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報網路版的新聞,讀者留言。很有趣。


empirepenguin wrote:
日本房地產的現在與未來。有一些台灣也將面臨
一、高傲的單一民族國家,對外來定居著條件又多,移入不多。

二、持有稅高。

三、經過1990年慘重崩盤,沒有多少人會想、會相信炒房致富。

四、 人口減少,年輕人都將能繼承到房地產整修、改建,買房壓力小,不用高價追買。
(恕刪)


台灣很多方面都是跟著日本的腳步走,
1990年代日本崩盤前, 說房價會跌是會被笑的,
現在台灣不也是這樣(被房蟲笑),
雖然大多數人嘴裡說房價不合理,
但還是想著跌下來就要買,
大多數人其實不認為房價會崩跌,
像我服務的公司請專家學者來演講房地產的趨勢,現場擠到爆,
也就是說, 群眾的心理還停留在"買房=增值"的思維,
現在當然不會有人會認為房價會崩跌
五、年輕夫婦很多將繼承兩份或更多房產,住那邊?廢棄、整修、租或賣、繳稅、、、、
六、日本沒有人口紅利以後經常是通貨緊縮的,物價下跌,現金越來越值錢。日本央行利率降到零、印鈔票都沒用,沒錢的還是沒錢,有錢的海外投資,買最多的是美國國債。
日本的通貨緊縮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在於90年代初整個社會的消費力已經撐不起 80 年代
末因股市和房市雙泡沫所吹大的經濟規模,再加上人口老化,產業外移及政客之間的党同
伐異,乃導致日本這20年來深陷政經雙癱的窘境無法自拔。

大國興起一定要很多天時地利的配合,才能水到渠成,大國的崩壞也是一樣,一定也是諸
多內外在因素齊聚,才能讓一個國家走向衰落。台灣何其不幸,日本上個世紀所走過的路,
台灣現在正在重踏覆轍,且崩壞的速度還會更快,因台灣沒有日本當時所擁有的一些有利
的內部和外部因素,社會結構也較不穩定。

可以預見的,台灣內部將會產生一次劇烈的自我去槓桿化的進程,金融資產隨著大盤指數
的結構性下滑而縮水,房市則將因為內需不振而陷入萎靡,並最終引爆本土型的金融危機。

政府該如何作為?一次性地將台灣秤斤論兩地賣給大國也許是一種作法,因為大國有足夠
的資源,可以當做台灣的維生系統。考慮到地緣政治和大國意志,賣給大陸大概是唯一可
行的方法。不過這種作法在當下只會造成社會的嚴重對立,而且從總統做成區長,這對於
所有的政治人物而言,也很難令人忍受,所以當下不可行。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考慮到台灣的官僚体系無力引領改革,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要被改革的對
象。所以可以考慮和新加坡政府合作,由新加坡政府代管台灣20年,慢慢地調整台灣的政
經体質 ~ 但是由於國人素來認為新加坡不過是存在於人類鼻孔中的某種排出物,所以大概
也很難低聲下氣求人。

換個角度想,如果台灣一次性地崩盤,則因為行情打底完成,或還有東山再起之日,最差
的就是政府不斷地藉由舉債和印鈔、變賣國有資產來維持政府運作和政策買票拚選舉。犧
牲的就是全民的未來。


發表者: 媽咪寶貝 2012/10/17
標題:建商的置入性行銷!別再害臺灣了!

建商的置入性行銷!想騙大家弄得民眾心很急再跳入拱高房價!標準炒房心理戰術,

記者先生小姐也是辛苦賺錢養家何苦被建商仲介收買寫這樣的文章,別再害臺灣了!

現在報章雜誌肯真實寫房市空的也很少了!...

我想會被建商關切吧...必竟廣告收入也是很可觀的...大家真辛苦...

bis0815 wrote:
什麼雞肉捲,蔥油餅你...(恕刪)


我也來舉例:

小弟昨天才剛娶了一個正妹回家
只能說
好的女人不等人
衡量金錢養得起,就娶了
何況
現在的女人已經把自己"鎖定"在這樣的水平
好的女人青春有限,,,
所以我用3棟房子跟丈母娘說
麻煩你先把女兒嫁給我 我這三間房子都給你
免的以後房子跌了 我沒錢娶

要好的女人真的可遇不可求 臉蛋滿意 又養的起
就娶了吧

"很同意好蔥油餅賣光就買不到的說法:)"
到2015年,中國將建三千六百萬戶保障房,保障低收入人民的住房需求,抑制房價高漲,引導人民合理房價買房,促進內需消費。

也會拉高原物料需求,避免中國水泥、鋼筋、、、產能過剩、價格重挫。

台灣馬政府要提振內需,帶頭各地方依需求建合宜住宅,合理化的房價才能有效,大家才會有感。
由政府興建合宜住宅,這當中恐又有不少貓膩,也緩不濟急。至於讓房市緩跌,且又要讓民眾薪資能夠恢復正成長到不久的將來房市可以重新找到另一個價格均衡点,就更是難上加難。

況且,台灣也沒有日本那樣的本錢可以光靠政府的力量撐住國民經濟 20 年不倒,舉債能力也與日本差之千里。事實上,台灣政府根本沒有能力提供讓房市可以緩跌的降落傘,現在的作為,都只是在拖而已。更精確地說,台灣現在根本就是毫無作為,房市完全是照著自己內在的規律在前進著,即沒有人刻意打壓,也沒有人再繼續加柴添火,一切都只是時候到了而已。
可喜的是,這應該會是台灣最後一次的房地產泡沫。

102—37=65
未來幾年,戰後嬰兒潮大量退休,公、勞、健保,民間保險公司破產危機大增,不過年輕人找工作機會也增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