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覺得年輕人不一定就要出去買房子如果父母有房子與父母同住我覺得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年輕人現在應該想的是如何利用自己的薪水去做投資或者想辦法再多賺一點錢我個人是把買房的年齡往後推到50歲左右如果一個年輕人在30就買房房貸背超過薪水的一半或更多反而在往後的20or30年卻喪失更多的投資機會&增加生活的痛苦,我覺得是很可惜的事!!買房不是人生唯一要做的事!!
一輩子不吃不喝或者縮衣節食只為買房,這樣是大家要的人生嗎?只靠薪水想要買房,真的要有這樣的覺悟。大家的錢都拿去買房,沒錢消費,不想靠死薪水也千萬別去做小生意。富人的錢、銀行的資金都拿去炒房,穩賺不賠,誰要去開公司?誰要去買股票?聰明的人都跳下去撈了,我們這些人還在這邊憂國憂民,我們才是三好加一...
rsc1234 wrote:有一篇是說為何年輕人...(恕刪) 其實不需要那麼有志氣現在這一代人子女都生得少只要願意跟"台北有房"的父母同住問題就解決將來還可順勢接收老房子這類人不在少數我的同事中至少就佔1/3另外雙方父母一輩子在職場打拼拼出一片天的不在少數願意贊助子取買房的也不是少數我的同事中至少也佔1/3最後那1/3當然也不是少數沒辦法就要自己想辦法多參考高風險高獲利的理財方式我也有看到成功的例子以上僅供參考
如果大家都要住台北市,台北市是有多少房子能讓每個想買的年輕人這樣挑與換,物件少價就高 這是市場機制,大家都想買大安區物件少就價高,出的起高價的人當然就買的到,不要錢少口袋淺也想買市中心一值在喊買不起,新北市有很多老公寓,淡水林口三峽也有成交1字頭的大樓,還有政府不要資源都獨厚台北市,大家都不會一窩蜂去搶台北市不動產 (錢太多不知該建設甚麼,受薪階層年輕人跑掉很多育兒 幼兒津貼都發給有錢人嗎?土地人口比新北市少每年還拿最多錢),新北 桃園 新竹很缺錢建設,公共建設多分配到其他縣市,做好一點自然就不會這麼多人要想搶台北市,
確定人口只會越來越多??台灣生育率是全世界國家中最低的, 這數劇代表什麼??年青人越來越少, 上一代的中,老年人變多, 而且沒有新血注入人口.我想問一下大家, 房子是給人住的, 人口越來越少, 房子給誰住??這泡沫遲早會被現實面給戳破~~尤其是當下的上班族薪水少的可憐, 一個大學生新手薪資2W5左右...想想我們的下一代, 也難怪沒人敢生小孩, 因為自己就可能無法好好做到退休規劃了, 不是嗎??
薪水階級,先不要結婚,專心存錢,或是找一個同樣理念一起存錢的老婆,但別生小孩,這樣才能再縮短一倍時間,才有機會在現在的台北市買得起中古老房子.有頭期款看房子才有意義.現在台北市的新成屋不是年輕人可以肖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