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zando wrote:
連你自己都承認的確目前沒有甚麼投資標的的風險報酬率的比例是比投資房地產好的了


你的討論方式與內容越來越無賴也偏向情緒性(看你引他人言的回覆)了, 我的原文明明是說

即使會跌價, 租金/房價 如果高過無風險報酬率(例如定存)太多, 我還是"可能"會選擇持有


你的眼睛卻差到可以硬凹成"的確目前沒有甚麼投資標的的風險報酬率的比例是比投資房地產好的"

你自己的房子一千五百萬, 月出租兩萬五, 就算不扣掉任何相關費用, 最高報酬率也只有2%(扣掉
搞不好將近1%), 就連買我認為"報酬率太差的長年期儲蓄險:都能超過2%, 更何況房子會折舊,
要管理, 還有天災人禍的問題等等, 怎麼看都會覺得這時候的雙北市房地產是很差的投資標的,
唯一能賺的就是上漲的機率, 我是認為很低啦...大家說有多高呢?

ps: 討論請有品, 硬凹已經很沒水準了, 還凹到完全跟我的意思相反....實在是....
waittfor wrote:
你的眼睛卻差到可以硬凹成"的確目前沒有甚麼投資標的的風險報酬率的比例是比投資房地產好的"

你自己的房子一千五百萬, 月出租兩萬五, 就算不扣掉任何相關費用, 最高報酬率也只有2%(扣掉
搞不好將近1%), 就連買我認為"報酬率太差的長年期儲蓄險:都能超過2%, 更何況房子會折舊,
要管理, 還有天災人禍的問題等等, 怎麼看都會覺得這時候的雙北市房地產是很差的投資標的,
唯一能賺的就是上漲的機率, 我是認為很低啦...大家說有多高呢?
...(恕刪)


儲蓄險的收益率絕對不超過2%,不要誤導大家
存20年後開始領錢,然後40年都在領你前面20年存下的本金,等到還本領回的時候光通貨膨脹率都已經把你的老本給蝕到只剩原來的10%了,這東西你好意思拿來跟房地產比?
要不是你真的不懂,就是你在侮辱大家的智商

你的原文是甚麼意思?不就是就算把房子賣了變現也只能存銀行嗎?
不太重要 wrote:
所以,我只是單純的厭惡有些看空的,把持有屋者,講成投資客,講成笨蛋,尤其是講成房蟲...(恕刪)

嗯,被笨蛋罵笨蛋是不太舒服.被懶蟲/蠢蟲/沒房蟲講成房蟲也確實不太歡喜.

cazando wrote:
很可惜的,說總是比做的簡單,因為嘴巴說說不需負擔風險和成本
但對於去做的人來說可就沒那麼輕鬆了
如果真的有競爭力的話,就不會連住的地方都買不起了不是嗎?


就社會與國際現實來說,你說的的確是事實
成功的明星產業,連推出的時機點都必需要是對的
太早太晚都可能注定失敗

例如網路社群,台灣比apple更早幾年就有pad產品

就算時機點對,也必需經過廝殺才能脫穎而出
例如HTC與三爽的抓隊廝殺



但競爭力高,跟買不買得起住,不見得畫上等號
簡單說,希臘、西班牙、冰島他們的年輕人,是因為競爭力差才沒工作,買不起房嗎?

錯,是因為產業泡沫化,讓他們空有技藝而無用武之地。
除了經過漫長的經濟洗牌,不然他們的舞台在國外

換句話,是產業競爭力差,養不起他們,給不起錢讓他們買房
就像旱災,農夫空有技藝也無用武之地。


反過來說,買的起住的地方的人,就真的有競爭力嗎?
其實那也未必

在對的時機點現身的人,就算當米蟲,當吸血蟲,空無技藝
也可能生活比有技藝的冰島、希臘、西班牙的年輕人好上百倍

像很多國家破產前都有老公務員,只要看報喝下午茶,就能享有國家給的社會福利跟豐厚退休金
這些人的競爭力可能都不值年輕一代的1/10
但是因為他們"被迫"出生在對的時機點,搭上經濟飆漲的順風車
不廢吹灰之力就能吸取上一代跟下一代的養份,甚至吸乾

時機點很重要,有時候選到對的時機點也跟能力沒關,跟運氣有關

像中樂透
在上帝給的時機點,買了彩券,吸乾其它人的錢富足了自己
他有什麼能力嗎?沒有!!!其實就只是一隻幸運的吸血蟲而已

換句話說那些幸運兒,假如抽光那個年代給他的資產跟人脈
讓他年輕個20歲,跟新一代年輕人站在同一個基礎打拼起跑
有多少人能在20年後過的跟現在一樣?
musicjerry wrote:
就社會與國際現實來說...(恕刪)

