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ADETH2 wrote:2003 SARS期間買屋復興長春路口電梯大樓五年新古屋權狀40出頭含車位公設扣掉室內坪數近30850含佣 當時市場價格大約如此。那時長春龍江路口的華爾道夫每坪三十幾,我覺得該案地點不是A段區,所以以同樣是每坪三十幾的價錢,買進A段區的中古景觀屋。
Devin1927 wrote:小弟投資股市那麼多年...(恕刪) 股票十分容易受到消息面影響而劇烈波動最近這幾天台股莫名奇妙大跌,其實不是台灣本身出什麼大問題,而是大量歐美系外資倒貨,準備要搬錢回去歐美母公司急救!!然而,市場越是混亂,只會逼著各國政府使出絕招以美國來說,當然就是量化寬鬆,預計歐洲不久之後也得實施量化寬鬆按照前兩次美國量化寬鬆經驗來看,他會對台灣的貨幣供給量造成巨大的拉抬作,導致台灣股匯市、房市應聲大漲因此,預期明年即將實施的第三波量化寬鬆,也將會有相同作用力,請拭目以待換言之,在貨幣將不斷被製造出來的大背景下,房價根本不用擔心會跌,相反地大膽抓準時機買入,將來就有機會獲利以今年3月拋出奢侈稅議題後,台北房市其實曾有跌過,只是很快又彈起來,讓很多人跳腳!!底下分別是信義區與松山區的房價走勢圖從圖中可以清楚看到,若懂得在奢侈稅議題拋出,震撼市場的當下,當大家紛紛觀望時,你大膽買入,現金帳面上都有10~15%的獲利了!!很多人都以為今年買房子的人都套牢了,其實是大錯特錯,只是大家都 "點點甲三碗公",沒有刻意大肆啷郎而已有多好賺你知道嗎?在奢侈稅議題拋出後3~5月大膽買下松山或信義區2000萬的住宅為例,自備款只需400萬但目前又悄悄反彈上漲了10~15%(這還是用平均值來看,當時若買到斷頭屋,報酬率更大),也就是又增值了200~300萬短短不到半年的投資報酬率高達50~75%扣除一些成本,報酬率仍然相當高在今年股市易跌難漲之下,不到半年就有50%以上的報酬,已十分令人羨慕若真想短期脫手,要避開奢侈稅其實也不算太困難只要將房屋先移轉到名下無屋的成年子女或長輩,再以"自住"名義轉售,就可以完全合法地免繳奢侈稅~反正同個時間就投資個幾間就好,也不要貪多~就這樣無限次數地買來賣去,完全合法避開奢侈稅~當然,大膽一點的,也可以透過房仲找到人頭戶,幫你處理掉房仲要找到人頭戶太簡單了,光只是他曾遇過想買屋但還沒買的人,就已經一大堆人這裡面肯定有願意配合的人據說人頭費大概都在3~5萬之間。由於人頭本身收入越高者越不容易被懷疑,人頭費也會貴一點~那種月薪只有1萬多的打工族,人頭費當然就更便宜,只是沒幾個人敢而已我早在奢侈稅實施前,不斷地呼籲要把握機會趕快買,卻沒幾個人聽得進去,如今又漲上去,要怪誰呢?線在我還是再次呼籲,現在又是一次危機入市的好機會,但八成又沒幾個人肯聽了偏偏要等到房價開始大漲,才要慌慌張張進來搶著買就像去年年底那波一樣...不過,人們總是這樣,因此有點耐心,絕對等得到賣高價的總之,在貨幣不斷被各國政府持續加印之下,資產價格要不漲真的很難,因此每遇到一次大家退場觀望,等下跌時,只要好好把握機會,當起禿鷹,等著哪個屋主財力出問題,斷頭殺出時,就是你撿便宜的好機會!當然,前提是,你必須買大家都喜歡的環境,也就是學區、捷運、熱鬧商圈等等條件,才可能輕易享受賺錢的樂趣你如果跑去買根本沒人會買,雖然便宜,你只會跟著一起套牢還有,若是投資記得要買新北市"總價"1000萬上下、台北市總價2000萬上下的物件最佳,因為這是主流商品至於單價、屋齡等條件倒是其次
ghoti wrote:現在才應該要去買股票...(恕刪) 歐洲的危機正在升溫中,市場一片混亂原本投資人以為國債是最安全的,大量資金湧入買國債結果,歐洲卻決定要減除希臘一半的債務歐美銀行當然不肯損失掉一半的債權,紛紛瘋狂賣掉歐洲國家的債券但,買國債的投資人其實都是十分保守的,她們本來只求賺點利息錢因此這群人跟買股票的投資人其實是不同的,所以歐美股市沒有大跌但亞股卻很容易被衝擊喔!!因為,當買國債的投資人瘋狂賠錢賣出國債後,由於她們必須從其他的管道來補這個洞,因此非常容易先抽掉在海外的資金,導致亞股莫名奇妙大跌若抽掉海外資金後,還是無法補洞,她們才會開始賣其他在本國的資產、股票也就是說,沒錯,台股股票確實跌到很便宜的價格,但我們怎麼知道外資要賣到什麼時候才歇手?相對地,投入台灣房地產的資金其實也是十分保守的,裡面只有很小比例的資金還會投入股市,也只有更微小的比例會用融資買股票因此,就算房地產投資客同時也買股票,但股票投資的現金賠掉就算了,怎麼樣也不會影響到他持有不動產的能力!!除非他有用融資,但房地產投資客只有極少數人是非常大膽的,敢用高度桿槓玩波動性高的股票因此當股票大跌時,其實很少人會需要賣房子來籌錢相反地,她們卻有可能看到股市完了,經濟也完了,反而把資金轉入房地產中,穩定賺取2%的租金固定收益,畢竟經濟完了,大家還是需要找地方租屋,需求不會突然消失娛樂等開銷可以減少,住宅開銷沒辦法減少的!相較於歐洲國債,房地產的價格穩定性,並不是政府能夠輕易控制住,不像歐洲那樣,政府大刀一劃說減免一半就減掉了
Devin1927 wrote:小弟投資股市那麼多年...(恕刪) 01上十篇有九篇都是在互相取暖不管是買了的人一起看漲房市或是沒買的人一起看衰房市真正會給你有意義的資訊的文章微乎其微至於現在是低點或高點,就跟買股票一樣沒人能幫助你認清對我而言,股票跟房地產都是個賭博(因為沒有一個資訊是100%準確的)房價腰斬怎麼辦?說真的,沒怕過啦...融資被斷頭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大不了認賠殺出或硬著頭皮自住小弟現在手頭上還有一堆被腰斬的股票自己下的單自己負這個責
MEGADETH2 wrote:當時應該還沒有華爾道夫吧??!後來華爾道夫蓋好以後原本有打算想入手但是想到那個管理費還是算了 XD 華爾道夫一期建案是七年多前完工的,2003年建案預售的價格是三十幾萬。
dulinsu wrote:華爾道夫一期建案是七...(恕刪) 原來一期有七年了~ 還真快不過當初完售的成績還是有夠強雖然這邊不是A段的區域不過對我來說住了三十多年可是很方便的尤其是交通有捷運 機場上高速公路走建國也是很快附近還有微風 SOGO以前唱歌都會找朋友約環亞錢櫃要找醫院的話旁邊就是長庚運動的話到小巨蛋也很近唯一的缺點就是餐廳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