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債危機升溫反而會拉高房價!!(內有精采論證,保證無懈可擊!)


yunyunhome wrote:
才不會啦,大陸跟台灣...(恕刪)


世界各國欠那麼多錢
能賴帳也只有印鈔比較快~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鮮奶和房地產一樣都是"供需"問題
曾經遇過一個禮拜買不到鮮奶
大賣場還祭出一人限購兩瓶
還是一瓶難求

也曾經遇到一個社區很喜歡
好不容易有一間求售
卻被漫天喊價
不到一星期就被搶走了
這樣還有可能降價嗎???



yunyunhome wrote:
歐美,尤其是義大利是...(恕刪)




自 我 安 慰 

如果長期來看是走通膨的話,到不如去買黃金。
一樣保值,你還可以拿出一些黃金轉投資,要買回看時價多少買回就好,沒有買不到的問題。如果真的買不到,那表示通膨已經失去控制,這時後應該要逃離這通膨失控區,而不是死守在那等死!!

前文黃金在10年內已經漲了7倍,把時間拉長到30年來看,可能漲的幅度不只有這樣,所以預期如果不斷通膨的話,黃金一樣會繼續漲上去。


土地就不行了,你拆幾分之幾出去,就是別人的,要買回得看對方願不願意賣,不賣你就得另外找"可能有升值潛力"的點,這是那麼好找嗎?

且,以長期來看,location會移位是正常,30年前,台中龍心百貨是高地價代表,現在跑到西屯、逢甲、七期了,這誰能料到?投資到台北也一樣,40年前西門町的地價比現在信義區高,現在呢?

你現在買的location,確定30年、40年後,還是這等值價格?

黃金可不一樣,除非全世界改變遊戲規則,不然它就是貴金屬代表,這邏輯已經運行了數千年不變,近乎常理了。所以,如果長期走通膨的話,以30年為基期來看,黃金只會漲,不會跌。

且,前文有說,10年內黃金漲了7倍,房地產有買的時候是1千萬,賣的時候是7千萬的嗎?這樣的"Location"到底有多少?台北每間都是這樣的漲幅嗎?黃金是10年前買,10年後漲了7倍,不論你的身分地位貴賤於否,只要你有買就有賺,只要你負擔的起的話就不用去負擔揹債的問題,何樂而不為?




所以我認為,黃金比房地產來的保值。
唬到我喝牛奶都差點流出來...真的被你唬到了^^

我超怕的,很怕明年跳樓燒炭的太多,要付出的社會成本還是從我的稅去填~

chung221 wrote:
鮮奶和房地產一樣都是"供需"問題
曾經遇過一個禮拜買不到鮮奶
大賣場還祭出一人限購兩瓶
還是一瓶難求.(恕刪)


你大概佷久沒逛賣場,最近我熟知的幾家賣場,鮮奶已經變得很好買了.不再是以往一早用強的盛況.
如果狂印 鈔票就能救的起經濟.我想有一個國家. 大家應該都知道.辛巴威 的紙幣大家稍微GOOGLE 一下應該就知道了.請問辛巴威的房地產漲都多少?
當然如果用辛巴威幣來算可能漲幅驚人.但是如果換成美元呢?
所以如果當臺灣大量印鈔票時 我想臺幣會大幅度的貶值.這時有錢人早就換成美元跑到國外避險去了.房地產才不會漲價.只會跌價.
記得 臺幣從40:1 升值到 1:25 時那才是臺灣萬物皆漲的時代,股票從 2000點=>12000點 .太年輕的沒碰到過所以不知道.
貨幣升值 才會引發房價及股價上漲,大陸目前也是.如果你知道 人民幣要從 1:6 貶到1:20
有人民幣的會不把人民幣 換成相對安全的貨幣.當大家都把資金抽離時房地產股票都稱不住的.
如果臺灣的經濟能回復過去每年 10% 的成長.我相信房地產會有稱的.會稱在那等國民所得跟上來.
如果不行.那就是緩跌回去.
所以房地產 不緩跌下去跟國民所得比接近.就是國民所得拉上去稱住房價.
我最看好是國民所得往上拉.房價慢慢往下修正.然後慢慢回歸正常.
房地產如果爆跌 死的可是銀行.最後還是我們納稅人買單.
但是如果是緩跌.則大家都不痛不癢.每個買房的損失一點.經過十多年大家的所得都跟上來了.
就一切OK啦!

chung221 wrote:
曾經遇過一個禮拜買不到鮮奶
大賣場還祭出一人限購兩瓶
還是一瓶難求...(恕刪)

我倒是沒遇過.
只聽說過用過期滯銷的鮮奶去澆果樹,或者用快過期的鮮奶去做優格或優酪乳.
其實 狂印鈔票的最後結果就是倒帳.
最近的例子是阿根廷.遠一點的臺灣也是倒過帳的.
老台幣4萬換1元.
蘇聯也做過好像直接去兩個0.
所以不要覺得只要印鈔票就能解決所有的事.


hn1504 wrote:
虎大
你講那麼多數據資料,人家沒讀書看不懂啦~~
既然看好將來房市...那可不可以PO一下你近期積極買進房地產的資料來證明
這樣比較有說服力...大家也比較願意跟進...






我也是看不董說

我對於那種落落長的分析文

一堆數據的

真的是有看沒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