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三重或板橋買三房電梯新成屋,沒個1500萬免談?

看到這個房價,我都覺得灰心了

更何況那些剛出社會月薪兩萬的年輕人,被經濟體制壓得喘不過氣來
不是每個人都有聰明腦袋,許多人很認真但是天生腦袋不靈光,靠勞力打拼一二十年後還是只能賺個溫飽

當越來越多人都有無論如何打拼永遠無法翻身的感覺,貧富差距和經濟體制讓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的時候

就會引發抗議、抗爭、再來就是會出現暴民、最後內亂、戰爭
財富重新分配

安逸久了就會忘記歷史,現在聽我講這個似乎很好笑,甚至連我自己都覺得想笑
但歷史告訴有錢人,過頭時要記得收一下,要留給窮人一點點希望,這樣財富才能長久
CWC20030205 wrote:
看到這個房價,我都覺得灰心了

更何況那些剛出社會月薪兩萬的年輕人,被經濟體制壓得喘不過氣來
不是每個人都有聰明腦袋,許多人很認真但是天生腦袋不靈光,靠勞力打拼一二十年後還是只能賺個溫飽

當越來越多人都有無論如何打拼永遠無法翻身的感覺,貧富差距和經濟體制讓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的時候

就會引發抗議、抗爭、再來就是會出現暴民、最後內亂、戰爭
財富重新分配

安逸久了就會忘記歷史,現在聽我講這個似乎很好笑,甚至連我自己都覺得想笑
但歷史告訴有錢人,過頭時要記得收一下,要留給窮人一點點希望,這樣財富才能長久


其實我也是新鮮人,
甚至,我還窩在安逸的學校環境裏頭。

台灣社會上的房價如果你只專注在台北,會覺得世界上好像沒有希望一樣。
打拼一輩子都沒辦法買到的價格。

但是如果你願意離開台北,出了三峽之後價格就沒這麼誇張,
之前有版友打趣道,在台北買一間廁所可以在屏東蓋城堡。

人的慾望總是無限的,
我也知道我這輩子永遠買不起瑪莎拉蒂這種跑車,
我可能只能買個鴨子或是Vios之類當作代步。

連最近剛出很有料的油電車我也買不起,

但是,生活還是要過,
有人吃麵包可以過一天,
有人要吃牛排才覺得飽。

所以,這也是我說的自我調適。

最後,革命是個好選項。
但是歷史表示,所謂的重新分配,也不過重新建立起另一個輪迴而已。


不過,如果最後我只能出社會只能賺兩萬塊一個月。
而且要在台北工作。

那我會去全聯買三條吐司,租房子。
每天就是吃果醬配吐司,咖啡要戒,菸也要戒,
衣服鞋子買地攤貨。

我想租房子的機會成本會比買房子好得多。
生活上也要節儉,不是嗎?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想在三重或板橋,買三...(恕刪)


沒前怎麼買新屋
買中古的吧
就跟我想買超跑一樣
沒錢就別想太多了
就是物以稀為貴罷了...
貼一張表給大家參考,這是民國98年的數據。

台北市屋齡20年以上的房子佔房屋總數的75%、新北市則有53%,而屋齡5年以內的房子,則都只有7%左右。所以"新"房子在雙北市是很稀有的,可以的話,有誰不想住有電梯有車位的新大樓呢?不過數量就是那麼少,價格自然低不下來。

版大何不考慮租房子呢?
在三重重劃區的租個5年內的新房子,跟房價相比,租金實在是很實惠的。
有很多人覺得貸30年就是要還30年

學校都沒在教嗎?

每個月的還款金額變低

倆夫婦一起存, 有存錢就快點還本金

負擔比貸20年還容易還完

bearbaylor wrote:
有很多人覺得貸30年...(恕刪)


沒錯理財的空間就大很多了


bearbaylor wrote:
有很多人覺得貸30年...(恕刪)


別這樣,學校真的沒有教。
而且學校真的有教也沒在聽。

別說理財了,隔壁四輪版的電池疑問滿天飛就知道,
其實有時候並不是對錯的問題。
為什麼受薪階級的人要肖想新成屋? 滿街的舊公寓裡面住的是遊民嗎?

每個家庭都該有屬於自己的小窩 但不是每個家庭都需要擁有嶄新的新屋吧?

做點功課 3年內成屋 家樂福附近100M 成交1300W
那個... 開價跟成交是兩碼事吧? 有興趣的, 先殺看看啊~
反正最近成交量很差, 先用力砍下去看看, 也許有機會.

如果要三重, 板橋, 捷運站附近(真的有近的), 又要新成屋,
三房好像真的差不多就這個價錢耶~ 因為像我家這邊(捷運站
附近),知名建商的三五年屋齡的三房, 也要個一千三以上啊.

那中古屋不行嗎? 離捷運遠點不行嗎? 捷運再退個兩站不行嗎?
這不是一條路嗎? 甚至再觀望看看也是可行的啊~

不然我也可以抱怨台北市中心新成屋為什麼沒有個幾千萬都免談
不是嗎? 有多少錢, 就開多少條件囉.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