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太對不起年輕人- 事實上台灣勞動力就是過剩無誤

過剩造成的原因是無止盡的責任制加班還有外勞搶食勞動資源造成的,而利用低價勞動力的企業個個可是賺飽飽的。我待過幾個薪資福利不錯的國家,還真的是沒見過像台灣這樣引進外勞的。

eshu0329 wrote:
過剩造成的原因是無止...(恕刪)


全世界就台灣有廣大的外勞

共有四十幾萬!! 還有四十幾萬的外籍新娘 夠扯的
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 感激中傷你的人,因為他砥礪了你的人格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激發了你的鬥
Macquarie wrote:
全世界就台灣有廣大的外勞
共有四十幾萬!! 還有四十幾萬的外籍新娘 夠扯的

新加坡人口550萬 外勞150萬...

zphone wrote:
菲律賓是英語系國家所菲律賓
是英語系國家

所以不是她們努力學英文

而你舉的菲律賓例子
應該是告誡大家
英語好不一定會高薪
因為菲律賓輸出的大部分非高級勞動力

建議你想清楚論點
再來討論

還有
我們不是困在島上
這是我們無法選擇的
是生在島上
且這還不是重點
如果你生在巴西
你覺得你發展會更好嗎

我們是幸福的民族
只是遇到了低潮
別擴大...(恕刪)


中肯!!中肯!!
推推推!!
有些人才剛在指揮別人要做創意、做行銷、講代工是死路,這會兒突然又說外勞搶了自已工作,那些外勞工作其實是他想做的...

台灣人總是說的一口好文創
怎麼會有人拿菲律賓來比呢? 能賺多少錢要靠自己努力,
台灣外勞可搞責任制或無薪假的嗎?
本勞呢?

tylersony wrote:
新加坡人口550萬 ...(恕刪)


台灣跟新加坡的產業結構差別很大:
新加坡走的是商業跟服務業為主;台灣是製造業跟代工。
再加上我們中高階的職缺超級不足,無法讓大部份的青壯人口通通轉成白領。
當人力市場找不到人的時候,老板不需提高薪水以符合市場機制,只要僱用外勞即可,本勞薪資當然只有被迫一起壓低。

簡而言之,因為產業結構跟外勞政策,外勞是搶不到新加坡人的工作,但會搶走台灣人的飯碗。

eshu0329 wrote:
台灣跟新加坡的產業結...(恕刪)


新加坡跟台灣製造業佔gdp都兩成附近對嗎?
今天看到天下雜誌的一篇文章<<台灣教出世界頂尖的學生,卻只能領一顆滷蛋的薪水?>>
原文出處: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6006&page=1
對現在的年輕人的處境感到十分的憂心。


而下列是我回覆之前的一篇文章<<新奴隸制度已經形成>>所提出的觀點,文長,給各位參考:
主要的想法是:1投資環境變差,2財富分配不均,3避免造成暴動的貶幣值
看看是否有呼應到各位的一些觀點。

假設以前台灣在經濟起飛的年代時,因為代工或是生產製造業很發達(台灣以前很常被稱為『XX』王國,XX有很多稱呼),那時候因為國際上很多投資產業的資金到達台灣,因為要生產就必須投入資金,因此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我老婆說以前他在求學的階段當個端盤子的服務生月薪都有28K(對比現在真是諷刺)。在那個年代只要「肯努力」就可以獲得不錯的報酬(現在肯努力似乎還不夠,最好加上肯賣命<時間>),最笨的是去當薪水相對較低的公務員!(曾幾何時呀,還記得科技新貴,月薪100K起跳加年終加配股年收4000K的人比比皆是,我還記得以前的新聞說在某公司打掃的OBS領的配股可能都比我當時的年薪還高...現在卻是大家搶著當公務人員)

以現今的角度來說,那個時候稱為台灣的人口紅利年代,當時因為在台灣的資金充足,各行各業都賺得到錢,台灣最多的是中小企業,企業需才若渴,在『大家都有錢賺』的前提下,老闆給錢也給的阿莎力,記得前一陣子有文章拿20年前的報紙出來,看到當時求才的薪資都不低,我們假設當時的起薪是28K好了,其實我們可以發現,現在的薪水不是低於28K,而是倒退遠低於當初的28K許多許多許多許多。


如果我們不以房價來當作個人可支配所得,大家對於20年前的1萬和現在1萬可以買的東西應該差異很大吧!套一句俗話來說:「以前的錢比較大顆」。如果我們以牛肉麵來說好了,以前牛肉麵一碗40元,以前28K的薪水全換算成牛肉麵可以買700碗;現在牛肉麵算70好了,以目前薪資22K來算一個月也只能買315碗!實質可支配所得幾乎差的一倍,大家還在高興我有領到22耶。(這不是大騙局,那什麼才是大騙局?)

