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們忘了台幣兌美元有25:1 的年代, 那時的電子業是蓬勃發展還是像現在的茅三道四呢?
俗話說, 殺頭生意有人做, 賠錢生意沒人做
我們的央行長期的雙低政策, 造就了央行自己每年豐沛的盈餘, 也成就了8個A的總裁, 但也讓一堆出口電子業, 活在錯誤的假象中, 長期忽視匯率被低估的風險, 進而殺價互砍到血流成河
很諷刺的, 台灣這種政策, 導致內需產業長期不振, 所以cpi 總是特別低, 所以央行又博得通膨控制得宜的美名了, 但是隱藏在這些美名的真相是, 政府利用各種舉債來美化經濟數據, 所以10年來台灣財政不斷惡化,
薪水階級實質消費力下降加上寬鬆的貨幣政策, 導致生育率不斷下與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回到匯率問題, 廉價的台幣真的換的了經濟成長嗎? 為何台幣25:1 的年代我們的人均GDP 世界排名可以穩定保持, 為何近10年走貶的台幣沒有換得更好的經濟成長, 反而被鄰近國家一一超越,人均GDP 排名逐年下滑?
ichirohiro wrote:
有人說, 台幣升值不...(恕刪)
無所謂!
那彭總裁怎麼不升快一點呢? 還維持在28.5-29幹麻? 真的看不懂.
不要說有沒有競爭力,有時候明明公司的優勢就是品質好,價格貴一點國外客戶都無所謂,但這一年來,品質還是很好,但價格貴了20%,國外經濟也不好,客戶也坦承下單量減少,或是在找同樣產品,但有價格優勢的韓國!
這是不爭的事實!
現在的經濟情勢升看看到20阿.或是15.看看台灣會如何?
我們做外銷的公司無所謂..也只不過養了50個人..倒了,大不暸鼻子摸摸再去找工作. 工廠的大哥大姊們比較辛苦,可能他們要再找到新工作不太容易.
不過我知道連美國都要他的幣值貶了以促進他的出口!因為他們國內經濟不好阿.
哈~~~~~~~~~~~~
沒有惡意!台幣還是能夠升到1:10 是最好!
我個人會去另外開一間進口公司!
還製造什麼...用買的就好了!
個人淺見.
只是單純的希望匯率可以自然的隨著經濟環境的形勢做自然且合理的浮動,
也並沒有希望匯率升值到達不可思議的境界, 什麼升值到20~15~10 之類的
.....那應該比雷曼或是歐債還恐怖很多倍吧!? 如果真的這麼做...那是災難!
不過事實上也是不可能這麼極端的吧! 請盡量就事論事; 太多驚悚或是混淆視聽
的話語並不會對於"了解"一件事有任何幫助!
小弟只是看到我們這塊美麗的土地, 現在正以很畸形的方式運作, 而有感而發而已.
試想!!~
低落的薪資
高漲的物價
世界第一的低出生率
光造就這三樣的"因"以及後續產生出的複雜果實, 就足以讓社會動盪了!
以前的政策, 之所以會制定並且執行, 一定有他的道理!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 卻沒有因時空背景的變化做適度的評估! 或是修正!
甚至認為繼續執行下去是擇善固執, 是必然的唯一考量, 真的是有待商榷的.
亮哥+ wrote:
插花問個額外問題:
為何韓國每每都能比台灣貶值幅度還大?以利外銷搶單?
他們國內不會產生任何問題嗎?韓國能,台灣為何不能?
如果央行用同樣方式套用在台幣上(貶匯率衝外銷),台灣會產生什麼後果?
貶值的時候幅度大
相對不穩定
通常都是
1.外貿依賴大且相對不穩定
2.外債
3.內需不強
4.經濟結構較脆弱
當然原因還很多
不是三言兩語能道盡
彭老友說了一些
韓國
老實說大是外表比較光鮮亮麗
他的經濟結構投資環境對外貿易
甚至金融體系
就業環境
跟物價水準
都相對於台灣較不穩定
失業率也是
數據都有高估的嫌疑
若只看競爭的產業
當然面板DRAM外銷直接競爭的產業
會因此而受害
競爭力喪失
但相對的
南韓也處在不穩定當中
台灣需要犧牲整體利益來救這些產業嗎
或許只能有比例的問題
另外大大說的竹科無薪假
前陣子的確有傳出部分的產業
但不能一竿子打翻一傳人
八月底過後
訂單逐漸回籠
客戶開始下單(但因為歐債問題 下單有比較保守)
所以前兩個月
應該是以調整庫存機率比較高
而不是需求消失
比較位於上游的廠商最近都感覺訂單回籠了
當然如果提到的事
台灣在大陸比較高污染沒競爭力
只依賴便宜勞力的產業
那就真的慘了
不只招不到工(大家都想當白領不想當藍領只要進大公司就是白領)
政策也在打高污染
重要的是高達21.5%的存款準備率
讓那些沒競爭力的企業借不到錢
一家一家開始在關了
亮哥+ wrote:
插花問個額外問題:為...(恕刪)
亮哥+ 問了個好問題.....
