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金包銀豬 wrote:以前總覺得,雖然房價...(恕刪) 我反對樓主的說法花錢大方??其實不然房貸有期限內可以還的完的房租付到不租為止如果每個月的租金要2萬那跟背房貸有何差別??出手闊綽的應該是指爸媽有留房子下來的自己的工作也還算穩定~收入中上有家庭的(45K以上單身(35K以上這些族群比較符合因為自己要生活水電瓦斯費吃飯交通都是錢如果要娛樂勢必手頭要有更多錢應該是這樣才對
台灣萬物都漲,只有薪資不漲.為什麼? 因為物以稀為貴,台灣現在就是人力最多最不值錢.年輕人又不傻,自己都活的那麼痛苦了幹嘛生小孩.看看紐西蘭,面積是我們的八倍,人口只有四百多萬人.也沒亡國,相反的紐西蘭的生活水準相當高,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第3。照這樣算起來,台灣人如果想要享有和紐西蘭一樣的生活水準和資源的話,恐怕人口要降到少於一百萬.所以照這樣的低生育率來說,對年輕人來說不見得是像政府恐嚇說是包袱很大的壞事.等健保倒了,四大科醫生也逃光了,台灣人平均壽命降到60歲,老人越來越少,房子不再是佔據人生的重心之後,未來社會型態的確有機會大幅改變.而且是會變的更好.
鑲金包銀豬 wrote:嗯,有些人會說,房子以後繼承就有?別的地方的房子,這說法或許正確,但好區的房子呢?...(恕刪) 好區只是相對的, 台北市對中南部或許是好區, 但對比 上海/北京, 甚至 倫敦/紐約 呢?我認為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 不論是台北市或是中南部.不用幫小孩太多, 他們本來就應該工作以支付生活所需.
鑲金包銀豬 wrote:以前總覺得,雖然房價...(恕刪) 豬大又回來了~買份雞排先~~可是豬大你說的現在50-60歲的都有房子但是現在相對的小孩也生得少..假設大家都生兩個~一男一女...老爸那輩歸西後房子傳給兒子...天經地義~兒子本來就不需要去辛苦扛貸款~只要守住就好...這個社會型態好像沒啥改變在推算下去更下一輩好了...那時候生育率更低了~如果政府沒開放陸資來投買房好了...那時候的房價如何,那才真的要繼續看下去勒...我知道有人會說那假使現在老爸就沒房子的話怎麼辦...那就租房子啊~租到下下輩還是租房子也不會少塊肉啦,以前讀書有同學說出他家是用租了,大家抱持憐憫的眼神....但是現在看來,我會抱持著憐憫的眼神看著為了卡位在台北市下班只能回家沒有娛樂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