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房子賣不完, 受害的是銀行, 不是建商. 建商一般的做法, 是先將附近的土地價格炒高, 銀行會參考附近成交價鑑價, 來計算土地估值, 加上估算建案所需要的資金, 以[土建融]方式借錢給建商去蓋房子, 還款來源就是將來房子蓋好後, 房子買家的貸款, 借款人再從建商轉成房貸戶, 所以房子賣不出去, 倒楣的是銀行, 銀行吃呆帳, 倒楣的是納稅人, 建商透過高估土地及建築成本方式, 做免本生意, 實際的投資並不多, 更多的是壹個建案成立壹家公司, 退路都已經安排好, 所以倒楣的絕對不會是建商.
建商們早賺飽在等那些借貸過多的人於景氣衰退撐不下去時得賤售的時刻•••樓房價格會怎樣?對未來有美夢者反正多了就能繼續穩住。但是經濟會怎樣?一堆還債很有問題的揹房貸者一旦多了,操作得當是臺灣盛世,不當的話•••像是金價大概就一直跌一直跌,沒有閒錢的人一旦多了,就會賤售所有能賤售的。房價的話,是賤售了還是沒有承接的人時直接呈現量滯,因為這大多數人早揹的很沉重了。這兩年有狂漲的區域只是最後一些還有點錢和實力的人在起新厝。接下來無論景氣如何,可以預期大量中古屋將開始不斷的釋出。這樣說是因為看到太多揹貸的親友已成熟穩重的再也不買玩具。這樣原來靠玩具賺錢的族群不就慘了•••等能退能逃的都放下時,不能退逃不了的希望通通都能賺到!
本來就是......房地產好不好.....看報紙就知道了.......廣告越大,越多,就代表房市越差,建商越急.....慢慢來....等一家家拖垮....撿便宜就是了.......反正....銀行借錢給建商也沒在怕......頂多利息沒了......本金多少還是多少能回來的大家就看著吧........反正就是空中閣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