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宜宅的立意本來是很好的,不過現在似乎有點變成幫助建商護航同區域其他建案的工具
以林口為例,許多大建商在捷運站周邊不斷的炒作話題,試著要帶入人氣,拉高買氣
但是偏偏林口偏遠且腹地廣大,所以空屋率非常高,屋多人少的情況下
到了晚上自然就是一片冷清,商店也開不起來,生意也無法做
建商最怕的就是沒有人氣,而剛好合宜宅可以替整個林口帶入大量的人氣
想想看幾千戶完工後,自然會多了幾萬人在林口生活,自然會帶入不少消費和活動
似乎就是建商透過政府的手,把人潮帶入自己布局許久的區域
而雖然說合宜宅是照顧弱勢族群,現在看看每坪15似乎是非常便宜,
但是想想看政府宣布合宜宅要開始進行的前個位數幾年
林口同一區域的房價根本就不到15萬,當時捷運周邊也差不多開價2x萬
所說合宜宅發揮了照顧弱勢族群的功能
1. 但也無形中似乎淪為建商炒房的工具,替建商導入了大量人氣,人流帶來的效果,遠比高額廣告來得大上許多,附近的建案全部受惠
2. 也幫房價畫了一條最低價,所有新建案價格請從15萬起跳,這個底價是有限制條件的,
所以建商可以很放心不會大幅影響到其他建案售價
3. 興建合宜宅,建商也還是可以賺入不少收入
一魚多吃,各個面向都賺,最後還可以贏得配合政府政策美名
個人積分:143分
文章編號:50405871
關閉廣告
顯示廣告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