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房地產崩盤的前兆?

可惜現在市場上利率那麼低 建商要倒不容易

我家附近的一個案子 蓋好兩年多三年了 一戶都賣不出去

最近還大興土木把公共區域蓋的美輪美奐

不但賣不出去 還可以加碼整理環境讓賣相好一點

了不起
雖然建商炒作不動產非常惡劣~~~不過偶到覺得"散戶信心崩盤"吧###
因為房屋現在都在口袋夠深有錢人手中囤積....要跌!!!老實說,"超超超超超級難"....
偶也是現在買不起的小市民.....哀~~~
最近在想,與其期望這爛政府...不如廟裡求求"土地公爺爺吧"...或許他會比政府更加慈悲為懷吧###

黑天鵝羽毛 wrote:
雖然建商炒作不動產非常惡劣~~~不過偶到覺得"散戶信心崩盤"吧###
因為房屋現在都在口袋夠深有錢人手中囤積....要跌!!!老實說,"超超超超超級難"....
偶也是現在買不起的小市民.....哀~~~
最近在想,與其期望這爛政府...不如廟裡求求"土地公爺爺吧"...或許他會比政府更加慈悲為懷吧###


房屋到有錢人手中要跌價難
到了窮人手中,更難....
既然你都認為那是鳥地方了,
那當然蓋來不是賣給人的,
是不肖建商蓋來跟銀行申請貸款惡性倒閉用的...
多蓋點很好阿 ~~
要崩盤實才有很多便宜又好的房屋可挑

多蓋點 喊高點 加油

rsc1234 wrote:
今天去三芝喝茶看海景
途中經過淡金公路 靠近淡大那段
那種鳥不生蛋的地方 ...(恕刪)


呵呵
淡水是鳥地方?
斗膽請問版大住那高級地段?
大安區
信義區?
今天蘋果有一篇文章提到目前的台灣跟日本泡沫前很像,有興趣可以去參閱

對投資客是沒什麼影響,以這方面維生的人是絕對看多

每天會經過的一個路段房仲店頭比便利商店還多

為什麼有些產業會限制加盟店的數量,是為了維持長久的利潤

房仲越開越多絕對不是好事,北市維持直營,其餘地區放加盟再賺加盟金



Sorry!
看到同版的網友去看遠雄房子的故事
突然想到一個故事:
轉貼自:http://blog.cnyes.com/My/crab168/article105033
並沒有對房價下註解,只是突然想到的
【鬱金香泡沬曲線圖】
遠在1630年,荷蘭的一朵鬱金香球莖售價約等同今日的76,000美元,比一部汽車還貴,非常不可思議,這是有名的鬱金香泡沫。

故事的開始,1593年一位荷蘭商人格納(Guesters)從康是坦丁(今日的土耳其)進口第一顆鬱金香球莖,並將之種值,由於這種花是進口貨,因此擁有鬱金香便成為有錢人的符號與殊榮,有錢的人一定要擁有鬱金香才算有錢,因此買鬱金香便成為有錢人展示財富的象徵,於是這個風氣由荷蘭擴散到德國。

好巧不巧,這時鬱金香正好染上一個傳染病叫做「Mosaic」,這個病使得鬱金香瓣更鮮艷,於是染病毒的鬱金香更加搶手,形成一股搶購的風潮。

初時,只有鬱金香的行家才懂得欣賞鬱金香之美,但在形成風潮之後,人們買鬱金香只是為了賺錢,由於搶購風潮逐漸形成,投機客便趁機炒作,只要今天買了,明天就可賺一筆,屢試不爽,由於買的人多了,交易市場也就形成了,交易場所也逐漸熱鬧起來,像是一個股票交易市場。

1634 年,買鬱金香的熱潮蔓延到中產階級,更蔓延為全民運動,大家都來買賣鬱金香了,炒家只看到買低賣高,利潤就進來,於是全民都變成鬱金香的炒家,家家戶戶都傾一家之產,只為了買一朵鬱金香。1,000美元一朵鬱金香球莖,不到一個月之後,它就變成二萬美元了,如此暴利,難怪所有的人都沖昏了頭,正事不幹,每天忙於鬱金香的買賣便可以了。

在酒吧裡,吧台展示了一朵鬱金香,不料被一個醉鬼吃下去了,竟被告到法院判刑三個月呢!
最瘋狂的時候,一朵鬱金香球莖的價值可以跟以下任何一樣物品同價
=4噸小麥
=一張床
=4條牛
=8隻豬
=12隻羊


以上這幾樣物品以今天價格算起來要花好幾萬美元,而這些物品卻只能換來一朵鬱金香的花球莖,真是離譜到極點。

到了1636年,鬱金香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股市上市,附近歐洲股市有些地方也交易鬱金香呢,更有甚著,有的股市竟也推出選擇權,同時也分割成細股,降低投機者的門檻,使得投機者可以買到幾分之一的鬱金香,增加交易容易度,由於有選擇權的緣故,於是價格又往上推,本來實際購買一個月之內可以獲利20倍,透過選擇權,獲利可以放大100倍。

當瘋狂達到最高點時,有一位大戶全數賣出,賺了大錢,同時荷蘭政府開始採取煞車的行動,而且由土耳其運來的鬱金香也將大量抵達,忽然之間,鬱金香並不再那麼稀罕,於是一瞬間鬱金香的價格往下滑,而下滑一經啟動,六個星期內竟然下跌了90%,於是哀鴻遍野,財富夢破滅,此時不管政府多麼護盤都挽救不了,鬱金香的價格持續探底,於是許多股市交割無法完成,而荷蘭政府宣佈這一事件為賭博事件,豁免交割,結束這一場瘋狂的 鬱金香泡沫事件。

從此之後十年間,荷蘭的經濟創傷才慢慢復原,在最高點值7萬6仟美元的鬱金香,六個星期之後竟只值一元,這是有紀錄的史上第一次泡沫事件。

這起發生在17世紀的鬱金香事件,已經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起大規模投機泡沫事件,被記入了經濟發展史,成為教育後人的生動教材。而『鬱金香狂熱』也被當成一個專業術語,成了經濟泡沫的代名詞。

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一個經濟泡沫在它膨脹的時候,公眾的追風心理才可能使其成為具有嚴重破壞力的投機浪潮。因貪婪而失去理智的、狂熱的人們,會為泡沫的吹起尋找各種『合理』的依據,不斷提升對價格的預期,引起資產價格不斷上漲。
日本泡沫前是沒人相信日本會泡沫

所有的錢都拿出來買股票跟不動產

買到沒人有錢再拿出來買

泡泡就破了

台灣人危機意識這麼重

每天都有人在喊泡沫

股市才8000點

央行還不准有2房的人貸超過6成

這樣要泡沫很難

因為錢的縱深都還在

而看空的人也是在這縱深之中的支撐盤

說起來荒謬

就因為很多人說要泡沫了所以不會有泡沫

讓錢工作,讓愛自由
贊成 MK2isgood~

既然無法讓它跌
何不讓它漲翻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