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耗型[炒作房地產業]別救,該救賺國外錢產業...

我可沒說房地產就放棄,
但首先他要先能導正相關制度,
從[炒作房地產業] 變成 [穩定成熟房地產業],
就像[台灣房地產]與[德國房地產]比較的意思。

另外,你真的知道台灣房地產的黑暗嗎?
光房屋的一百萬的總價,
可能30%都是白白被法令漏洞賺走了,
另外加上被哄抬的房價,
這2種不需要的價差加起來,
讓台灣的內需消費市場降低成長多少,
那個數值是很恐怖的......

房地產業者該賺的當然給你賺,
但重點現在很多所謂該賺的,
根本很多都是靠法令漏洞與哄抬來賺,
法令漏洞都是業者與利委們共創的,
不是不知,而是知而不改.....

其他看我26樓的回文吧,加減參考....

JCB88 wrote:
又一個純抱怨,提不出良策的廢文!

發展房地產業和發展出口產業,這兩者有何相左的地方?

以前傳產不也是一起發展的!當傳統產業推展到極限,需再投資轉型升級時....

靠處分舊的廠房土地等資產獲利後再投資升級?

以生意人投資的角度,可以的話都嘛是要兩個一起賺!

誰說只能做A產業,B產業就不能同時進行!

是的,台灣問題就是這樣,
人人都只想當自己爽就好的民粹,
國家?法制?健全?公平正義?
感覺上好像只是被民粹拿來挖錢用的理由而已,
這就很像希臘,很恐怖........

faska wrote:
台灣企業轉型也要人民水準抬頭,隨便選一堆爛立委出來搞立案分配國家資源
就知道企業轉型只不過是空想,回過頭來好好代工好好炒股好好炒房比較實在
未來方向?目前能賺到錢才是方向!!哈哈

achitsai wrote:
大環境對資方已經很不利還沒關係
連政府對資方都在打壓才糟糕
這時候叫人去當老板燒鈔票.....最害人

房子蓋好就可以賺錢了.....再把人跟機器加進去......畫蛇添足賠死人

討論區太多領薪水思維了,那個人靠賺國外錢回台灣的???都在賺老板的.....(恕刪)



台灣已經是對資方最友善的地方了 <上班打卡制 下班責任制 無新假台灣獨有>
在韓國你當老闆若無顧解散公司是 有刑責的
在日本的老闆是全年無休的 公司搞掛可是要自我了斷以示負責
在大陸 員工每次放假就會自動消失 讓每天頻於加薪補人
在印尼 動不動就殺你全家
在美國 小心天天被告

真的是吃了便宜又賣乖 不想怎麼進步
滿腦子就是就思維 台灣就是被這些爛資方搞的 20 年都沒啥進步
只想 cost down 沒想怎麼創新

難怪薪資永遠不會成長

學學 apple 前 CEO 靠創新賺錢
不要滿腦子舊思維
不進步就等著被淘汰~~


被淘汰還怪政府 這個補助不夠多
外勞不夠多 本勞太貴 ooxx 的



被淘汰掉也剛剛好
他們有豪宅,
那是他們自己有能力從世界賺錢,
而不是靠房地產價差賺來的豪宅,
資金取得來源的正當性是重點。

另外,
他們的確同時也是愚人,
是愚在花一百萬,
其中的30萬+可能都是白白被賺走的,
因為台灣的房市政策的不健全,
被靠房地產賺價差的人賺走了,
這個是台灣環境造成的......

但他們為台灣產業的努力,
應該比很多人讚多了.......

JCB88 wrote:
這些人都有房......而且還是豪宅!

所以台積/聯電等等這些為台灣產業努力工作的是......愚人?
感謝^^

台灣應該從高度研發與然後出口導向著手,
只是這一定要政府的統整及國家資源幫忙,
當然廠商也要真的肯完全配合,
而且轉型所需時間絕對不短,
人民不配合也沒用...

台灣問題,不管藍綠政府都一樣爛,
民粹、民(貸)、(利)委、
(宮)務員、政務(棺)員,
以前甚至還有貪污總統,
都是問題之一,超麻煩,
跟希臘差不多.....

Lucais wrote:
好文~~~我要用力推
但~~~~~太陽能 D-RAM LED 一堆慘業
說的很好~~去做很難
台灣~~成也代工,敗也代工
研發~要投入太多成本了~沒幾家老板有錢去亂花

gunslingerh wrote:
資金有排擠效應,當大家都覺得炒房有利可圖,自然就不會拿來發展實業,這樣國家經濟發展與產業會越來越落後。到最後資金用完了與人民收入持續下降沒辦法支撐房價後,整個經濟就崩盤了。


資金有排擠效應沒錯!問題是台灣有缺資金嘛?

台灣的投資環境不佳!是因為一下勞工,一下環保,外加政府效率奇差無比,管的太多!

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管一大堆!天天看報紙,來管理國家..不投資應該不是資金不夠吧?

排擠效應只適用在高外債比的發展中國家!台灣現在還是資金輸出國勒....

