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越倒退,房價越會漲!

lawrence tsai wrote:
但是現今,都市和鄉村,不論是在工作機會、工資所得及資源都是天差地別,因此,若為高房價,而選擇住進鄉下的房子,雖說是暫時避開了房價壓力,但其實是用「生存機會」,所暫時換來的安逸,接下來就是窮過一代再傳一代。



從板主這句話,可以看出您對大城市對世界的定位有一些迷思,
我想,分享我的看法和經驗給您參考~


1.這波只有大城市漲?
上面也很多人說過了,這波房地產,不是只有都市漲,您所謂鄉下的很多地方開價也開的很誇張~連南桃園很偏僻的地方,這幾年都開始到處蓋動輒4~5千萬,甚至上億元的豪宅~如桃園楊梅童話森林、龍潭誠泰大院,開價都是近億的豪宅
雖然這些豪宅是鎖定少數族群,但結果就是導致附近推出的新案跟著炒翻天~

lawrence tsai wrote:
但是現今,都市和鄉村,不論是在工作機會、工資所得及資源都是天差地別,因此,若為高房價,而選擇住進鄉下的房子,雖說是暫時避開了房價壓力,但其實是用「生存機會」,所暫時換來的安逸,接下來就是窮過一代再傳一代。



2.大城市工作機會多,所以生存機會就會高?
不見得!

你說的只有對本身從商的人,或已是該領域的佼佼者而言才是對的,
對一般能力普通的受雇者來說,留在最大的一級大城市根本不是明智之舉。

先說一下我個人的親身體驗的現象吧:
我本來是台北人,讀工科的。
退伍找了一陣子工程類工作後發現,台北大部分中小企業給一般新鮮人的平均薪資水平,竟然遠低於桃竹比較偏僻區域的工業區和園區(當然一流的公司除外,但當年的我根本連邊都碰不到),沒記錯的話~當年台北找到最高的工作起薪,低了新竹1/3本薪。
所以我最後理所當然的,選了間薪資不算差的二流公司,就到新竹工作置產了。
而當年在新竹工作買房,薪資比台北高了1/3,購屋成本普遍卻只要台北的1/3~1/4,
用租金的錢繳房貸,約在3~4年前,房地產還沒遍地炒作之前的新竹,是絕對有可能的!
工作幾年後,我發現這樣的現象仍然存在,且本來留在台北的同學朋友,幾次同學會下來後發現,呆在生活成本最高的台北,反而大部分薪資水平和調薪幅度卻都不是太好~
因為競爭的關係,要成為少數高分紅比例的佼佼者,也不是容易的事,買房對現在大部分朋友來說,根本是遙不可及的夢。
如果當年我選擇住在家裡,在台北工作生活,雖然有著很多交通和娛樂的便利,但卻很難存到錢和置產。而這些台北以外縣市的很多工作常常是補不滿人的,因為很多人不願意放棄台北的便利。

會有這樣的現象,我的分析說明如下:
一來,是台北人多,求職競爭激烈~對雇主而言,人的選擇性多~開這薪資你不想幹,還一堆人搶著來面試~
台北的高薪工作機會,是對已經有一定實力的人才拿的到。
對能力一般的普通求職者,並不是同樣的邏輯。
人多,是對雇主有利,對勞方並不利。

二來,台灣的就業市場和經濟主體結構,目前仍以勞心勞力的製造工業(科技)出口為主,
並不是以販賣智慧的軟體、文創,或吸引全世界資金的金融業為主。
這些製造業通常需要很大的廠房和足夠的空間,而這些公司土地成本和運輸考量下,都傾向往購地成本相對便宜很多的新興工業區、離高速公路近的工業區,或政府規劃的園區移動,這些地方通常都很偏僻,一開始附近也很荒涼~
相對的這些工業區附近的二級,或三級城市,房價相對都是很低的。

三來,很多人抱著大城市的迷思,總認為人多機會就多,薪資水平就高
但事實上,選擇超過一定的數量的時候,就和沒有選擇一樣;
而薪資水平高,是對夠厲害的人來說才有意義,
否則如果一般受雇者應徵的工作項目只是端盤~呆在大城市25K和呆在小城市22K根本沒任何分別。

除非確定個人發展方向,是真的需要進入大城市歷練的,如金融、商業或設計,否則只是在浪費時間~因為呆在大城市應徵端盤的,到找下一份工作人家仍祇會認為你是端盤的而已;
所以與其呆在大城市,敖到從一群端盤的人中脫穎而出,倒不如去競爭不激烈的小城市或鄉下,還比較有機會成為雞首。


3.呆在鄉下就一定會窮過一代傳一代?
觀念錯誤!
我先列出一些問答題~來看看一些世界化的現象:
1.目前已進軍中國,台灣最大的服飾網拍企業東京著衣,創辦人從哪裡開始賣衣服的?
A:嘉義的鄉下
2.阿里巴巴2013年10月底統計,沙集鎮以2000多家網店、2012年銷售額8億元的成績,排名全國8省的14個淘寶村第一名。猜猜沙集鎮是一個怎麼樣的城市?
A:江蘇省睢寧縣下的一個鄉下地方
3.搜尋引擎之王Google創辦的地點,史丹佛市是否為一超級大城市?
A:人口僅一萬多,以台灣標準來看~根本是鄉下中的鄉下。

以上我所舉的例子,都是網路創業的例子。
或許不是每個企業和創業者都能在網路上賺到錢,但網路和物流卻使這一切變的可能~這是以前作夢也想不到的事情。而其成功機會,對於住在城市或鄉下的人來說根本是沒有分別的。這樣您還敢說,呆在鄉下就一定會窮過一代傳一代嗎...