這是現在各國年輕人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

世界人口都70億了,但地球最適當的人口數量是在35億左右

如果真的來場世界大戰毀滅掉全球一半的人口,所有的問題就都解決了,但,可能嗎?
所以,面對吧,除非你有能力改變他或你能成為希特勒或成吉思汗

蝙蝠俠首映中亂槍屠殺的那位"小丑"不會是最後一位,將來這種案子會越來越多的
cazando wrote:
儲蓄險的收益率絕對不超過2%,不要誤導大家
存20年後開始領錢,然後40年都在領你前面20年存下的本金,等到還本領回的時候光通貨膨脹率都已經把你的老本給蝕到只剩原來的10%了,這東西你好意思拿來跟房地產比?
要不是你真的不懂,就是你在侮辱大家的智商


現階段長年期儲蓄險的確不是好選擇, 不過要到2%(好吧 扣掉費用率 的確離2%很近)也不少見, 外幣計算的表訂收益率更高,要就投資討論就把房價 報酬率 跟保險的保單價值準備金都拿出來一起算才是公平的討論, 煩請弄清楚你要吐槽的東西再來說, 除了可能(機率中的機率)房價會漲之外, "現在買"雙北市房子出租能比長年期儲蓄險好多少? 同是廣義金融商品的一環, 當然可以拿出來一起討論, 更何況還比現在雙北的房地產好....你講的蝕老本, 把一些名詞換掉, 跟買房出租其實很像....不然我也不會說現在買房不划算...

污辱這回事, 沒人可以真的污辱你, 除了你自己!!
waittfor wrote:
現階段長年期儲蓄險的...(恕刪)

你保單要急用只有解約或保單借款(解約大虧,保單借款利息比房屋抵押貸款高了兩倍都有)
保險我有,但我絕對不買儲蓄險或年金險,我只買壽險和意外險而已
保險不是投資,把錢存銀行也不是理財,這個觀念要有,把保險拿來跟投資房地產做對比的是你不是我
cazando wrote:
你保單要急用只有解約或保單借款(解約大虧,保單借款利息比房屋抵押貸款高了兩倍都有)
保險我有,但我絕對不買儲蓄險或年金險,我只買壽險和意外險而已
保險不是投資,把錢存銀行也不是理財,這個觀念要有,把保險拿來跟投資房地產做對比的是你不是我


保單借款利率高, 但手續簡便費用也少, 短期急用即還, 不見得比房貸差; 保險只要繳了一段時間(應該都超過五六年)後, 急用解約不見得虧, 不過這幾年利率這麼低, 的確是不划算, 不過再怎麼不划算只單比長期持有的報酬率, 跟"現今"進場買雙北房地產的報酬率比起來應該還是樂勝....

保險是什麼, 存銀行是什麼, 不是你說了算, 對我跟身邊的人來說只是配置的一環, 也就是工具而已,
房地產也一樣, 只是它可以住然後現在看起來比較不划算而已....
20年後台灣會比現在少5-6百萬人
到時30年屋齡以上的房子應該沒什麼人住吧
可預見的未來
房子絕對是會跌的
你的邏輯很奇怪,即然能買房,你自己有衡量吧,應該是負擔的起,假如又是自住,不是想投機轉手,那房價跌怎會跟你有關,你只要繳原本就借的貸款而已(房價跌貸款又不會增加),繼續享用安居樂業。

假如你因為買在高而不爽,冤有頭債有主,你應去怪政府、建商、投資客加媒體等等,他們炒高房價跟空屋率,墊定房價大幅下跌基礎,卻沒告訴你,還每坪上看300萬元,我之前就說這次炒作房地產是相當不公平遊戲,你不去怪炒作的人、卻怪我們這些點出來,你方向搞錯了。國王的新衣是需要人去搓破。

現在很多年輕人,認真工作賺錢也趕不上炒作房價,薪水少、物價高、不敢生小孩,別逼他們徹底絶望,這對台灣未來沒好處。

不太重要 wrote:
那誰來替已經買房了,揹房貸的人想?
自私的是誰?
跌下來的差額,銀行會從貸款中扣掉嗎?還是那些沒房的人會付給已經買的?
誰說自住沒差了?
自住沒差一直是看空的在說的吧。
錢有沒有投資在產業或其它,是房價跌就會投過來嗎?兩者的關連是什麼?
你可以告訴那些還沒買的,請他們一等、再等、三等、四等,反正的確,錢抱著,遲早有天會跌下來,只是等1年或等10年的問題。但不要說什麼自不自私,或自己去幻想能增加什麼國家競爭力。
那誰來替已經買房了,...(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