韓國的匯率升貶值幅度是很強烈的!!
跟他們比起來, 台幣匯率已經夠穩定了.....雖然.....
有時候所謂的穩定被定義在壓抑台幣(這是哪門子穩定阿)!
但是.....韓國升值的時候, 國內做出口的人裝做沒看到.
韓國貶值的時候, 一堆人哇哇叫要跟著貶XD
試想! 當毛利率資優生"台積電", 都很需要政府給予"穩定"
的匯率時.....這些產業中的毒有多深也就昭然若揭了!
(看看財經新聞, 張先生開砲了)
殺頭生意有人做, 賠錢生意無人為.
如果因為台幣升值!!
沒得賺很辛苦, 跟政府吐吐苦水的同時也請自我檢討!!
有得賺, 但是嫌不夠...所以唉唉叫, 這是哪招??
是因為觀察到近幾年台灣電子業真的被壓著打,面板,DRAM,電腦,FLASH,汽車...等.
照理操作韓寰貶值會造成該國通澎,房價物價飆漲,但實際上再漲也沒有台灣漲得多.
出口和進口永遠站在二端,求取平衡考驗著智慧.
我只是看到了,韓國出口顧到了,進口類物價及內需房價似乎也控制到了.
反觀台灣,貶台幣顧出口時,國內物價房價的飆漲卻相形恐怖得多.
秃鷹趁貶值時,說進口成本高所以要提高房價物價,但當國外原物料成本下滑/台幣昇值時卻又沒有相對反映到物價的調降.而趁台幣昇值時,又因熱錢擁入炒作房價物價...不管怎樣內需就是要一路漲,但反觀外銷卻是一路衰退.雖然外銷產品本身競爭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有利外銷的匯率政策對台灣應該也是不得已的吧?同時要如何遏止內需物價惡質炒作,我覺得台灣真的做得不夠好.講難聽的觀感,甚至是有點帶頭炒作的感覺了.
執政主事者若沒有對經濟及科技的專業,就無法擬出綜合外銷內需發展需求的宏觀平衡政策,沒有專業就容易被勢力團體左右,外銷說匯率降一些,你就降,國內肥料/泡麵/食品說不敷成本,你就配合漲價,中油台電說要虧損了國庫會虧,你也配合漲油價電價,建商和你哭訴房地產倒了,銀行倒,銀行倒了,你也倒,你就呆呆的配合著他們漫天開價,營造工程業者和你說不景氣時代要衝內需,然後你也傻傻的預支未來國債去投資內需...等.
人如果沒有專業,做起事來就是呆,呆在那?顧此失彼,處處逢迎結果處處失火.
亮哥+ wrote:
我會提韓國來比,甚至問到"韓國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是因為觀察到近幾年台灣電子業真的被壓著打,面板,DRAM,電腦,FLASH,汽車...等.
照理操作韓寰貶值會造成該國通澎,房價物價飆漲,但實際上再漲也沒有台灣漲得多.
出口和進口永遠站在二端,求取平衡考驗著智慧.
我只是看到了,韓國出口顧到了,進口類物價及內需房價似乎也控制到了.
反觀台灣,貶台幣顧出口時,國內物價房價的飆漲卻相形恐怖得多.
秃鷹趁貶值時,說進口成本高所以要提高房價物價,但當國外原物料成本下滑/台幣昇值時卻又沒有相對反映到物價的調降.而趁台幣昇值時,又因熱錢擁入炒作房價物價...不管怎樣內需就是要一路漲,但反觀外銷卻是一路衰退.雖然外銷產品本身競爭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有利外銷的匯率政策對台灣應該也是不得已的吧?同時要如何遏止內需物價惡質炒作,我覺得台灣真的做得不夠好.講難聽的觀感,甚至是有點帶頭炒作的感覺了.
房價除了抗通膨
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左右
他屬於內需型產業
尤其是對未來內需感到樂觀時
漲幅會比較大
韓國的通膨有控制住嗎
沒有
超過4%
已經吃掉經濟成長率
重要的是她們的房地產不景氣蠻久了
台灣呢 成長率在4-5%之間
物價2%以內
匯率牽涉層面太廣
無法用單一層面來看
管理浮動相對穩定
真的是現在最好的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