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房市中的聰明人或笨蛋

有為有手 wrote:
自己身邊的例子,上個月公司的同事把新北市的房子賣掉賺了近千萬...(恕刪)

明年報稅後才知道到底賺多少,若用賺千萬計,
以現在財產交易所得稅實價課稅的精神,加上土增稅,
稅款也以百萬為單位.

不過若兩年內換屋,重購更大間的可退此稅.

政府也是房價重要推手.

ayan wrote:
那哪裡是問題,...(恕刪)


想要歸想要,但買不買得起才是問題,買不起了,想買跟不想買就同樣意思,頂天地段除了居住價值外還有其它附加價值能抗跌,居住區憑什麼抗跌?
嘴砲請問什麼時候叫做房價低的時候用嘴買都很快拉那跟股市一樣好了宏達電的低點在哪邊? 事後諸葛出張嘴誰不會反正怎麼預測就兩種 上漲或下跌總有矇到的時候台灣的房價現在是天價嗎? 你說哩?


房子貴不貴,天不天價是看大多數人的口袋深度,

30年貸款,
月繳6萬,可以買2160萬房
月繳5萬,可以買1800萬房
月繳4萬,可以買1440萬房
月繳3萬,可以買1080萬房
月繳2萬,可以買 720萬房

以上假設都沒自備款,利息也完全沒有的超理想狀況,
你自己看看你周遭的人和你自己能力在哪邊?
房子貴不貴?你說咧?

另外如果真如大家所說的以後房子還是會漲,
那肯定花一樣的錢,越晚買的人能買的物件就越爛,
那不用說,一定會讓人越來越不想買房子,

都不用考慮什麼少子化和空屋率了,

所以以後房子會漲還是會跌,你覺得咧?
沒有所謂的聰明跟笨蛋吧...

買賣就只是"供給、需求"

時間點房價的高低大家的觀點都不同

也沒有人可以100%的肯定

所以不管買房賣房、自住還是投資

以自己的能力、當下的判斷、個人的喜好做決定

就算買到高點...那就是笨蛋嗎!?

版主的理論怪怪的...
nicedayqq wrote:
沒有所謂的聰明跟笨蛋...(恕刪)


這邊的"供給" "需求"在房市的問題點不太一樣,

房市的需求分成兩種:賺錢或者住

賺錢的人依靠的是一種假性的需求,他不需要這棟房子,他需要的是預期這棟房子將會上漲的空間

這棟房子不論轉手幾次價格堆多高,最終一定要有一個真心買來自住的人來終結,

但諷刺的是,越往上堆高,真心自住客數量就會越少,所以房子永遠會往上漲?那是不可能的事,

最後一個想賺錢的倒霉鬼肯定會出現的,所以得出一個結論,房價如果再漲,買房需求只會減少



至於供給,現在台灣的空屋率有多少?又有多少建商和投資客狼狽為奸推出的炒房建案?

前面已經討論過了,這些投資客的創造出的需求都是假的,

更不用說未來少子化趨勢,所以判斷往後供給相對於需求會越來越多,


結論,市場法則,供給和需求未來比例會越來越懸殊,

那你說房價該升還是該降呢?
版主在說的只是你個人判斷

房價本來就有漲有跌...

所以你要執著再來房價是跌還是漲??


""這棟房子不論轉手幾次價格堆多高,最終一定要有一個真心買來自住的人來終結,""

怎麼會用"一定"的字眼..我不懂!

就算是自住客買的,他們也是心甘情願才會買啊!沒人拿槍指著他的頭要他簽名...


你指的供應>需求...也要看地點

依現在的時局本來就是賣方市場

當然是供應>需求

未來..誰也沒辦法肯定


未來...政府實施政策讓外國資金來台的投資條件放寬

供應一樣還是大於需求??

難說吧...
現在買房自住~ 還是炒房風險都太高了 我是已一般上班族的心態而論~ 我可不想把每個月的薪水都拿去繳
房貸~把自己壓的死死的~不是不想買 是壓力太大 為了一個住的地方 把我的安穩的人生都搗亂~
漲就漲吧~我沒差~
nicedayqq wrote:版主在說的只是你個人判斷

房價本來就有


不要老講什麼個人判斷了,現在所有人講得都是個人判斷,

倒是回應一下你說得外資,先不要說外資對台灣房市到底有沒有興趣,你以為政府不開放外資來玩房產的理由是什麼?

當然是這樣做只會加速泡沫的撐大,讓市場的假性需求變得更多罷了,根本沒有人真的要住!
讓這場泡沫經濟遊戲可以玩更久而已

真的要討論可以提出你認為會上漲的理由,當然你的職業立場讓你必須相信房市還是一片看好,
不過相信身在這個遊戲其中的你比我感受要更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