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鶚擬調漲公告價值趙藤雄轟稅又要漲!


neuron_0215 wrote:
爽!!!
早就該漲了

http://disp.cc/b/337-4EKQ

※ 引述《adey40 (風海)》之銘言:
: 一開始看到政府說要實價課稅的時候
: 我還挺支持的
: 想說終於有個公平正義的稅制
: 但是後來想想
: 不動產實價課稅
: 先不講土地的地價稅,光看房屋稅的話
: 『實價』課稅,一個2000萬的房子,如果真像美國一樣課個1%以上
: 每年20萬房屋稅,要那些領22K的情何以堪阿........
: 就算是年收入100萬的家庭,一年的稅光房屋稅就佔了所得的20%
: 比所得稅的5%還高4倍啊!!!!!
: 而且這還是不考慮地價稅『實價』課稅的前提
: 如果把房屋稅地價稅所得稅全部加再一起,我看40%跑不掉了
: 而這還是不含『房貸』的結果,含了就更恐怖了
: 這些只是『稅』的部分,光稅就這麼重了
: 其他生活支出被排擠到剩60%該怎麼辦才好呢
: 如果真的這樣實施下去,可能走上街頭的就不只百萬人了.........

講這種話就覺得很好笑,台灣地價稅長期偏低,不動產成為有錢人炒房套利的溫床,

地價稅早該據實課稅,你說的領22k的,本來就住不起2000萬的房子,繳不出來有很奇怪?


國父孫中山先生革命之理想之一,就是在於期望實現平均地權,

而漲價歸公就是最佳手段,偏偏這點是中華民國實踐三民主義中完成度最低的一環。

如今實價登錄後,五都都有意願要調高公告地價,這是非常好的開始。


現行的地價稅,是由各縣市政府的地價評議委員會每三年公告一次,依公告地價課稅。

目前地價稅之稅率為1%,自用住宅用地可享五分之一優惠稅率(0.2%),

一般用地則按公告地價高低適用1%至5.5%累進課稅(也就是說非自住的土地稅高很多)。


地價稅率本身以及自用住宅減稅是沒有什麼問題,主要問題出現在公告地價過度被低估。

因為公告地價是地方政府地價評議委員會會審議的,是不存在於市場中的虛擬價格,

所以這就提供了地方政客上下其手的空間,往往為了討好有錢人而刻意壓低。

基本上,台灣的公告地價,按財政部的估算,大概只有真實地價的兩成,

也就是說呢,全國地價稅的實質稅率,只有0.2%而已。



在這種狀況下,持有土地的成本極低,資金自然就會選擇流入不動產,

以前年99年的地價稅資料來看,全國的地價稅大概收了630億左右,

如果公告地價合理調漲(漲到實價的九成就好),那麼真實應收的地價稅就有3000億了。

3000億是什麼樣的概念呢? 99年我國全國的綜合所得稅,大概是2700億,

綜所稅大多數的來源就是受薪階級的所得,

這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代表的是只要地方政府合理反應真實地價調漲公告地價,

全國受薪階級就算不繳稅,國家也能維持正常的運作。



看完上面的論述,各位發現了什麼事嗎?

沒錯,各地地方政府長期以來壓低公告地價,圖利財團、地主,

雖然一般老百姓的自住的不動產也有受惠,但是以一般老百姓持有的土地面積極小、

加上自用住宅稅率只有0.2%,對照地主、財團所節省的地價稅,根本是杯水車薪而已。

然而,台灣不分藍綠各縣市的地方首長,最會的就只會跟中央哭窮,

卻無視地價稅正是最好的稅收來源,圖利有錢人卻臉不紅氣不喘,真的是笑話。



基本上,若提高營所稅或其他資本利得稅,有錢人確實可能離開台灣錢進其他國家,

但是課徵地價稅,有錢人並不會跑,因為國外地價稅遠高於台灣,持有成本更高,

他們只有兩種選擇:1.是乖乖繳地價稅

2.釋出土地,把錢投資其他項目,如此一來地價房價都會下跌。



台灣的政府長期以來以超低公告地價圖利財團與地主,

卻洗腦老百姓政府快垮了,要加稅、勞健保要調漲,

但卻透過極低的公告地價把大把大把應該收的稅收奉送給有錢人,

這就是獨步全球的鬼島不公不義的生態。

可惜的是,一談到屬於地方稅的地價稅,我國政客不分藍綠,

一概裝死到底,每年到審籌統分配款的時候就只會哭爸錢不夠,

但明明地方政府就能開源的財源卻視若無睹,這不是把老百姓當白痴嗎?



