒2間,孫子2間,孫女2間,
 我就不信這樣不夠!?

*假設本國人N=2,外國人N=1,
 這樣是不是比較防止外資炒作?

*有錢人可以去炒股票(股票不是民生必需品)
 但是不要來玩房子,
 房子與土地本身的功能就不是金融商品,
 是民生必需品,不是嘛?

*當然,我知道這為時已晚,
 至少想知道這觀念各位是否認同?
 甚至,搞不好有人提出完善解決方案~
haa0107 wrote:
各位大大,我的意思是...(恕刪)


方式太激進 (i.e. 要推行的話要大改革),而且還有很多東西沒考慮進去…

最明顯的就是商辦的問題了:企業 / 公司也是需要辦公室 / 廠房的… 這部份要限制一公司一個辦公室就太牽強了… (所以變相的,住宅沒法炒,大家就去炒作商辦囉…)

台灣人很會鑽法律漏洞… 商辦這部份要是不一起處理,有錢人一樣可以去創立一大堆空頭公司,以公司的名義 買辦公室 廠房,但實際上是作豪宅自住用…

---

題外話:現在的工業住宅就已經是像上面這樣,工業區,建住宅,名義是辦公室,再二次工程改成住宅自住... 或是一樓跟政府說規畫是停車場,執照下來了,再二次加工成店面…

或大樓公訂要有開放空間 / 公共空間,被大家當成社區自用的庭園 (用花木的方式擋住出入口,來檢查?我把盆栽就搬開… 檢查員一走,就又再搬回去)…

我還去過台北市的大樓,地下室法規規定的一戶一個的機車車位,被拿來作公設 (KTV) 用… (他們機車位的標線還有留著,就是預防有人要檢查時,就直接把設備搬一搬,有標線看起來就像正常的車位)


MBAnon wrote:
方式太激進 (i.e...(恕刪)

好問題...商辦啊...

我本來針對住宅排除商辦的,
台灣人還真會鑽漏洞啊...
haa0107 wrote:
各位大大,我的意思是...(恕刪)

你這題有個國家的政策很接近,新加坡,
國家提供"人民有住的需求 但沒有房屋需求",
新加坡人75%以上居住國宅,國宅是承租50年,
以戶來分(非人數),價格低到只2千多,
他們國宅每4層才有一電梯出口,如1F進2,3樓沒出口,4樓才有,
管線是外露,為防止火災一定只可用防火建材裝潢,萬一火災,
該屋"使用權"國家收回,如有需要請再花錢買一次,我大伯就燒一間,
國宅我四嬸一家10來口全住一2房不到20坪房子,兩堂妹睡一間,
已結婚賺錢的大堂弟睡一間,正等分配房屋,
我大伯有錢他住別墅,但是內部無裝潢,房間就吊顆燈泡.
新加坡國土政策相當社會主義,私有住宅價格非常高,
他們非常自由貿易,國家小物質多是由世界各國進口,
產品多又便宜,可是汽車就不一樣了,價格比台灣進口的貴2,3成,
新加坡去玩玩可以,要長住可不如住台灣,我以前就可掛名在我二伯公司,
長住新加坡,但跑了多次瞭解後還是回台灣.

國家不能也不該限制人民擁有土地房屋,但是可以設限徵稅,必要也可徵收,
到底我們是民主國家,不施行社會主義.

RICE 1502 wrote:
你這題有個國家的政策...(恕刪)

感謝分享新加坡的案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