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內新購房(非新屋)捷運步行五分至八分六間套房不用爬樓梯10000950090008000750070003000(平面車位)月收540000兩年內除裝潢兩個月剩下均無空窗年收648000成本500/月 網路500/月 第四台約450/月 水費500/月 管理費每月支出約抓2000年支出24000電費一度4.5收益:沒精算過購屋成本12500000裝潢成本+家具約七十萬總成本13200000年收624000投報是多少呢?這只是我身邊的一個例子各位真的眼界太小了
23015432 wrote:二年內新購房(非新屋...(恕刪) 離捷運步行5到7分鐘的六間電梯套房,其中一間附平面車位,屋況裝潢加家具每間不用12萬,平均單價兩百萬?這恐怕是坐時光機回民國79年買的吧.
23015432 wrote:總成本13,200,000年收624,000投報是多少呢?這只是我身邊的一個例子各位真的眼界太小了 投報率 = 624/13200 = 4.7% 台灣房租收入真的是太低了。我朋友有一筆 700,000 美金的海外房地產,過去7年每個月固定收入 5565 美金 (稅後金額)投報是多少呢?這只是我身邊的一個例子樓上的仁兄眼界可以再大一點
Clat wrote:投報率 = 624/1320 = 4.7% 台灣房租收入真的是太低了。我朋友有一筆 700,000 美金的海外房地產,過去7年每個月固定收入 5565 美金投報是多少呢?這只是我身邊的一個例子各位真的眼界太小了...(恕刪) 對啊,難怪一堆人買美國房地產(最後還不是證明房地產深具投資價值)疑?過去七年?那不就是金融海嘯前起算?.......你強者朋友的房子後來值多少?後來的租金投報率想必已經超過10%了吧?你舉的這個例子應該是當時很多購買華爾街那些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賺了利息卻賠了本金的標準說明案例下次吹牛請先打個草稿,不要吹個連你自己聽了都不會信的牛皮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