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問 房價為何不跌 先問問 薪水為何沒漲

ejan1969 wrote:
像一個幾十萬的名牌包,買的人很少吧,是因為買不起嗎?當然不是,是不想買而已。
所以東西沒有貴或便宜的問題,只有買不買的起,跟要不要買的問題而已。...(恕刪)


我的看法跟大大不一樣, 手上有 200 萬現金, 一台 200 萬的入門級賓士的就買得起嗎?
答案是買不起, 因為不是這樣算的!, 後續的保養, 維修費用, 稅金......也是成本之一

手上有 100 萬現金, 一個 80 萬柏金包買得起嗎?
答案還是買不起......因為你的 100 萬不是閒錢......

手上有 500 萬現金, 只是不想負擔高房價而已.....
答案還是買不起......因為你看上的房子未來每月要負擔的房貸必需要大幅改變你現在的生活......

只有買不買得起的問題, 不是買不買的問題

很多人說手上 500 萬現金寧願拿來投資云云.......
請問這些人, 那你真的 500 萬都拿去投資了嗎??

還是, 買不買得起的問題, 不是買不買的問題
所以你講的case是不想買,而非買不起,不想的原因當然人人不同,有人覺得沒必要,有人覺得養不起等等。
平均房價 vs. 平均月薪, 這個命題好像忽略的一件事: 我們的社會已經 M 型化了.

以前中產階級是大多數的時候, 平均值對比的確可以說明一些事實, 但是, 現在我們已經很明顯地走入 M 型化的資產結構了, 這時候的平均值看起來好像跟以前一樣, 其實, 本質已經大大不同了.

所以 M 型左邊的人說努力就有未來, M 型右邊的人還在看著平均值喊薪水沒漲, 房價憑甚麼漲. 其實, 就兩邊的立場來看, 兩邊說的都對, 只可惜, 房產是 M 型左邊的人在買的, 所以, 房價在某種程度上, 其實是反映了原本中產階級中, 向左邊移動的人口增加, 以及資產上升的事實. 當然, 由於往右邊移動的人口也在上升, 所以, 喊著社會不公不義的人數也變多了.

生活價值觀 vs. 資產數字, 其實這完全是每個人主觀感受的問題, 跟討論客觀環境的變遷無關. 但是, 客觀環境的變遷, 不會因為你不關心就停滯不前, 它依然在趨勢的軌道上, 往前直衝.如果, 你仍然認為, 就算環境再怎麼變遷, 你仍然安之若素, 這當然就無須繼續討論, 但若,你不是那麼有把握的話, 還是多關心整個社會財經狀況的變遷, 及早做好準備才是上策.

M 型社會的確不是個正常的社會型態, 但是, 在政府仍然無法大幅改善這個現象之前, 聰明的人, 還是要尋求自保之道, 盡可能讓自己向左邊移動, 而不要掉進右邊去了.
IMRL wrote:
平均房價 vs. 平均月薪, 這個命題好像忽略的一件事: 我們的社會已經 M 型化了
我倒覺得台灣的M型化還沒那麼嚴重,以受薪階級來說,高薪者的薪水分布應該沒什麼變動,中間薪水者可能有些被往下拉了,因為產業外移了,跟5年前、10年前相比,少了分紅配股的科技新貴族群,M型的高端可能還被往中間拉了一些。

我前面也提過了,買的起多少錢的房子,是取決於你的口袋有多少錢,而不是你一個月賺多少錢!
很多人看到一間2千萬的房子,於是說,即便我年收2百萬,不吃不喝10年我也買不起,所以到底是薪水多少的人才買的起呢?然而,實際情形有可能是怎樣呢?

買這間2千萬房子的人 A,是賣掉了手上的1500萬的舊屋,然後貸款500萬買的。
買下A的1500萬房子的人 B,是賣掉了手上1000萬的舊屋,然後貸款500萬買的。
買下B的1000萬房子的人 C,是賣掉了手上600萬的舊屋,然後貸款400萬買的。
買下C的600萬房子的人 D,是30幾歲的首購族,存了幾年自備200萬,然後貸款400萬買的。

台灣絕大多數人的財富就藏在房子裡,尤其是雙北市這幾年房價的大漲,所以我前面才說,沒有貴不貴的問題,只有買不買的起,跟要不要買的問題而已。

一直以來,首購族的購屋負擔都沒有相差太多,只不過越洗越外圍而已,50年前首購族買在大安區(不騙你,那個時候大安區比較便宜),再來30年前首購族已經被洗到文山、內湖、北投了,20年前首購族再被洗到台北縣第一圈,不過這些外移並非單純只因房價,而是向外圍開發,畢竟大家還是喜歡買新房子,而且以前中古屋的流通量也很少。

往外圍跑不代表不好,因為台北市很多區域老舊,更新不易,反倒是外圍很多新興區域因為交通建設的到位,生活機能的提升,反倒是有更好的居住品質,也造成近幾年台北市的輕移民風(小弟就是其中之一)。

小弟七年級,工作5年多來個人"月薪收入":
80~100K->400~550K
成長約5倍,還算滿意現在的薪水,只是不知道能維持多久(月休2天)

唯一不變的是,依然租房中,因為房價還是太貴,即使買得起也不願把辛苦錢花在不值得的東西上.


hamartoma wrote:
小弟七年級,工作5年多來個人"月薪收入":
8~10K->400~550K
成長約5倍,還算滿意現在的薪水,只是不知道能維持多久(月休2天)

唯一不變的是,依然租房中,因為房價還是太貴,即使買得起也不願把辛苦錢花在不值得的東西上.刪)


老兄混得不錯喔,領得比總統多了.
要不要約一下打小白球?
我是爆發戶,不是暴發戶.性格火爆的爆.有錢的暴發戶另有其人不是我.
hamartoma wrote:
小弟七年級,工作5年多來個人"月薪收入":
8~10K->400~550K 成長約5倍

10K->550K是55倍,不是5倍吧
富士康河南新鎮廠,八百天內,棗田成iphone田,30萬農民工每月底薪換算NT8700,狂加班可到每月NT18000。比種田高約4倍收入。
hamartoma wrote:
小弟七年級,工作5年...(恕刪)


那一個次專? nephro? CV??

我才250-300K...

TheNewIpad wrote:
那一個次專? nep...(恕刪)


請收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