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y590 wrote:噗噗...就是給看不懂的看啊.不然那能唬人....(恕刪) 哈哈,那我自作聰明解釋一下台北市銷售率竟然跟北縣、桃園差不多!(多頭到底在幹嘛,看這麼好還不出手,建商佛心來,明知會漲還賣給民眾)我覺得死的真的會很難看何況媒體的銷售戶數資料,是建商給的.不知道要打幾折才好,突然發現賣掉的43%,有40%是地主保留戶,那不就只賣3.........
也是在今年初賣了台北市的房子最近再遇到當初幫我賣的仲介,他為我捏一把冷汗他說如果再晚個兩星期成交,那他也沒有把握了而且市場交易真的有因為奢侈稅而變得冷清很多很多賣方只是僵持在價格那邊,而買氣卻縮水很多,幾乎是觀望狀態了忘了說,他是帶黃領帶那家,位於大安區的信義路四段
pengkuofeng wrote:房價下修本來就很正常...(恕刪) 不只是建商~那些有點錢的投機客一樣是活該~一個人民所得停在十年前的~~人口成長一直下修~~房屋一直蓋的國家房價除了炒作~有什麼理由能一直上漲....他們有天跳樓~~多數人會拍手叫好了~~~
最近有件奇怪的事,我租的社區是約四年房屋,地點很好,預售及成屋後也有賣光,但上星期這建商貼了一張廣告在各棟車道上樓的電梯口~寫說有保留戶55-106坪數戶要賣,也為這些餘屋還特別租了一個店面做銷售(就在社區附近的透天店面)這裡雖有賣光,但實際入住戶好像也不多,以我住這棟來說,即使是已蓋好這麼久,也依然有約1/2沒住人耶。請教各位達人這狀況算正常嗎? 為什麼四年了還有保留戶冒出來呢?又為什麼不早點在行情好時賣掉?
rbxnhsieh wrote:最近有件奇怪的事,我...(恕刪) 我猜是建商看好後市鎖在手上的~~~~據聞..元氣大鎮建商就鎖上一票在手上...只等住戶PUSH政府給予就地合法後,手上的再以住宅用地的價格抛出~~~~家裏這附近也是有一個小建案...預售沒多久後就說完售,然後動工...現在完工交屋了,有一些在房仲市場也出現,開價一坪40~50萬...結果一樓也是出現一間銷售中心,我有個阿姨去問...小姐就說小聲說...如果我阿姨要..不用去問房仲,他們老闆手上有鎖了幾戶,一坪37~8萬就可以賣~~~當初預售價格多少?50萬~~~
rbxnhsieh wrote:最近有件奇怪的事,我...(恕刪) 這是當初要別人買時讓人看到的成交屋.順便也能抬高房價.製造買氣.(也就是建商之間互相捧場的).(第一線)至於只有2分之1住戶入住.那更好解釋.那是所謂口袋很深的買的(第2線).在等最後一隻老鼠啊.但目前還沒等到~~~~~只好空在那沒入住.
hsm16800 wrote:元氣大鎮建商就鎖上一票在手上...(恕刪) 現在有不少丟出來的物件..開價32萬..就不知道真的有人買到50萬這種價格?如果是真的..就算是自住..也是哭死!PS.推測預售期間(約4年前)..售價接近30W..去年底今年初..價格到頂50W..如果開價50W打6折..真得差不多..再補充:去年預售屋的方式是開盤價..成交價=開盤價+每周漲1000元(0.1萬)..如果..這個案例開盤價30萬+200周(約4年)*0.1=50萬..下次遇到這種建商+代銷手法..看清楚就是了..
yunyunhome wrote:還以為你知道什麼事情...(恕刪) 遠雄建設執行副總黃志鴻表示,今年以來,該公司已買進超過百億元的土地,地點以新北市新莊副都心為主,目前還有75億元的額度盼再獵地,但因好地難尋,全年購進土地目標訂在150億元。http://udn.com/NEWS/STOCK/STO4/6688482.shtml呵呵~~~有沒有像雙D產業要走下坡在講的話我個人覺得還蠻像的
少見風捉影了市場要真這麼差那我這個小小的建築師手上北大十層二十餘戶一件八里十九層八十餘戶一件剛完工,另一件也十九層八十四戶已領得建照樹林山佳一件兩棟式七層二十餘戶一件台北市內都更兩件(一件已談洽,開始進行建照工作)宜蘭一件變更設計中,十層!總加近四百五十戶!!請問一下!這又做何解?台灣的建商是用什麼角度來思考呢??如果房市還是大跌,為何他們要蓋?我公司案子出現大量暫停潮,反而是在馬先生當選總統前三個月至就職後約近半年其中不乏泛藍業主!想到其中一位老董說的,覺得很有道理「這世上只有懂得買跟不懂得買的兩種人。懂得買的,會挑會選,再貴都下得了手!不懂得買的,不挑不選,買了之後再來嫌東嫌西!愈低價的產品愈會遇到後者!!」幾十年來都說會崩盤!各位朋友有人買了房真的腰斬的,麻煩請舉個手!除了地點真的很糟的!我到現在沒遇過有人買房腰斬出售的,小賠個兩成已是極限了還是我認識的人都很會賣???我不是業代!只不過是一個無名的小小建築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