央行還在趕外國的炒匯熱錢出去耶!

加上當初台資去大陸投資未申報的,所得利潤還不准它們匯回國內勒,否則要扣人家的稅!

金融海嘯過後,央行自己都嚇的要死,怕萬一海外資金匯回,會助漲房價增加國內通膨!

海外實際的資金水位到底有多少?我看連央行自己都搞不清楚!

反正先擋再說,省的物價上漲又被大家砲"日子難過"!

從七月不動產限貸以來,各位要不要去看一下銀行,企金融資增加的水位多少?

是銀行求企業借錢,還是企業想借而借不到勒?

銀行放款沒放到不動產,一般的企業現在也沒什麼增加借貸投資的意願好嘛!

房價上漲固然是結果!可是別倒果為因....

achitsai wrote:
前天跟一個紡織業老板聊到健保問題,我說小心現在在搶劫企業主,結果他說來不及了.....去年就被搶了...現在在打行政訴訟,把營業獲利也加入計算健保費,我想問問這些領薪水的,你的健保費也一個月繳幾仟元比保險費還高你願意???


大大講的小弟理解!

真的要請財政部管一管底下那些"紅衛兵"了....

好好擺著把稅法修的完備的正事不幹,盡搞些"攤派"的做法!

國家欠錢也不是這種搞法........

難怪老板們不想繼續投資,又要管人,又要求訂單!

回國還得看這些"紅衛兵"的臉色?

要小弟也寧可多買些房地產擺著,既不會壞又不用動腦筋去管!

雖不會賺大錢?起碼也不至於賠錢!

而且還有時間享受一下生活,有空上網嘴砲一下....

加油喽!
所以臺灣人就應該靠法律漏洞來大賺台灣人自己的錢?
這只有怕國際競爭的人才會選擇的路.......

另外,健保搶劫企業主?
沒有健保,這些企業主才真的慘,
你看健保的角度,真的會害慘健保,
台灣的健保已經是很便宜便宜的便宜了,
不過這離題了,就此打住........

achitsai wrote:
大環境對資方已經很不利還沒關係
連政府對資方都在打壓才糟糕
這時候叫人去當老板燒鈔票.....最害人

房子蓋好就可以賺錢了.....再把人跟機器加進去......畫蛇添足賠死人

討論區太多領薪水思維了,那個人靠賺國外錢回台灣的???都在賺老板的.....

前天跟一個紡織業老板聊到健保問題,我說小心現在在搶劫企業主,結果他說來不及了.....去年就被搶了...現在在打行政訴訟,把營業獲利也加入計算健保費,我想問問這些領薪水的,你的健保費也一個月繳幾仟元比保險費還高你願意???

台灣人要賺外國人錢容易???你知道帳要被對方掛多久才拿到???永遠要有多少免費的貨在別人手上???
台灣商人去給外國人買貨,那個不是對方收到現金才出貨???
台灣的錢拿去救Dram,面板,太陽能,.....一堆不是嘛???最後會如何???打水漂什麼都沒有.....,這些不都是說要賺國外錢的產業???要拿什麼還???有啦~~~~~股票可以擦屁股啦~~~~
你如果只看短期的漲跌,
卻不讓價格與法制正常化,那只會是民粹,
希臘問題去了解一下甚麼是大民粹........

ksc91u wrote:
如果什麼都很便宜, 隨便就可以買得起, 人就不會有危機感, 就不會有上進心。
所以調漲油電價格也是一樣, 就是要你吃的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

請大家理解馬英九的用心娘苦
花點小錢炒作一下房地產
其實對老百姓的心理有很大的安慰作用

假設某個社區有一千戶,平均每戶約有40坪
其中有一戶以一坪50萬成交,則整個社區價值約200億
過了幾個月,其中有一戶40坪,號稱以一坪55萬成交
成交金額2200萬
則整個社區價值變成約220億
2200萬一下子創造出20億的價值
多好啊
社區裡每戶人家的資產平均多出了200萬
多高興啊

2200萬投到產業裡
就像一個小石頭丟到大海一樣
一下就沒了
短視近利的政府官員,民意代表當然知道要救什麼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沒錯,真的是短視近利,
除了你說的房屋價格救經濟外,
其實新建房屋本身就還有不少獲利的陷阱虛坪,
這些都是民眾的血汗錢,也是創造內需消費的本錢,
但都是白白被特定人賺走了.....

bcheng1 wrote:
花點小錢炒作一下房地產
其實對老百姓的心理有很大的安慰作用

假設某個社區有一千戶,平均每戶約有40坪
其中有一戶以一坪50萬成交,則整個社區價值約200億
過了幾個月,其中有一戶40坪,號稱以一坪55萬成交
成交金額2200萬
則整個社區價值變成約220億
2200萬一下子創造出20億的價值
多好啊
社區裡每戶人家的資產平均多出了200萬
多高興啊

2200萬投到產業裡
就像一個小石頭丟到大海一樣
一下就沒了
短視近利的政府官員,民意代表當然知道要救什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