↑↑↑其實我們的薪水『看起來』只有少一點點,但是其實可支配所得少了很多,我不知道是不是社會上一群有能力的人(在這我們稱它叫做擁有資源、有決斷、可以決定政策的人==>>很多人稱他們叫做「有錢人」),他們利用各種手段為了讓社會和諧,所以讓薪資「感覺上」沒有減少很多(因為數字沒有差很多,再這麼樣也還有2萬多的薪水),可是其實...你被賣掉了都不知道。

回歸到主題,那為什麼這些有錢人要這麼做呢?姑且不去討論其他原因,我個人的觀點是...台灣的資金被抽走了(也許是因為人口紅利消失了,以許是因為投資環境不好了...我不知道為什麼),也就是說,原本淹在台灣的錢被抽離了,可能去了中國,可能去了東南亞,所以工作機會變少了,中小企業的生存也不容易了。有人會說,那關我什麼事?...當然息息相關呀。

簡單舉了例子就好
如果台灣島內人口有1000人,但是投資在台灣的資金有5億,『平均』來說,每個人可以分得50萬
但是如果島內人口有1000元,投資金額在台灣的資金有1億,『平均』來說,每個人可以分得10萬

(((((水<資金>都流光了,你還在這傻傻期待會賺大錢?)))))--這是我所謂的水庫思想

當然,大家有錢賺的時候互相相挺一下,每個人都好過!大家開開心心,如果水庫的水變少了,老闆便摳了,分配開始『不平均』了,能凹就凹,能省就省,如果你是老闆,你不會如此嗎?所以到此我認為現代這一代的孩子真的不能像我們以前那個樣子了,真的要離開台灣,帶世界去闖一闖是『基本的知識』

問一下你自己當初為什麼離開鄉下到大都市去求職...因為鄉少的資源少,工作機會少呀!當現在台灣的資金被抽離的時候,就如同你當初離開的那個資源少,工作機會少的地方一樣!這是我對我自己孩子說的,孩子,我覺得以後你應該不會留在台灣,你可能會去外地工作,但是不論去哪裡,你自己都要先做好準備,才有競爭力。

好了,說到這跟房價有什麼關聯性,以下是我個人猜測→依照我的這個說法,當資金抽離的時候,按照道理說,大家可以分配到的錢變成10萬,大家『應該會很不爽』才對!可是我們有為的『有資源、有決斷、可以決定政策的人』卻有辦法把10萬變成50萬耶!...那就是貶值!也就是你現在拿到的50萬跟以前的50萬是不能比的,你的可支配所得變少了,實質薪資是下降的,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這樣做你『才不會不爽』,才會乖乖地繼續幫我工作,才能繼續幫我數鈔票,懂嗎?<也就是以前你拿50萬,現在我也發50萬的薪水給你,可是你卻不知道可以買的東西數量卻大大的不同,但是因為數字都是50萬,你也很高興,不會罷工,不會說分配不公平!台灣的GDP年年成長,但是薪水沒跟著調漲,多出來的錢跑去哪了?大家都心知肚明>

因此,我認為不能怪現在的下一代,因為時代跟環境跟我們那個年代已經不同,如果給他們相同的環境我相信這些孩子會比我們表現得更好(那個年代誰會資訊?誰會電腦?誰擁有許多證照?誰還要讀這麼多書?)。

台灣降低富人稅(遺產稅)原本是希望能扭轉資金外移的現象,可是沒想到回到台灣的資金不是進入增加工作機會的投資,反而是進入了房地產的炒作!...立意良善,可是資金沒有投資意願,只有置產意願,所以房價不斷上漲。

說了這麼多,我的結論是:
1.目前在台灣的資金不如以前多,要回到以前那個薪資高的年代有難度
2.房價惡意炒作不算,目前房價比以前高是因為可支配所得變低,正常的角度現在的錢的價值不如以前的錢,房價本來就應該提高(但是就如同股票一樣,就算是大盤漲,有的股票就是會飆,有的就不會,有的還不漲反跌...)
3.有很多人說現在的孩子不努力,我想說的是,就算孩子在鄉下很會讀書,能力也很強,但是如果沒有給他發揮的空間和機會,他有機會出頭嗎?...


最後想說的是,最近在板上看到很多罵說年輕人要努力、要精進、要多學習的文章,我的想法是,我相信這些人一定都非常的努力所以有這樣的想法,而且一定是針對每個年代都有不長進的年輕人所規勸的話。但是我想說的是,如果跟您當初一樣認真、努力、打拚的年輕人,卻因為時空背景環境的改變,在怎麼樣都無法像您當初的經歷一樣的話,你也忍心說出類似的話語嗎?

這個年代的環境是我們造成的,套一句阿信<<入陣曲>>的歌詞,(像我們 都終將 葬身歷史的洪荒),因果因果,沒有前因哪來現在的果,不論是在個人、家庭甚至大到國家政策,都應該是目前我們該正視的,謾罵無用,改變從你我做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