希望這個新聞是一個好的開始,好好的向地主、財團課徵他們應繳的稅,

如此一來,不動產價格,才會穩定地下降至合理價位,

不動產市場也才可能更健康,空屋率的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什麼是公平正義?這才是真正的公平正義。




講得太好了
有關係就沒關係 沒關係就有關係 Welcome to Taiwan
真的不要擔心啦!!

張教授就算調了稅多方還是氣勢如虹!!

趙老闆放輕鬆啦~


即使張教授論點都是正確
就算張教授講的是未來趨勢
不過卻沒有正確的時間點

很多人從10年前可能就有能力買房
可是卻聽空方說法一等在等等到沒能力買房
空方論點都非常有道理也非常合理
雖然也都是站在公理正義的角度去判斷

可是對於幾年前就聽這種說法到害怕而收手的人
我覺得有某種程度以上的虧欠

就像股票名嘴一樣有人會喊漲有人會喊跌
喊漲喊跌的人都是在炒作的兇手
留給正常市場機制我想是最好的

如果都有在看的話打房政策實施前每個鄉民的口氣都是感覺真神終於下來主持公道了
可是~
奢侈稅:
兩年內屋主合理把稅加上去賣~兩年後把行情漲價跟之前多加的稅一起賺回來
實價登錄:
把無法接受的事實攤開在檯面上看~沒有實價登錄之前可能還有沒信心的屋主會賠錢賣~實價登錄之後無疑把每個正常的屋主把房價打了底~除了底價以外合理的通膨跟物價漲幅加上過戶的手續費跟稅金加上去~除非欠錢不然的話買賣雙方都知道這之前入手價是1000萬~排除投資客外正常的屋主有可能賣比1000萬便宜嗎?

其實買房子這種事情跟政府有沒有幫忙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反應太大導致白爛政策擾亂市場造成反效果
我也沒有太大的靈感可以想像出張副市長有啥米政策可以實施
不過只要帳面上數字影響大的政策我想應該都會擾亂市場機制後果是正面或反面也只能等時間來查證

wsctw wrote:
傻傻的

賣方想實拿500萬,把增值稅加進去?

當買方眼睛瞎了?

屆時你看買方買不買單
...(恕刪)


現在不是都買單?

房價還在緩漲啊。 房市越打,市場越少供給。 其他投資標的越少,資金就越進房市。

這東西真的不能用打的啊,要用疏通的。

這麼多人都在等打房, 就是大家都要「買」啊。

如果大家都不「買」。賣多少又如何。

hyc0503 wrote:
小弟不才的請教,難道...(恕刪)


稅金是有可能會轉給消費者 看是買方市場 還賣方市場
但重點是 稅會拉高交易成本 買方自然會縮水
舉個例 如果 每次交易都要交100萬的稅 屋主要實拿1000萬 所以他要賣你1100萬
但等你要賣時 你要賣 1200萬才會回本 這時你會不會買 市場有沒有人會用1200萬接手

同樣的 如果一間房子 2000萬 每年要交 20萬的稅 很多人 可能就不買 改租了 買盤自然就縮水了
不過實價課稅的配套沒有做好的影響

本來有錢的人都繳不起的稅
沒有錢的會比較繳的起怎麼可能會有這種事

其實會相信有實價課稅會支持的人應該只是想把大家一起打到大家都養不起大家都沒房可住在重新分配
真的有這種政策光整個市場跟環境的整合加上既得利益者的反彈我想跟滅國的規模應該差不多吧
以前,沒有舞台,只能說。
現在,有舞台驗證它所說的,如作好留名,沒作好也同樣留名,只是被澈底消滅。

danechang wrote:
現在不是都買單?房價...(恕刪)



我是看了自己家附近的實價登錄,比之前還要漲了百分之二十啊。看的我好想賣,但又怕買不起新的
張教授!只是郝政客手上的一顆棋子,隨時可以丟棄,給人做嫁衣。

教授當副市長 + 加碼反核 : 可以嗅出政治風向 !

畢竟選總統,是每人一票等值的,董事長再有錢還是只有一票

該棄誰該靠誰 ? 不言可喻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