我不想把網路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神格化,但這幾年個人做生意的心得,與有在做生意的朋友和長輩討論時有個共同的結論~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商品銷售的整個通路模式正在改變
短時間看或許影響還有限,但時間拉長後,說不定最後許多商品的銷售網絡,將很難被特定盤商壟斷~網路使得住在鄉下的人,能與住在大城市的人,擁有同樣的機會。趨勢告訴我,從鄉下創業打進大城市的人會越來越多,因為對住在鄉下的人而言~機會少,消遣少,選擇性少,他們做起生意來會正專注,相較下住在大城市的人往往只把創業當副業!

另一方面如上面第二點所述,台灣是無資源的島國,出口經濟的重要性絕對大於內需,而製造出口電子商品又佔其中的最大宗,製造商大量設廠的地點也不可能在商業繁榮的大都會,所以新興的工業區仍會持續誕生~這些因素使得許多人力需求高的相對高薪工作,不會是在大城市裡...
看看每天從台北湧出進入南崁工業區的車潮就知道了。

鄉下跟城市哪有那麼多大道理~~~

我住鄉下但我上面留給我很夠生活的祖產... 我為何要去大都市.....

但現實是... 在鄉下, 有幾個人有祖先留下來很夠生活的祖產?
要是你住鄉下又沒祖產.....
你可以找到工作的機會跟都市比起來哪個較多呢?
所以家裡沒祖產的年輕人只能不斷的往大都市中求生存....

那你說鄉下難道沒工作機會... 有... 但不多... 薪資也比不上... 也沒啥福利可言...


很多東西不是非黑即白.....

回鄉下, 很多時候是你想做但沒地方可以讓你做的問題..
這篇似乎有點歪了,在討論鄉下和都市!

忍不住想說!在台灣,鄉下和都市事實上已經越來越模糊了,以前我住板橋時要到信義區威秀影城看電影,騎摩托車要40分鐘,現在從南投的埔里到台中市的中港交流道也只要45分鐘,我相信在台北很多人的通勤時間都要40分鐘以上,這樣認真看起來住都市和鄉下有差嗎?

再說!整個世界在都市話沒錯,但不是台灣這種都市化,或許以台灣人看美國第二大城LA的大部分地區都會覺得是鄉下,可是我覺得LA的環境才是適合人居住的,而且競爭力LA應該也比台北強很多吧,是台灣都市的人口住的太密集了,這應該是都市化過頭了。


薪資越倒退,房價越會漲!?????

樓主的經濟模型應該可以去申報諾貝爾獎....
多頭派看到泡泡越吹越大,只相信泡泡會永遠的脹大下去...

john6517 wrote:
薪資越倒退,房價越會...(恕刪)

當然壓 壓低勞工工資 只要不違反勞基法

上位者 老闆 資本家的資金 就越來越多 於是這場"遊戲"

就越來越難玩了 下位者 勞工 當然會覺得怎麼會變成這樣子

甚至是有智慧的工作 工程師 教授 設計師 都覺得這市場太可怕了
標題就已經錯的離譜了,還討論那麼激烈

房價漲是因為物價漲
薪資不漲是因為台灣企業主無良
兩個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薪資不漲是台灣自己的問題
物價是全球的問題
又不是只有台灣漲,其他國家也都有漲

有聽過因為薪資不漲,就規定便當不能漲的嗎?
連電這種國營的都漲了,更不用說其他的
看版主打的落落長想必房子買了不少間,我只有幾個簡單的問題想請教:

1薪資倒退所以造成少子化的問題促使小學學校班級越來越少大專院校甚至合併或另做他途既然少子化已成事實那要如何讓現在及未來房子造成供不應求的情形房價卻仍然高漲的局面?
2人口高齡化且會慢慢化為塵土一個人如何創造分身造成現在及未來房子供不應求的情形房價卻仍然高漲的局面?
3央行已調升房貸利率1人有2間房一個 月多幾千塊利息不打緊,但有3間以上的人呢他受的了嗎?他受的了三個月或六個月但一年兩年甚至五年下來呢 ?人口就這麽多所以空屋率事出有因 同樣投資客我少賺20萬先離場了你沒房客,又不跟進卻繼續付利息?
4現在問題不是買不買的起這麽簡單而已,不論你是做多還是做空,是連做多的房產投資客都在喊逃命波了,不舉別人我就舉臉書上動作頻頻的投資客代表帥過X,敢問閣下名氣有大過他嗎?您還在喊房價越會漲。。在下勸你一句 早點逃命吧 與其在網路上鞏固你的房價您還是早點把手上房子賣出去比較實在,順帶 一問閣下您手上幾間?都安置在哪裡?有人承租嗎?還是已經委託仲介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