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有房屋成交價登錄不實,可以去檢舉嗎?

可能呀

只要銀行

原意貸

就可能
^^^^^^^^^^^^^^^^^^^^^^^^^^^
這就是人性啦

要是換作你買房

500萬就買到了

銀行來 核貸 說 可以 代到 700萬

你一定會想說 爽到了

每個都想這樣搞

超貸 不需要遊民啦

廣三 曾XX 的案件拿出來翻一翻

都麼是 先入主

信用合 作社 銀行 農會 等等

當上 董事 董事長 後

就開始 超貸了

這樣不是更快 更合法

鳥不生蛋的 地 可以 號稱 開發 溫湶

找一堆 專家 學者來 背書 拚觀光

土地的 鑑價 就 一路 狂飆

弄不起來 就丟給 信用合 作社 銀行 農會

落跑去 大陸

這就是 廣三 曾XX

幾十億 幾百億 就這樣給他 玩完了
我去年賣了一間房屋..就是信義賣的
今天特別去查了一下信義的成交價
沒有錯誤唷~
所以信義的應該是可以相信
只是..他們會不會選擇性的放上網站.這我就不知~
因為我只有讓信義賣掉1間房子

成交價只是參考用
每間房屋的條件(採光,鄰居,屋況,裝潢,樓層......)都不一樣
屋主賣屋的心態及經驗也不一樣
例如:兄弟分家要賣房子 vs 投資客賣房子
開價,底價,談判空間都不一樣
所以..要買房的,做好你的功課,買市價不要買天價即可
當然若能不小心A到一間投資價的物件那便是運氣
真可憐........目前實價登錄,第一順位大都是代書登錄的,再來才是仲介業登錄,最後才是買方登錄,而代書或仲介又被凹無償做實價登錄(總不能丟給買方自行處理吧!除非遇到澳客)......,還要被民眾檢舉!真是難為呀
敗家,敗家,要努力敗下去才會有家.

chmzomble wrote:
這就是人性啦要是換作...(恕刪)


聽你這樣講,我突然想成立一個投資客物件的情報網站了

讓想買房的自住客可以有多一點資訊

不要被仲介牽著走,免得變成被拿來抄房的肥羊

也讓投資客知道有人在盯著他們!

不要以為同樣的手法每個人都會上當!

忽以惡小而為之!何況這可不是什麼小奸小惡!




k09k09 wrote:
投資客是否有可能找個遊民當人頭戶來向銀行超貸?


哇靠,你比我聰明太多了!

你想的這個投資客、人頭、銀行鐵三角還是有大大跟我講的....
不過這位大大跟我講的是建商、人頭、銀行鐵三角。
(原理跟你想的差不多,建商高價賣給人頭,然後人頭跟銀行貸款,最後人頭宣告破產,銀行買單。)

沒想到我幾年前聽到的消息(爸爸朋友的例子),原來就是現在建商炒房的原理...,
說真的,你不講我還不知道這是相通的耶(我突然覺得我有夠笨!!)。

但是現在自備款提高,審查趨於嚴格後,應該沒有辦法在使用這招了。

(一理通、百理明,原來是這種感覺,受教受教。)

k09k09 wrote:
聽你這樣講,我突然想...(恕刪)


主意不錯喔

^^
k09k09 wrote:
聽你這樣講,我突然想成立一個投資客物件的情報網站了


是不錯!!但是成效是什麼?
因為投資客喜歡的物件,就是你想要的物件,把它們剔除了。用處也不大。

談價碼時可以殺價?投資客不賣就是不賣,管你三個月前800萬,現在投資客就是要1000萬。不買拉倒。總有一個不做功課,又急著買房剛好錢夠多的人買走了。不能說人家是盤子,人家就是有那麼多錢。想住在哪裡。你沒有夠多的錢,所以out。

各位在買房的時候,看到裝潢不錯的,或是剛轉手沒多久的。就大概知道可能是投資客的。還不是買了。重點是價格和地點。

有的投資客開得價格還比較合理。有些自住屋主讓仲介處理,開的價格是高上100萬以上,讓你慢慢殺,要賣屋的屋主以為發了,可以等著收錢,卻一直被放在那邊當招牌。

成立一個自住者換屋網站。可能還不錯的主意。

不過人性是自私的。我五年前買500萬,現在要賣你多少??500萬??不可能,我的利息??還要加上通膨??還要加上周遭發展?隔壁房仲介都成交1000萬了。你只賣700萬??到底賣多少才合理??

那我要自己賣還是給仲介去喊??自己賣700萬。仲介賣可能開價1000萬,喊到900萬,最後800萬成交。

網站上永遠在問哪個區段的合理價,可是我個人感覺永遠沒有合理價,只有成交價。而這個成交價到底是不是真的。就算實價登錄會改善嗎?如何去判定它是高報??還是低報??大家可以研究一下。

scott9282001 wrote:
網站上永遠在問哪個區段的合理價,可是我個人感覺永遠沒有合理價,只有成交價。
而這個成交價到底是不是真的。就算實價登錄會改善嗎?如何去判定它是高報??還是低報??
大家可以研究一下。


我在思考,或許沒有「一定」合理的成交價,
有的只是「有沒有人肯買單」。

有人肯買單,就代表對那買家來講是合理的,
(月入10萬,有人覺得買1000萬合理,有人覺得800萬合理,因為理想需求不同。)

有人為了做生意(如目前的港資)買了600萬/坪的店面或商辦,他覺得合理,因為他看到商機,
但是我們一般小老百姓卻覺得他神經病,台灣房價過高,風險太大,
那誰對誰錯?

其實我覺得需求不同帶來不同的觀念吧。

所以別人買高了,或許他可以從中得到非關房地產的財富,
而別人買低了,或許他相對付出較多的心力,也有可能欠下了人情債,
誰優誰劣,我覺得真得很難去判斷。

k09k09 wrote:
聽你這樣講,我突然想...(恕刪)


相信我,就算成立100個這種網站,最後還是會變成跟這個網站一樣,你只會被歸類成死空頭,死多頭跟無良仲介,絕對沒有中立的,然後想問的問題得不到答案,只會得到叫你要買要快或再等等,絕不會有人跟你分析你的問題優缺點,所以真正有能力的都不會再發言了或早已離開,還在這邊的,有一部份可能像我一樣,上班無聊,就上來鬧一鬧,偶爾扮扮多頭,偶爾扮扮空頭,有的厲害一點的,搞不好還可以扮成仲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