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央行統計,9月票據交換張數為741萬餘張,金額為1兆3310億餘元;存款不足淨退票張數共計1萬3633張,占票據交換張數比率為0.18%;存款不足淨退票金額47億餘元,占票據交換金額比率為0.35%。
捷運宅破功 房仲業:房價下修壓力更大
台北市政府捷運局今天標售捷運南勢角站共構宅「南方之星」,竟高達101戶無人投標,流標率逾四成。對此結果,房仲業者第一時間多表訝異,並預料將對房市造成相當衝擊。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徐佳馨表示,南方之星為一般大眾住宅產品,捷運局又以低於市價約一成標售,流標率仍如此之高,顯示實價揭露後,市場明顯保守看待後市,房價將面臨更大的下修壓力。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認為,今天標售的南方之星部分住宅採光、格局欠佳可能是無人投標原因之一。另外在奢侈稅持續壓抑投資需求下,置產型客戶擔心不好出租與難脫手,在選擇物件上「寧缺勿濫」,也是近來捷運宅接連標售失利主因。
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流標率逾四成主要原因是所釋出的物件每坪單價未如市場預期低,和市價差距不大,造成投標意願低落。他指出,去年此區域的每坪成交單價超過40萬元,而屋主心中理想的售價約介於48至55 萬元,和買方願意出手的價格差距已逐漸拉大,促使物件成交速度變慢,若未來價格沒有下修,恐怕難再出現熱銷景況。
cazando wrote:
股市可以作空
請問房市要如何放空?
如果有融屋放空或漲跌幅的限制,那這套技術分析才可以用在房地產市場上
你可能不懂技術分析
他是一種落後指標
技術分析不是用來預測的
是用來觀察的
不管買或賣
只要有交易的行為
他就可以用技術分析來做參考
以前K棒理論剛出來時
是用來紀錄糧食交易的
再那個時候哪來的放空這種說法
SO
技術分析其實只是反應現在市場多數人(或持有籌碼的主力)
他們再做什麼
他們在想什麼?
透過技術分析 來觀察
所以...
如果有人說技術分析出現什麼多or空頭訊號
那不是預測
而是已經發生的事實
當然
發現訊號 不代表一定就會漲or跌
只是機率比較高罷了
附帶一提
現在房地產的現象
超級像股市要崩盤的前兆
街頭巷尾電視節目等
談的都是買賣房屋
好似變成顯學一樣
台股以前也這樣
後果是萬點崩落
以股票的經驗來看
我不會想再這時候作多(進去買房)
炒房地產,就要有崩盤造成景氣長期在谷底的心理準備,炒是因,不景氣是果,很多國家已經經歷過。台灣還有產業逐漸喪失競爭力、人口紅利消失、高空屋率、稅負大幅加重等等多重打擊
何況房巿多是高槓桿投資且多散戶,投資客也只不過是較大的散戶,還多是負債金額很高的散戶,很容易受景氣影響,美國一堆散戶不也被迫法拍。
sam1210 wrote:
試問,股票市場上,有幾成的人是經營者,幾成的人是投資者?
又問,房屋市場上,有幾成的人是自住者,幾成的人是投資者?
..(恕刪)
自由的短毛 wrote:
你可能不懂技術分析他...(恕刪)
技術分析一向是事後諸葛,而且主力還能把線劃給你看,只能讓你知道現在和過去的狀況,但不能讓你準確預測未來的走向,不過根據這些慣性來說,往往歷史曾經發生過的事會不斷的重複發生,所以技術分析才有其意義
因此不是我不懂技術分析,而是你不懂台灣的房地產市場,也搞錯了台灣的房價之所以"高不可攀"的真正原因,所以才會拿股市的那一套來對比房地產市場
不過有一件事你倒是沒分析錯,就是高點進場的問題,不過這個高點也喊了好幾年了而不是今年才有的新聞
還有相對於金價的漲幅,房地產市場的漲幅還真沒那麼大,所以真的是房地產漲得太多還是通貨膨漲得太嚴重?你認為現在的物價會回到幾年前的水準嗎?20塊的菠蘿麵包會回到五塊錢的水準嗎?房價也是如此,這些東西不是股票,不會變成一文不值的壁紙的
不妨想想,如果大家的薪水有跟著通貨膨脹率同比增長的話,你們還會認為房價太高嗎?
如果不是硬要往精華區去擠的話,房價真的是高不可攀嗎?
的確有些地區是炒作上來的泡沫,避開這些地區就是了,就像明知希臘和西班牙有這個問題,難道你不會去法國和德國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