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灣房價改實坪計算會如何??

kopin0720 wrote:
1.
我覺得公設比應該通通定為三成
車位通通另外算
不然真的太亂了

2.
室內坪數建商給的是真是假
應該消費者要能夠親自丈量
不然建商說總坪數50 一坪30W 總價1500W 公設三成 不含車位 實坪35
真正精確丈量起來
少了一坪兩坪
都是很多錢的(恕刪)

完全門外搞不清楚狀況的回答......

1.公設用定的.......
公設比多少算出來的,誰跟你定,別鬧笑話!
那0公設的透天豈不是沒人敢買,本來沒公設,結果變成要多付3成虛擬公設...這什麼跟什麼??
電玩打太多了是吧!
每個案子情況會不同,不是說3成就3成,面積大、面積小、雙併、三併、四併、單層多戶、
樓高多高等等,都會影響公共設施數量的多寡,結果就是即使是同樣大小形狀的基地,設計
不一樣,公設就會不一樣,還定勒.......

2.你知道買房是會有房屋所有權狀跟土地權狀(只買地上權的沒有)2個吧!
這是法律文件,裡面的數字就建商申報出去的,敢亂報被查出來是申報不實,偽造文書,
還給你假的勒,而且,你買房本來就可以親自丈量,至於丈量到哪,是該從牆心到牆心,
還是從牆壁外緣到牆心,相關法規都有規定的清清楚楚的,去找找,至少有個基本常識再說,別胡言亂語。
終於有懂的又願意花時間開導的發言了


mavrick wrote:
完全門外搞不清楚狀況...(恕刪)

JINDERLANDOFFICE wrote:
板上一堆胡扯吹噓的實..

現在的登記制度從謄本跟建物測量成果圖就看的非常清楚了
若預售合約也規定要清楚述明

問題不在公設太多
在於笨蛋太多


另一版不就一個
下了定才做功課

34%怎麼來的
告訴你
連牆 柱子 管道
都是主建物再去攤公設的
.(恕刪)




那為何建商不寫清楚 ?? 日後有問題也好查,

寫清楚會有壞處嗎??

實坪計算會有壞處嗎??
不管公設計不計價....

01的仲介與建商人馬不會少就是了,這是事實.

andy2000a wrote:

那為何建商不寫清楚 ?? 日後有問題也好查,

寫清楚會有壞處嗎??

實坪計算會有壞處嗎??

人客阿,你有買過預售屋跟新成屋嗎??

沒有吧!

這些不寫清楚,不造冊,怎麼移交管委會啊!

別的我不知道,我的公設沒這麼多享受的花樣,

所以,我都會清楚的跟買方說明,加上書圖,

因為我也怕你這樣的客人日後來輝,為了自保,都會說清楚,但會聽進去的.....

一直以來都這樣做,而且越來越龜毛,很怕了!

而前面有人提二工的部分,我現在也絕不替客戶作,都由客戶自行施工,

因為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很難猜,作這是吃力不討好。

實坪計算沒差阿!至少我不反對,這樣可以減輕我的工作量,

只是別癡心妄想因實坪計算而房價會砍很多!

不過有一樣會是建商都贊成的理由,

實坪計算後殺價空間變小了,

本來售坪45坪含30%公設,每坪殺一萬,就要被殺45萬,

現在實坪計價變31.5坪,每坪殺一萬,就只被殺31.5萬,多賺了13.5萬.....恩..好好好
luka1027 wrote:
不管公設計不計價....

01的仲介與建商人馬不會少就是了,這是事實.

沒辦法,我唸這行做這行,說我不是是騙人的,

但我一些資訊方面,知道正確的部分會比一般人多,

至少我現在桌上就擺著技術規則,建築法規彙編,要翻要找法規都比一般人快。

其實我還發現一點,01是個公開的大網站,

人這麼多,365行的人馬不會少就是了,這是事實。


mavrick wrote:
人客阿,你有買過預售...(恕刪)
嗯,您說的也沒錯!
但實際上每個業者都像您說的那麼有良心嗎?我看多半不是!
實坪計價也許不見得能拉低總價(這是市場供需決定的),但至少那「灌進來」的公設不再是資訊不對等了!實坪單價就算高一些,但「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即然業者都不反對,何必要讓用畢生積蓄的購屋者去猜那1/3總價的公設到底在那裡呢?

至於什麼管委會移交等等,也不過是細節問題,買賣交易不才是重點!
要知道,除了法律規定的應告知記載事項之外,有些事你不問,別人也沒有說的義務,況且別人也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你不問他也不會猜到你想知道些甚麼事

再者,奸商們也是靠東摳西扣一點一滴把利潤給纂起來的,越多人不懂得去注意這些事,奸商的利潤就越多嘛

mavrick wrote:
人客阿,你有買過預售...(恕刪)


所以喽,人站在什麼角度,就會用什麼角度說話,這是人性,為了利益,為了往前進,你會說服自己是對的,你會朝自己的正確性走,人的一生,每個人,人,最大的困難,就是看清楚自己.

但是,很多人不和你同角度,所以不一定會贊同你的做法與說法.

你是個建商人,面對五百個買方,一個人的意見面對五百個人不同的意見,天下都已知道,雨遮與公設是台灣最大的民怨.

您是否可以告訴我,為何全世界只有台灣要算公設與雨遮? 因為更加公平正義? 因為台灣更進步? 而不是為了要加價?
(台灣學香港,台灣公設再多加油添醋,發揮的更淋漓盡致,大陸又學香港和台灣.)
把公設算進去,台灣比全世界大部份的大都市,大部份人口更密集的都市還貴?

又可以告訴我上海一個兩千坪土地社區,新建案,蓋到B2坡平車位,碩大中庭花園,十層樓建,只有八十戶,平均一百五十平米一戶,公設比為何只有15%?

黃金海岸最市中心最高級的社區,Sheraton飯店集團物業代管,三十樓建,送兩個免費坡平停車位,無敵大公設游泳池與電影院,無敵海景,賣實坪,零公設比,一坪約五十萬台幣,所有產權都登記給個別住戶與分配,他們不就虧本破產了? 更別說當地稅後薪資平均是我們的四倍.

建議您下次賣房子,不要算公設與雨遮,在新北市直接喊價每坪一百五十萬,看市場反應如何!!
1、廢公設會現形、減少

2、台灣房價計算方式可和國際接軌

3、建商必須提出更高明的說法去灌水

4、讓購買者更好判斷,買得更甘願


K573 wrote:
1、癈公設會現形、減...(恕刪)



改實坪本來就是該走的方向 , 如同現在實價登錄 實價課稅 ,
怎會台灣房屋 一堆公設, 還得買的人去算 .
為何不直接寫清楚? 買的人至少知道花多少錢買可住 ,

公設要算錢不反對 ,但是就寫清楚 公設佔多少, 室內可住的佔多少,
陽台 雨遮 車位算多少, 全都標清楚不是大家都懂嗎.

實坪計算後殺價空間變小了
=> 那建商為何不主推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